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 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踏雪寻梅 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7 14:3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 雪寻梅》。
(2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3)聆听《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 练声曲:54 32 1 -︱56 56 53 1- ︳︳
mi mi
5 3 ︳1 3 ︳3 1- ︳︳
mi mi
《踏雪寻梅》简介 《踏雪寻梅》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千百年来人们赞美这样的雪梅精神。《踏雪寻梅》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歌曲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 合唱是以骑驴赏梅、铃儿的叮当响声为意境来编配的。在A段中,第二声部主要以叮当声为骑驴行走的背景来衬托第一声部的形象。B段的第二声部是以和声式方法配置的,它与第一声部和谐地结合,形成“如影随形”的效果,使歌曲显得丰满,加强了歌曲的表现力。《踏雪寻梅》 作词:黄自
谱曲:刘雪庵
歌词:
雪霁天晴朗 腊梅处处香 骑驴坝桥过 铃儿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好花采得瓶供养 伴我书声琴韵 共度好时光作者介绍---黄自 
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字今吾。
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生于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卒于上海。
1916年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参加学校乐队、合唱队,学习钢琴和声乐,1924年赴美国学习心理学,1926年入奥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8年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曾在学院演出,这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1929年回国后任教于沪江大学。1930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理论教授兼教务主任。1931年起创作了多首抗战歌曲,如《抗敌歌》、《 旗正飘飘 》等。1934年与萧友梅等人创办《音乐杂志》,1937年辞去教职,专事编写专业教材。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等,他还主持并实际参与编写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材》(共6册) 问题分析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问题:
1.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时的景色,为歌曲创设意境。)
2.第一个乐段到哪一小节结束?描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