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运动和力(一)[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运动和力(一)[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3-21 15: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东山中学:有点烦
第20课
一、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
知识回顾
1、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
机械运动具有什么特点________。
2、参照物:在研究___________时,假设为______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是______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运动的状态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
3、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哪些方法?
物体位置的变化
相对性
机械运动
不动
任意
相对的
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
定时间,比运动的路程;
定路程,比运动的时间。
二、速度和平均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1千米/小时=1000米/3600秒=1/3.6米/秒
即:1米/秒=3.6千米/小时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段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同的,这一比值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物体在这一路程段或时间段的运动快慢,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变 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该路程段中或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即:
基础过关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竹排游“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青山走”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2、有一句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研究对象是______,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说“地球绕太阳公转”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3、一般初中生的步行速度约为( )
A、0.01米/秒 B、1米/秒
C、50米/秒 D、100米/秒
海岸
竹排
月亮
云朵
太阳
B
4、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3号火箭首次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表明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地面上的人看来,“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运动状态是( )
A、静止 B、向东运动
C、向西运动 D、南北向运动
5、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好成绩。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征服了世界。那么,在比赛中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秒(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A
8.52
1、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上升机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断
2、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路程/米
时间/秒
100
200
300
400
10
20
骑车
跑步
D
3、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志牌,方牌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牌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现在是8:30有一车按
此牌要求行车,则最快此
车几点钟能到东门桥
东门桥
15km
30
离东门桥的路程是15千米
允许的最高速度30千米/小时

中考复习知识要点:
1、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
3、解释力的作用效果
4、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单位
跳板、单杠、弓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力的作用效果
效果之一:
改变物体的形状
(使物体发生形变)
足球发生了哪些变化?
效果之二: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物体速度的大小、
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穿着旱冰鞋站在
墙边用力推墙,会
发生什么现象?
思考:
人站在旱冰鞋上
会后退。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作用一个力时,乙物体反过来也会对甲物体 产生力的作用。我们通常把甲对 乙的作用叫作用力,乙对甲的作 用力叫反作用力。
甲物体为施力
物体,乙物体为受力物体。
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相 互
作用效果
物体对物体

形变
改变运动状态
改变速度大小
改变方向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的同时,
一定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B、施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C、用手推墙,人先对墙壁施力,墙后对人施力
D、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下面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形状一定改变
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形状改变了,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
A、D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穿旱冰鞋的小孩用力推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使他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C
相互的
形状
力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牛顿
简称:牛,单位符号:N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测力计
常见的测力计:
弹簧秤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牛
弹簧秤的结构:
固定部分:上端的圆环和壳体
可动部分:弹簧、指针、挂钩和联系弹簧与挂钩的钩杆
弹簧秤测力的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的长度的变化量来度量
使用弹簧测力计:
2. 要看清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利用弹簧秤测量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1. 观察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3.弹簧秤要正确放置,使弹簧能沿着  其轴线方向自由伸缩.
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弹簧秤的读数
红色指针所指的读数是:
2.4N
黄色指针所指的读数是:
4.8N
巩固练习:
1、弹簧秤的刻度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
2 、有一只弹簧秤,秤钩上不施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线处,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弹簧秤的实际拉力是( )
A、4.2N B、4N C、3.8N D、无法确定
3 、用两只手同时用5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秤钩和秤环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A、0N B、 2.5N C、5N D、10N
均匀
C
C
4、下列关于弹簧秤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
C、使用前应校零
D、使用时,弹簧秤必须竖直拉着
D
在右图弹簧秤的面板
上,标出用4.2牛的力拉
弹簧秤秤钩时指针所对
的位置。
练习:
中考复习知识要点
1、说明重力的概念 b
2、知道重力的方向a
3、会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的计算 C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重力的概念:
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图1
图2
猜猜看: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图1
图2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讨论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钩码数(只) 1 2 3 4
质量(kg)
重力(N)
(N/kg)
0.05
0.1
0.15
0.2
0.49
0.98
1.47
1.96
9.8
9.8
9.8
9.8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有关,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 =9.8牛/千克
重力
质量
G=mg g=9.8牛/千克
写成公式
练习:
2. 重为490N的物体,其
质量是多少克?
1、一位中学生的体重一般为50千克,那他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
3、 桥头竖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t表示吨),它表示这座桥允许通过最重为多少牛的车。
18t
4、 从山坡公路上滑下来的汽车,在滑行过程中,受到的重力 ( )
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大小增大,方向不变
C.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D.大小减小,方向变化
C
5、 踢出去的足球,若不计空气的阻力,那么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
A.只受重力的作用
B.受踢力和重力作用
C.受到一个沿飞行方向的踢力作用
D.不受力的作用
A
6、 如果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那么,下列哪些现象将会发生?( )
A.水装在漏斗里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B.玻璃杯掷到墙上仍然完好无损。
C.鸡毛和沙粒都可悬浮在空气中。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为零。
AC
7、重力是由于 的吸引作用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
始终 。它的大小与 成
正比。
地球
竖直向下
质量
中考复习目标:
1、说明摩擦力的概念 b
2、说明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b
3、列举弹力的概念
摩擦力
1、概念: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发生了相互运动时,在接触处会产生一个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
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
与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种类: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三、运用摩擦力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
运用摩擦力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
加润滑油、变滑动为滚动
下面所列的摩擦中,哪些摩擦对人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手握筷子时的摩擦
手拿菜油瓶时的摩擦
爬树时人与树之间的磨擦
刹车时,车与地面间的摩擦
自行车的轴与轴承间的摩擦
人拉笨重的物体,物体与水
平地面间的摩擦
有益摩擦
有害摩擦
思考:
撑杆跳高运动员要使用撑杆,你能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吗?
三、弹力
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弹力发生的条件:
物体发生形变
弹力产生的原因:
物体反抗形变
讨论:
试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的实例。
例如: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1、描述力的三要素a
2、会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b
那哪些因素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
1、用手拉弹簧,力越大,弹簧伸的越长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弹簧和压弹簧,弹 簧伸长哪个长?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推门时力作用在不同的地方所用的力不同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作
用效果
力 的 三 要 素
力 的
图示法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取决于
表示
力的图示法
用一根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
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线段的起点 力的作用点
线段的长短 力的大小
箭头所指的方向 力的方向
注意:(1)常用正方形、长方形、圆表示物体。
(2)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的物体上。
(3)为表示力的大小,必须要有标度,标度可任意
选取,但在同一个受力图上,标度要一致。
(4)线段的长度必须是标度的整数倍。
(5)标出力 F 的大小。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下列力
20N
60N
1、水平向右拉小车的力为60牛。
2、与与地面成300角向右斜拉小车的力为80牛
20N
300
80N
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力的示图:有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
力的示意图:只有方向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该图中能反映出力的哪些知识?
练习题:
1、分别用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作出下列各力
(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50牛竖直向下的力
(2)用沿斜面方向75牛的力向上拉物体A
(3)与地面成300角,向右,大小为300牛推小
车的力。
2、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
的中部更容易些,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哪
一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