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 教学设计 (13)

文档属性

名称 同一首歌 教学设计 (1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6 12: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一首歌 教学设计
【科目】:歌唱 【教学内容】:人音版高中歌唱第二单元实践模块 【教材分析】 本课以实践演唱二声部《同一首歌》 本节课学习的初级目标是能听辨出多声部的音乐,高级目标是能演唱多声部的音乐。同时在课堂中关注学生歌唱的发声方法及多声部音乐的不同形式。 【学情分析】 “歌唱”教学在音乐课中非常重要,但近年来优质课评比教师们通常上音乐鉴赏课,而忽视“歌唱”模块的教学。“歌唱”操作性强,尤其在设施简陋的农村学校。“歌唱”模块的教学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很高,要求教师既能弹又能长,歌唱课的目标可以有三个境界:学会歌;唱好歌;会唱歌。我在高一阶段音乐鉴赏中解决学生的音准和节奏的基本问题。在高二的歌唱教学中,尝试在课堂中进行多声部的教学和体验。 高中生大都喜欢唱歌。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十佳歌手比赛和全校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比赛。在十佳歌手比赛发掘有歌唱特长的学生,在合唱比赛中锻炼全校的歌唱能力。 同时在课程安排上要求,高一解决学生单声部的基本音准节奏问题,高二在课堂中实践多声部演唱。十二年的教学以来,学生在高中三年阶段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同时据调查,高中阶段训练出的班级的合唱文艺骨干毕业后均能担任高校的合唱指挥和排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尝试合唱来感受多声部的谐和美,通过二声部的演唱强调合唱的合作精神(音准和节奏的协调)。 2.过程与方法:欣赏法:学会聆听多声部音乐。实践法,排练二声部《同一首歌》,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合唱的概念,声部的概念。学会聆听多声部音乐,尝试演唱多声部音乐,学习三种不同的合唱写作手法。通过学唱复调性合唱部分,了解合唱中的音准、节奏的协调,音色的谐和。 【重点难点】 合唱的三种类型分析及音色上对比; 复调性合唱部分学唱。 学唱《同一首歌》的复调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气息训练 1.引导学生做气息操。内屏气练习,慢呼发“嘶”,提示肋骨主动张开,放松胸腔。 2.缓吸——保持——慢呼 设计意图:建立好的气息状态,有助于歌唱发声。 衔接:歌唱时保持吸气的状态。 环节一:哼鸣练习《同一首歌》 1.设问:在哼唱过程中考虑曲子的结构 2.分析谱面曲式 ︳︳:? A? : ︳︳???+????︳︳:? B? : ︳︳??????B a? b? c? d? c? d?8小节 8小节 8小节 8小节 8小节 8小节 设计意图:在哼唱过程中,完成基本识谱,强化气息的概念,强调换气口统一、高位置演唱并分析曲式 环节二:完整欣赏乐曲 1. 欣赏,设问怎样唱好一首歌 2. 教师:分声部演唱;力度、音色、情绪上的变化 3. 总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 A? B? B? 间奏 B? A? 力度:p? mp? mf? mf? mf? p?演唱:童声 独唱 合唱 合唱 合唱 合唱 情绪:童真 柔和 激动 兴奋 兴奋 深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分析力度情绪变化,判断演唱形式 环节三:高位置念歌词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 设计意图:高位置的念歌词,实践中强调力度、情绪的变化。 环节四:齐唱主旋律 设计意图:在主旋律中强调气息,强调力度、情绪的变化。 环节五:分声部练习,分析不同类型的合唱的用声变化听辨分声部演唱部分,逐个分析不同类型演唱用声变化,并实践。 1.和声性演唱:两条旋律节奏相同,音不同 设问:请问这两个声部音准节奏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演唱高低两个声部 再次聆听 总结:和声性演唱——两条旋律节奏相同,音不同。均衡的音量音色,宽广而圆润。 2.复调性: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请同学演唱高声部,教师演唱低声部 设问:两条旋律一样吗?旋律感如何? 再次聆听 总结:复调性: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两个旋律对比交织,穿透性强,明亮的,线条清晰的。 3.主调性:主调音乐织体是有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 请同学们演唱低声部 男生高声部,女生低声部。 带出合唱需要的音色。这个部分需要圆润、柔和,高融合度的 总结:主调性:主调音乐织体是有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突出主旋律,副旋律音量较弱,半声演唱,音色柔和而抒情,若隐若现。 设计意图:在实践中强调合唱不同类型不同的用声方式 (1) 和声性——均衡的音量音色,宽广而圆润。 (2) 复调性——两个旋律对比交织,穿透性强,明亮的,线条清晰的。 (3) 伴唱型——突出主旋律,副旋律音量较弱,音色柔和而抒情,若隐若 现。 环节六:演唱缩减版的《同一首歌》 设计意图 在最后5分钟实践二声部完整演唱,学生有成就感。克服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恐惧。 课堂总结:怎样才能唱好二声部作品 学会倾听(在保证自己声部稳定的同时聆听其他声部,达到声音的融合);学会合作(音准和节奏的协调),从而学会调配声音、力度情绪上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