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亲人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故乡的亲人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7 15: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故乡的亲人作者简介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福斯特(1826—1864)美国歌曲作家,被称为“美国歌曲之王”。 1、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的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手段。【教学目标】
1、作者简介 福斯特(1826—1864)美国作曲家,被称为“美国歌曲之王”。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 .他一生他写了近200多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其中有160余首已出版,而且几乎全是自己创作歌词。如《噢苏珊娜》、《尼德叔叔》、《故乡的亲人》、《我的故乡肯塔基 》、《老黑奴》等。1864年1月13日病逝于纽约,年仅37岁。2、 歌曲创作背景 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时,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本曲的歌词也是作者自己填写的。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真挚纯朴中挂满了感伤色彩。3、聆听并分析作品问题设计:
(1)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情绪怎样?(分组讨论)
第二部分:作品分析第一部分:
旋律:平稳、柔顺、连贯旋律:明亮、开朗。大跳表示音乐情绪起了剧变,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思乡之情更加激越,表达的是抑制不住的激动,恨不得马上飞回故乡,尽情享受乡土的芬芳和亲人的抚爱。音乐高潮之后,又回到深沉的感情之中。4、学唱歌曲(1)朗诵歌词。
(2)师生齐唱唱歌谱。
(3)填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合唱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声部。每一声部是由相同或相似的音量、音色和音域的人组合而成。各声部有它们本身的特性。
第一女高音声部:明朗、轻盈而柔和
第一女低音声部:坚实而圆润
第一男高音声部:明朗而清晰
第一男低音声部:刚健而饱满
每个声部的人数不定,由数人至几十人,具体由合唱团队的规模及所演唱的曲目需要而定。5.音乐知识:(1)、合唱队的编制合唱队的排练位置 声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歌唱者是以自己身体的有关器官作为“乐器”来进行“演奏”的艺术家。
a.声带、咽喉是非常娇嫩的器官,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可以增强它们的抵抗力。
b.注意饮食
c.特殊时期用嗓要谨慎。
e.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开朗、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嗓音健康也极为重要。
f.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尽量避免用蛮劲嘶喊,要用气息作为动力,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声。
(2)、歌唱的基本要素?
6、歌曲小结 刚才我们学唱了福斯特的《故乡的亲人》,撰写福斯特传记的作者写过这样一段话:“福斯特在人类感情的音阶里,只触及了一个和旋,但它发出了非同凡响的音调,怀乡感是不受时间限制的,这是构成世界上很大一部分诗歌的主题,而只要人类的心灵在追求爱和向往幸福,这一主题便永远存在。”三、布置作业:
1、搜集朗诵关于思乡的诗词。
2、从混声合唱《故乡的亲人》的丰满和声中,你感受到美国人黑人的心声了吗?查找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谈谈你对美国社会的认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