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同一首歌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6 12: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一首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并激发对科学的歌唱及参与合唱的兴趣。2-1-c-n-j-y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并通过实践,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出处:21教育名师】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歌唱的气息与发声基本方法,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用优美、亲切、甘甜的音色,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同时,合唱部分音色能统一,声部间能谐调与均衡。www.21-cn-jy.com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有唱歌,有在教师有意无意的引导下科学的歌唱,但没有上升但到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要求掌握的系统的歌唱理论“歌唱的基本要素(一)发声与气息”上。
此外,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偶然有一两首歌曲一两句简单合唱,不是本教材中所以的实践都是合唱,且很多为三声部,甚至有的是四声部的作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用优美、亲切、甘甜的音色,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音色的统一,声部间的谐调与均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演唱会
学生个人或三五人自由组合,自由演唱,尽情展示自我。
设计意图:提供学生一个自信地演唱舞台。
此板块可定为音乐课固定板块,因每次表演者不同,曲目不同,学生将对歌唱课有所期待。
第二板块:模仿秀
与演唱会一样,可定为歌唱课固定板块。
模唱。
模唱适合学生演唱的世界名曲、优秀民间音乐主题。
教师播放圣-桑的大提琴独奏曲(钢琴伴奏)《天鹅》主题,学生听一至两遍后进行模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在模仿“游戏”中进行练耳训练。
视唱。
视唱上一环节模唱内容。
教师出示《天鹅》主题谱例(包括钢琴的分解和弦伴奏谱),学生进行视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第一环节模唱的延续,在寻找“游戏”答案中进行视唱训练。
3.?欣赏模唱曲目
教师一句话简介《天鹅》
《天鹅》出自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的第十三首,不仅仅是单纯的描写,抒情性也极强,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21cnjy.com
欣赏《天鹅》主题。
设计意图:教师一句话简介的目是省一些时间多一些歌声。
4.?演唱视唱曲目。
(1)演唱主题旋律
反复尝试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不再是视唱。
运用第二课时学过的有关知识:歌唱的基本要素(一)发声与气息,表现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
歌唱中的呼吸直接影响着音准和音质。教师要强调学生应该以乐句为单位来进行气息的控制,引导学生注意用音乐的分句来带动呼吸,这样可以使气息有准备、有控制地送达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上,而不是仓促、漫无目的地“换气”,破坏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
设计意图:在“表演”中进行练声训练,意在帮助学生发现和享受歌唱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歌唱才能,而不是用乏味的专业练声训练曲来破坏这种情感。21·世纪*教育网
(2)拓展?新知识点介绍与初步学习:循环呼吸
合唱的呼吸有三种:整体呼吸、声部之间轮流呼吸和循环呼吸。循环呼吸唯独合唱中才有,它可以表现一种特殊的效果,原则上是在不减低音量的变化情况下进行循环呼吸,使听众无呼吸之感,这是合唱的一个重要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版权所有:21教育】
练习:教师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为三个组设计不同的吸气处,使音乐无任何间断地进行下去。在任何一组吸气时另两个组仍在歌唱,由于歌唱的人总占大多数而使少部分人的呼吸不会影响演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设计意图:由于旋律的缓慢、宽广、悠长,有些学生的气息很难支撑唱完一个乐句,教师在学生急需解决难题时加入新的知识点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为后面的合唱排练做好充分的铺垫。21*cnjy*com
(3)学生以声势演出形式代替钢琴的分解和弦伴奏部分,形成简单的三声部合唱。
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声部间的谐调与均衡。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声势演出(声势包括身体打击乐与嗓音打击乐两个部分,之前教师有简单的教学过),不着痕迹地进行合唱训练。
“模仿秀”这一板块,教师试图以学生较为感兴趣、易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取代过于专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视唱练耳、练声、和声训练。任何一节歌唱课都可运用,教师只需精心选取能解决教学中歌唱难点的曲目即可。
活动2【活动】第三板块:演练与探索
第三板块:演练与探索
1. 研读《同一首歌》歌词。
设计意图:歌词是歌曲的灵魂,研读歌词为有音乐表现力演唱做准备。
2. 欣赏独唱《同一首歌》,学生跟着小声哼唱。
设计意图:教师强调学生跟着哼唱的目的是不以欣赏替代歌声。
3. 欣赏合唱《同一首歌》。
教师强调学生注意多声部音乐在听觉上带来的别样的和谐、丰满和美。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同时为下一个演唱体验环节做好铺垫。
4. 学生充当指挥家,分组做合唱《同一首歌》案头工作(着重歌曲演唱处理)。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出示板书:
● 情感的确定?
● 音色的确定?
● 速度及其变化的确定
??? ● 力度及其变化的确定?
??? ● 分句???????????????
??? ● 高潮???????????????
??? ● 难点??????????????
??? ● 声部关系???????????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设计好并一一标记在乐谱上。
设计意图:唱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用嗓子,而是用耳朵和大脑。做指挥案头工作(着重歌曲演唱处理),为有音乐表现力歌唱做好充分准备。www-2-1-cnjy-com
采用分组交流讨论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除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外,更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及成长。
5. 学生案头工作笔记展示、评价、总结。
6. 合唱排练
教师充当指挥家,根据某一组学生案头工作笔记进行排练。排练过程中,教师要记着加入其他组的不同设计方案,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提高,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特别是歌唱技巧的运用要融入其中。21·cn·jy·com
合唱《同一首歌》歌曲演唱处理:
A 段:可根据各班学生情况,改为齐唱。演唱时要用优美、亲切、甘甜的音色。
教师要强调学生像说话一样唱歌(运用强有力的橫膈膜式呼吸), 要去注意歌词和歌曲的戏剧效果――“叙说”,强调声音是流淌出来的,而不是挤出来的。21*cnjy*com
B 段:可根据各班学生情况,三声部的合唱改为二声部。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保持音色的统一,关注声部间的谐调与均衡,体验多声部音乐在听觉上带来的别样的和谐、丰满和美。
歌曲的高潮部分要唱得有激情。第一第二句的开始音为歌曲的最高音,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吸气过猛音易偏高,吸气太浅音易偏低,此外还要注意气息的坚持、均衡的分配,把每个乐句都要唱得完美而清晰,合唱时可采用第二板块学习过的循环呼吸方法保持乐句的完整,达到准确表达歌曲内容及情感要求。【来源:21cnj*y.co*m】
再现段:应唱得轻柔、深远,以刻画出深情飘逸、绵亘久远的意境。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轻声演唱时的气息运用,用有一定气息支持的声音来唱歌,防止使用无气息的轻唱,使声音显得黯淡无光,甚至音准偏低。
尾 声:要唱得含蓄而深远,让人们久久回味。
设计意图:排练中着重在歌曲的情感处理上,并把表达这种情感所需要的演唱技巧之一发声与气息自然地融入其中,以情带声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较为轻易的解决本课教学重难点。
活动3【练习】第四板块:表演
第四板块:表演
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用优美、亲切、甘甜的音色,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21教育网
1. 学生表演,教师录音。
2. 学生听录音,欣赏范唱。
3. 比较,学生自我评价。
4. 学生再次表演,教师录像。
5.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录音录像环节可操作性强(没有摄像机,数码相机甚至手机都可以),此环节可以让学生富有成就感,同时又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2·1·c·n·j·y
活动4【作业】第五板块:作业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课后拷贝录像作品,向家人、亲戚、朋友展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