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海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体会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2.通过教简单的二部合唱,让学生体会合唱的美,获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体验作品情绪,以情带声。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这是高二年级的第四单元,之前也已经有了分声部演唱的基础。所以我在教学过程采用视听、视唱相结合,音乐综合课形式,培养学生的演唱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课堂中体验了要思念亲人、思念朋友这一主题。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二声部的音色统一的体验。 教学难点:控制声音和气息的能力,准确唱出作品的律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深深的海洋
一、导入 教师给出歌词,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朗读歌词。并随着伴奏,有感情的朗诵。教师可以给提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往的一切都沉淀成回忆,即便是爱人的分离,也会在淡淡的忧伤中裹着一抹曾经的甜蜜。 二、你觉得演唱时应该用怎样的音色?力度?用这种感觉来唱几条练习曲。 练习曲一 1.用“lu”来唱第一条(做之前,先体验快吸慢呼,用受惊时的吸气方式和轻盈的吹羽毛的呼气方式,强调身体状态保持好时,气息“瘫”下去) ||:1 |6— 6 |5— 5|4— 4 |3— 2 | 1 — :|| (最高音模进到小字二组e即可) 注意的问题: (1)应该控制着用气,用轻声的方式轻松唱到最后。咬字要圆润。 (2)注意弱起,要柔和的起音,不强调音头。 (3)注意三拍子的韵律感,教师可以用手势做律动。 2.双声部练习:仍用上条练习,在最高音进行到小字二组c时,加进低六度的第二声部(弱起的音可以唱成一样的)。做双声部发声练习。教师弹高声部时唱低声部,下行时,弹低声部唱高声部。帮助学生找到音高。 设计意图:解决咬字和气息的问题。同时将歌曲的第一句的六度跳进和之后的级进为主的旋律进行了专项练习。 练习曲二: 1.用“昂”来唱这一条 ||:1 |7— 2 |1— 6|7— 5 |4— 5 |7— 6 |5— 4 |3 — :|| (1和2都是高八度的,不会写) 注意的问题: (1)气息不够的,应该在第四小节4和5之间换气,快吸慢呼。 (2)三度的小跳进应该平稳,柔和。 2.双声部练习:模唱三四次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住三度跳进后,加进低三度的低声部。教师仍然边弹边唱不同声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音高。 设计意图:解决旋律进行的第二种模式三度跳进,通过大量的模唱,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三拍子的律动。同时在模进中进行双声部练习,降低了难度。 三、排练合唱 1.听原版合唱:a、打基本拍,体会弱起和律动。并且掌握 ||: :||的用法。b、体会合唱团的咬字方法,情绪表达。思考:反复的时候,两句的情绪应该有怎样的不同? 请学生自告奋勇的唱一段,同时,教师给他伴唱另一声部,让大家感受“二重唱”的魅力。(有的学生有音乐基础,这么简单的旋律,应该已经能够掌握了,至少能够掌握高音声部了,所以安排其展示,可以满足表演欲,并给其他学生动力) 2.跟琴学唱歌曲,每人都要会唱两个声部的旋律。教师始终用琴引领学生,用声音伴唱另一声部。 3.分小组练习,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唱成两个声部的。因为有练声曲的铺垫,还有学唱时教师的声部配合,应该不会太难。有尝试的组,教师可以给予帮助。 4.请学生展示练习成果。大家一起分析优点和缺点。并找到改进的方法。 5.全班分成两大组,跟琴唱合唱,教师可将低音声部降低一个八度弹,帮助学生唱准。还应该留意声音,哪组出问题,教师就帮哪组唱几句。 6.全班看指挥,无伴奏合唱。教师可以轻声帮着低音声部。(因为歌曲旋律比较简单,和声也不难,可以尝试无伴奏,让学生能够专注于歌唱,并有利于双向听觉的培养)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渐提高。在排练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双向听觉。 四、拓展 欣赏《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对歌部分,体会老歌给人们带来的感动。带着这种怀旧的情绪,随着伴奏再唱一遍《深深的海洋》。在歌声中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深深地海洋》 调式:大调式 二声部:三度、六度 柔和的、和谐的 情绪:伤感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