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欢乐颂——《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7 14: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欢乐颂——《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贝多芬以及他的音乐。
2、通过欣赏《欢乐颂》让学生体会到追求快乐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我们拒绝战争祈求和平。
3、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困难和挫折。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3重点难点
让学生用两个声部合唱的形式来演唱《欢乐颂》,并且通过欣赏和演唱来进一步分析和体会其中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在伴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的时候,《欢乐颂》那欢快的旋律在教室上空响起。我们今天的课就在这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欣赏《欢乐颂》) 一、讲人物 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 学生:《欢乐颂》。 老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同学们请看!我会给出不同的条件,我们就根据这不同的条件来猜猜看。(可以抢答) 第一个条件:他是一位音乐家,出生于1770年12月16日。在1782——1792年是他的创作的丰硕时期。有六首歌曲,三首前奏曲和钢琴奏鸣曲。两首小提琴曲,一首小步舞曲,一部康塔塔。 第二个条件: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在1781——1787年谱写成的的三首钢琴奏鸣曲。 老师:有没有同学猜到?那好咱们继续看第三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在1787年的时候他访问维也纳,莫扎特听到他的即兴奏说:“有一天他将名噪全世界。”1792年他定居在维也纳。 第四个条件:他曾先后师从于莫扎特、海顿、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和舒彭齐格等几位音乐大师。 老师:同学们知道了么? 学生:肖邦、李斯特、施特劳斯。 老师:同学们知道的音乐家还真不少。你们再仔细想想。 第五个条件:他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爷爷是是男低音歌手,歌剧作曲家和指挥家,父亲是男高音歌手。他曾因恋爱失意而烦恼,影响到肝脏,致使听觉失聪。1802年他意识到耳病无法治愈时,曾经打算自杀,但是由于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终于克服了精神危机,写出了明朗的《第二交响曲》。 学生:贝多芬。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他的作品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他就是《欢乐颂》的作者贝多芬。 老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猜到了贝多芬,也欣赏了《欢乐颂》,下面来演唱《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