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1学时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乐曲,感受变奏的音乐魅力,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与喜爱。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变奏与音乐情感的关系,通过分析、创作变奏曲,体验变奏曲的基本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加深对变奏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对变奏感兴趣。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的演唱《欢乐颂》,并以《欢乐颂》为基础即兴编创变奏曲。知道什么是变奏、变奏曲,了解常用的变奏手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乐曲体验变奏曲的基本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加深对变奏曲的认识和理解。难点:能够准确的演唱《欢乐颂》,并以《欢乐颂》为基础即兴编创变奏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有次首演他的曲目时,听众热情如火,无法遏制。在他出场时,收到了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这超出当时的规定,导致警察来到现场维持秩序。但是当时这位音乐家已经全聋,不能听到这暴风雨似的鼓掌喝彩,直到一位女歌手拉着他的手,使他面向观众的时候,他才感受到这感人的场面。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就是…… 二、新授(一)欣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主题变奏片段。 1、乐曲中用了什么乐器来演奏?2、乐曲有什么变化?(音高?乐器?)主题由低音弦乐器轻轻走出淳朴的旋律。主题变奏一:弦乐组乐器提高八度演奏,是音乐更加饱满。主题变奏二:管乐器提高八度演奏,是音乐情绪更加高涨。主题变奏三:乐队全奏的强而有力音响使欢乐的颂歌响彻四方。教师总结:音乐主题及三个变奏片段用乐器演奏的形式表现《欢乐颂》质朴的主题,并运用改变乐器音色、变化音区等演奏的手法使音乐情绪更加高涨。 (二)欣赏加入人声合唱的《欢乐颂》主题及变奏片段。1、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2、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总结:这部分合唱共有三段歌词,第一、二段歌词用《欢乐颂》音乐主题的变奏,采用了旋律变奏的手法将主题发展变化。三段的演唱形式分别为男中音领唱与合唱、四重唱领唱与齐唱、四重唱领唱与合唱。 (三)在欣赏由男高音领唱与合唱的《欢乐颂》主题变奏。1、节奏节拍有没有变化?2、伴奏和乐器有什么不同呢?总结:刚才欣赏了由《欢乐颂》主体发展变化的变奏音乐,通过欣赏、分析,我们知道贝多芬采用了旋律装饰、节奏节拍变化、改变音区及不同的演唱和演奏形式将主题发展变化。变奏:由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与根据主题多次变化重复的若干段落构成的音乐作品称为变奏曲。这一变化演奏(唱)音乐主题,但仍能使人认出它是由原型变化而得到的过程称之为变奏。 三、学唱《欢乐颂》 注意连音线的时值、圆滑线的音准。 四、分组创作《欢乐颂》变奏曲请同学们分组,利用我们刚才所了解的几种变奏手法(节奏节拍变奏、运用不同演唱形式),将《欢乐颂》主题加以变奏。1、运用不同节奏型即兴演唱歌曲,歌词“欢乐女神,圣洁美丽”。2、运用轮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五、分组表演,每组派一名同学组成评委,对各组的表演相互评价。评价内容:1、创作是否有新意?2、表演的完整性和熟练程度怎样??3、表演者的自信和表现力如何? 六、欣赏摇滚节奏的《欢乐颂》播放《修女也疯狂2》片段,加深对变奏的印象。电影中,美国一所中学合唱团在州合唱比赛中,以一首摇滚的《欢乐颂》博得比赛第一名,歌曲中有舞蹈,有rap,合唱队表现出青春活力,向同学们展示了音乐的无穷乐趣。 七、布置作业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出很高的编创热情,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找自己喜爱的歌曲进行简单变奏,互相交流、互相欣赏。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