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6 12: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聆听各种不同风格、体裁的歌曲,以及欣赏对人生模仿器乐曲演唱形式的接触,让学生感受人声的奥妙,人声是世界上最美妙,最神奇的“乐器”,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重唱、合唱、对唱、轮唱、领唱,以及声乐的演唱方法,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等,增强学生对声乐审美能力,体验人声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 三、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人声类别歌曲的介绍与欣赏,让学生了解和学会分辨人声的类别,以及各种人声的音色特点和风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学情分析
面对高中生,已经可以理智的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并能做出很好地评价。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各种人声的分辨
2、合唱歌曲《雕花的马鞍》的学习
教学难点:
1、欣赏歌曲,分辨音色、音域。
2、分析歌曲的音乐主要表现手段
3、歌曲三声部的演唱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复习旧知——1、发声练习
2、二声部演唱《家乡》
活动2【讲授】授新课
1、聆听与欣赏
a) 教师组织学生完整欣赏歌曲:《我的太阳》《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老黑奴》《南泥湾》《滚滚长江东逝水》《乌苏里船歌》《纳西篝火啊哩哩》《饮酒歌》
b) 思考与探究:人声可以分几类?每种声音类别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适合表现什么样的音乐形象?21教育网
c)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人声类别,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同时简单介绍作品的作者,作品的风格等,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聆听和思考。21cnjy.com
d) 学生讨论:谈感受、谈体会和看法,教师进行总结,介绍人声的分类,人声不同的音色特点和音域,以及演唱形式等知识。www.21-cn-jy.com
2、学唱歌曲《雕花的马鞍》
a) 完整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b) 分析歌曲的音乐主要表现形式。
速度、节拍、节奏、旋律、调式、调性等
c) 体验、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节奏体验:用固定节拍和马蹄的节奏完成二声部节奏练习。
歌曲难点:1)全体完成视唱旋律。(第一乐段)
????????? 2)男生二声部的节奏配合女生高声部练习。
????????? 3)三声部的配合练习。
d) 欣赏合唱《雕花的马鞍》范唱
全体合唱《雕花的马鞍》第一段(各声部要注意控制声音的音量,尽量轻声,注意相互间的聆听与配合,保持声音的和谐,有感情地演唱。)21·cn·jy·com
(三)拓展与探究
教师可让学生对歌曲进行重新编排,感受不同演唱形式有什么风格特点和艺术效果?哪一种最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2·1·c·n·j·y
活动3【作业】课后作业
1、收集你喜欢的歌曲,并按照演唱形式与声音的类别予以区分和整理。
2、收集你喜欢的歌唱家或歌手演唱的歌曲以及相关的音像资料。
3、收集不同版本《雕花的马鞍》合唱,感受不同的音乐之美。
活动4【活动】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人声的分类;了解各类人声的音色特点及不同的歌唱形式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所起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