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海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合唱及重唱的特征与区别;
2.对学生进行合唱声音训练,让其了解对合唱中音色统一、声部均衡的要求,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性;
3.学习《深深的海洋》二部合唱,体验合唱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均衡及和声的美感,加强学生相互写作的能力。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着参与、体验的理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对演唱形式的探究以及二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体验合唱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均衡以及和声的美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勇于尝试、自主探究的能力,大胆进行合唱排练,让学生在排练、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自我纠正,避免了传统教学,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1.合唱二声部的实践操作。
2.二声部音准、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均衡。
4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提前熟悉作品; 2.分组。 二、导入: 播放海洋图片,导入主题,(播放歌曲让生聆听) 三、新课讲授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深深的海洋》的主旋律,今天我想请一位同学与我合作,我们也像刚才欣赏到的那样,进行一个二声部的演唱。谁来试一下? 2.请一位学生与教师配合重唱《深深的海洋》。 (1)生思考:这首歌属于什么演唱形式?从听觉感受上讲,它与独唱的区别在哪里? (2)生讨论交流:重唱——两个人分别演唱不同乐谱;音乐层次更丰富。 (3)师追问:与上节课欣赏过的合唱相比,重唱与合唱有什么共性和区别? (4)生交流:合唱与重唱都是多声部音乐,区别:合唱人多,各声部都有若干人;重唱基本是一人担任一声部。 (5)师总结:那么本节课,我想请同学们自己来排练这首《深深的海洋》的二部合唱,怎么样?大家敢不敢试一试? (6)师分别检测两个声部上节课学习情况,对音准、节奏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并用电钢琴进行带唱。注意弱起、强弱规律。 (7)声部的统一(二声部合唱时让学生边唱边听,边听边唱,找声部的和谐均衡感) 师简介:合唱那么多人,需要和谐统一的音响效果,就需要合唱队所有的人掩藏个性,追求共性。也就是说,要求大家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演唱状态。比如怎么张嘴,张到什么程度,都最好有统一的标准。【强调:音色统一:平稳流畅,既保持音量,又不要把自己的音色显露于集体之外,提示:唱准自己的声部,别跟另一声部跑了,注意声部的均衡:不要使劲喊,边唱边听,使两声部的音量均衡适中。 四、合作探究: 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本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教师加以引导,进行歌曲演唱展示。 五、拓展延伸 学习三拍子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 六、作业 (1)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完整排练《深深的海洋》三段歌词的合唱; (2)搜索印尼歌曲《星星索》、爱尔兰歌曲《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的音视频及相关介绍,下节课展示学习。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