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海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感受不同国家合唱作品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合唱的类型和编制。2、在学习合唱知识的同时继续学习和巩固歌唱的基本要素,能量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进行演唱、重唱或二声部音乐作品的一个声部,并与其他声部融合。?? 3、通过欣赏和演唱合唱作品《深深的海洋》,培养学生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热爱生活、生命。二、具体课时安排:(共三课时)第一课时:欣赏混声合唱《故乡的亲人》及女声合唱《你不要忘》的不同合唱音响,了解合唱队的各种编制;分别学唱《深深的海洋》两声部;第二课时:学习《深深的海洋》二部合唱,体验合唱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均衡及和声的美感;第三课时:欣赏并简单学唱印度尼西亚《星星索》、爱尔兰《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等作品;通过欣赏、学唱并展示各国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享受音乐世界之光。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合唱排练(一)教学内容1、实践“重唱”或“二声部”合唱训练《深深的海洋》2、对比欣赏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生合唱、童声合唱的不同,归纳总结合唱编制。(二)设计理念针对零起点的高中生,本着重在参与、重在体验的理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声音质量的要求较低,重点体验合唱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均衡以及和声的美感。(三)教学重点1、歌曲《深深的海洋》合唱训练学习实践2、合唱的种类和编制(四)教学难点独立完成重唱或二声部合唱的一个声部(低声部)(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六)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回顾上一课时欣赏的四首合唱作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视频播放《深深的海洋》,从歌曲情境及曲式风格上与之前作品比较2、歌曲《深深的海洋》实践歌唱教学①歌曲分析(歌词、乐句、节奏、旋律、声部)②发声练习:注意气息的平稳性,咬字时清晰,逐渐感受三腔共鸣。③视唱歌曲高声部旋律,提出歌曲节奏特点,弱起小节。带歌词齐唱熟练高声部旋律。④教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尝试性的感受“二声部”合唱。⑤教唱低声部旋律,熟悉后分组练习,逐渐进行集体“二声部”歌曲演唱,演唱过程中注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把握好歌曲情绪3、音乐知识——合唱的种类和编制播放视频:《黄河大合唱》(混声合唱)《玛依拉》(女声合唱)《放马山歌》(男声合唱)《鲁冰花》(童声合唱)学生先讨论这几种合唱类型的特点,教师讲解知识点:合唱的种类和编制4、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合唱的种类及编制,并尝试性的实践演唱了“二声部”歌曲《深深的海洋》,希望大家热爱歌唱,唱好歌,并且能与他人合作配合演唱,提高同学间的团结和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