歌唱与合唱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歌唱与合唱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6 11:5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唱与合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歌唱的技巧,以及合唱中的要领。
2:学会歌唱的发音、状态、气息运用,使学生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 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2学情分析
第一部分:合唱队的组织 一、挑选队员、划分声部 挑选队员、考虑到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选择学生的范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 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 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们组建的合唱队所吸收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优 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选好队员后根据队员的音色特点,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儿童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另外还应根据队员的身高体形整理队行的排列和声部的安排。 二、坐姿:凡是艺术就会涉及到技术、技巧,在谈论技巧之前,我们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环。 坐姿:坐着更容易体会气息——腰部像翅膀一样膨胀、扩张。 站姿:两脚张开,身体前倾,重心倾定,肩膀放开(不得上抬)。 第二部分、童声声乐基础的训练 1.呼吸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 我们在训练合唱前,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 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即胸腹式呼吸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 舒起练习。 ① 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即胸腹式呼吸法。 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 a舒起练习。 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 ——” 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 制地慢慢呼出。 b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 制地慢慢呼出。②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这样 将气呼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发声训练 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 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 气吸浅,位置低, 不开,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 不开,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取得声 音的共性。 3.音的共性。 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 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 咬字吐字进行练习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准同声母、 韵母的正确口形, 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 准同声母、 韵母的正确口形, 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21教育网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2 一、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 。 按由易到难的程度可选择以下几条 : 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 持续不变的连贯 1. 2. 5 ī 5 ū 5 ā 4 4 2 5 ū 3 || 5 - - ‖ 2 3 1 mi 343 mi 5 lo | 5 lu | 1 - - - ‖ 2 7 | 1 - - - ‖ ma mi ma 4 3 mi 2 | 1 - - - ‖ 2 3 2 | 1 - - - ‖(三连音) 三连音) 3. 5 3 Mi 4. 565 Mi 1. 2. 3. 5 ma 454 ma 5 5 li 二 、 跳音 , 半断音和断音 La le 1 . 1 Lu 5 3 1 Mi mi mi | 5 3 1 ‖ .. | 5 3 1 ‖ ma ma ma 三、和声练习:大三和弦、小三和弦,注意中声部的音准要加强训练 和声练习: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声区的间音混合(真假声 四、音准练习:半音阶的连唱 、 全音阶的连唱 、 滑音 、 音阶 、 声区的间音混合 真假声 音准练习: 混合)训练 、 的训练、 的训练、 混合 训练、 两 度 音 程 和三 度 音 程 的训练 、 四 、 五度 音 程 的训练 、 六 七度 音 程 的训练 、 训练 八 度 音 程 的训练、 半音音阶、 小调音阶、 灵活弹性的训练、 变化的音阶 、 重复音 、 三 的训练 、 半音音阶 、 小调音阶 、 灵活弹性的训练 、 连音、 琶音、 前装饰音、 半音音阶、 三连音、 连音 、 琶音 、 前装饰音 、 波音 、 附点音 符 、 大小调音阶 、 半音音阶 、 三连音 、切分音 声音的渐强渐弱、 跳音等力度练习, 可贯穿在练声中落实。 五 、声音的渐强渐弱 、 重音 、 跳音等力度练习 , 可贯穿在练声中落实 。 三、合唱训练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熟悉歌曲, 《库斯科邮车》。在合唱训练中一般采用视唱法,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 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识谱练唱方式讲究多 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演唱时不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 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 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这样减少填入 应注意正确的分句、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 2.歌曲的艺术处理 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及时的作歌曲的艺术处理。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及时的作歌曲的艺术处理。经过处理合唱 队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声部与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和谐,恰当的表现了歌曲的风 格和特点,每个队员都能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 在合唱训练中坚 持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 持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和声听 觉,发展和声思维,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让学 发展和声思维, 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生在各个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能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 生在各个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先从训练“呼吸”开始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首先训练“呼吸”的好处是:呼吸是 先从训练“呼吸”开始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首先训练“呼吸”的好处是:源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声音, 符合事物的规律。同学们上音乐课时, 很少专门训练 呼吸” “呼吸”,源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声音,符合事物的规律。合唱训练从“呼吸”开始,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