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基本要素(二) 共鸣与咬字,吐字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歌唱的基本要素(二) 共鸣与咬字,吐字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7 13:5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唱的基本要素
歌唱的发声(一)
歌唱艺术是以人体的歌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官作为“乐器”而发出优美歌声的艺术。歌唱者既是“乐器’’,
又是“乐器”的演奏者。所以,歌唱的训练就面临着两项任务:制造。'乐器”和“演奏”乐器。正如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所说:“歌唱的训练过程,很大部分是‘乐器’制造的过程。制造和演奏这个,乐器’,可以说就是我们歌唱发声的全部内容。”
歌唱的发声是由呼吸、发声、共鸣三个环节构成的,而且还必须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有机地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歌唱的发声与说话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是平静的呼吸状态,不需要强有力的呼吸支持,说话的声音缺乏圆润的色彩,不是音乐化的声音。而歌唱的发声是有气息支持的、有充分共鸣的、高位置的上下统一的声音,歌声能运用自如、能强能弱、圆润达远,音色柔美持久,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因此,就要讲究发声的方法。发声的方法主要是将普通的声带磨练成能发出持久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美妙动人的声音,使呼吸力量的大小、声带张力的强度与共鸣膣体的调节这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也就是说,要以最小的运动能量,运用各个发声器官的最佳状态,产生最好的声音效果。下面谈谈有关发声机能活动的几个问题。
一、起音
许多中纠声乐专家都十分重视歌唱发声的起音。在练声或歌唱时,每一伞乐句开头的第
一个音就是起音。起音是歌唱者的喉部声门从未发声的呼吸状态转变为发声状态,在开始发
声的瞬间所采取的方法。起音标志着发声时声带闭合的方法,包含着气息、声带和共鸣三者的正确控制和协调配合,决定着整个乐句发声的质量,因此,起音在歌唱发声时是上个重要的环节,它与声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
起音一般分为硬起音、软起音、舒起音三种。硬起音是在发声时,气息尚未到达声门产生声音之前,声带先靠拢闭合,再用气息冲击声门,从而发出声音,就像汉语中发“波”字时的发声状态。软起音是在发声时,声带靠拢闭合与气息冲击声门在同一时间进行,从而发出声音,如汉语中发“喂”字时的发声状态。舒起音是在发声时,声带靠拢闭合前,先有一部分气息流出或流失,然后再闭合声门,拉紧声带,从而发出声音,如汉语中发“发”字时的发声状态。由于人的声音表现情况及歌曲的具体要求千差万别,这三种起音划分只是大致的、粗略的,而不是绝对的,精确的。
歌唱起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防止用过多和过猛的气息去冲击声带:
这样会产生噪音,减少共鸣,损伤声带。
第二,要防止声带过于松垮,不积极靠拢闭合去挡飞
这样会产生漏气,发出虚声,音色空闷、苍老,也易引起声带疾病。
第三,要防止起音时喉头挤、卡、压,使喉头失去弹性,导至音色千涩、刺耳,易引起声带疲劳。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起音呢?我国著名的歌唱家;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说:“起音要十分柔和,既不能滞重,也不能漂浮;接下去的音要保持起音时同样的力度而不能使劲。”也就是说,起音时,一定要做到发声自然、气息柔和、打开喉咙、稳定喉头、声音流动,并将打哈欠、放下喉头、空气通过声门而出的三个动作,在同一时间完成。同时还要掌握好气息、声带、共鸣的协调配合。
运用所学发声方法进行练声:
1、呼吸练习
2、打“嘟”练习
3、顿音练习:1 3 51 丨53 1丨
歌曲学习:男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女生《美丽神奇的地方》
1、节奏练习
2、唱谱、朗读歌词
3、唱词
4、分组演唱
5、个人演唱,教师点评
作业:1、起音练习。
2、练习歌曲男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女生《美丽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