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路亚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哈利路亚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7 13: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利路亚 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哈里路亚是希伯来语,中文意思是赞美耶和华(英语"Praise?the?Lord")。"哈里路”在希伯来语中是“赞美”的意思,而“亚”是“耶和华”的简称。哈利路亚即为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注解:在犹太人由于有名讳的原因,哈利路亚意思是赞美耶和华,但一般情况下不直接翻译为赞美耶和华,而是翻译作赞美主。)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你可以听到苍穹中回荡着动人的歌声,有的宁静安详,有的虔诚庄严,有的活泼欢愉??但最具震撼力的,莫如不朽的合唱《哈利路亚》(HALLELUJAH)。 ???《哈利路亚大合唱》选自亨德尔的神剧《弥赛亚》,属于清唱剧。其歌词全部节选自《圣经》。弥赛亚》是亨德尔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一出清唱剧,全曲三部长约三小时的内容,亨德尔居然只花了24天便大功告成。当亨德尔写到第二部的《哈利路亚大合唱》时,亨德尔伏在桌上喃喃哭喊着:“我看到了天国,我看到了耶稣!”这首诚挚又荣耀的合唱曲问世后便逐渐成为经典作品。 “哈利路亚”的意思,是对神崇敬的赞美与呼唤,这首合唱曲由男声与女声共同担纲演出,声部之间的交错与应和显得格外和谐,并且有一股连绵不绝、呼应不断的延续感。亨德尔在谱写《哈利路亚大合唱》时,必定是一气呵成、忘了自己也忘了所有纷扰的俗事,曲中只弥漫着对圣主的崇敬之意,它架构虽简单和琅琅上口,却有一股慑人的气势。鼓声与小号让全曲充满了肯定与热情,代表世人因得永生而感到无比欢欣喜悦。清唱剧《弥赛亚》以天主教故事为题材,描写耶稣的诞生、受难与救赎。这是亨德尔最著名的作品:《哈利路亚》合唱曲,哈利路亚原意是“将荣耀归给主,赞美救主”之意。这个合唱成为整部作品的高潮和精髓,也是如今最常上演的段落,在西方国家甚至是妇孺皆知的,其气势宏大,感人至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亨德尔及他的作品《哈利路亚》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欣赏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哈利路亚》,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宗教歌曲的特点。 2、对比欣赏《哈利路亚》独唱曲和合唱曲 教学教具: 课件、多媒体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一)宗教音乐: 一般我们所说的宗教音乐都是指西方的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等的音乐。那,什么是宗教音乐呢?西方宗教音乐——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18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而教会音乐则以圣咏为主。圣咏是指单声调,没有固定节拍的基督教歌 曲,分东方圣咏和西方圣咏,前者例如亚美尼亚圣咏,拜占庭圣咏等,后者例如安布罗西圣咏,格里高利圣咏等。18世纪启蒙时期以后,音乐开始向世俗化发展,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教会音乐仍然占据着中心地位。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众多的音乐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宗教音乐遗产。 弥撒曲?? 天主教所用的复调风格的声乐套曲。 受难曲?? 大型声乐曲。以四福音书中记载的主耶稣受难的过程为内容,从最后的晚餐起一直到被钉十字架。最早(十二世纪)的受难曲以格里高利圣咏组成,用戏剧形式演出。 清唱剧?? 将圣经中的经文谱曲,用合唱、独唱、重唱与乐队演出的、有人物、有情节、有剧情的清唱表演称之为“清唱剧”,又称“神剧”、“圣剧”。 康塔塔?? 康塔塔于十七世纪初叶起源于意大利。最早的康塔塔是一种独唱的世俗叙事套曲,以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组成。 众赞歌?? 一种基督教会众合唱的颂赞诗歌,又叫赞美诗。十六世纪后,作曲家常将它加以改编,用管风琴伴奏。在十七、十八世纪德国宗教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了解作曲家: ????亨德尔,(1685-1759)德国音乐家,亨德尔终身未娶,没有家庭的他一辈子只为音乐奉献燃烧。 ????亨德尔食量惊人而且脾气很不好,尤其他对音乐的演出要求十分严格,对于表现差劲的歌者或演奏家从来不假辞色,大凡与他合作过的人,都曾经被骂得狗血淋头。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十分感恩仁慈的人,他生前时常为孤儿院举办慈善义演,在遗嘱中他言明把所有家产分送给需要的穷人,以及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亨德尔晚年与巴赫一样都得了白内障,其严重的程度几达失明,更惨的是亨德尔求助的那位眼科医生正是把巴赫的眼睛“治瞎”的那一位!这位远近驰名、号称妙手回春的医生为亨德尔所动的手术仍不幸地失败了,于是亨德尔的晚年只能是“一片黑暗”!?1759年4月,亨德尔最后一场亲自指挥的音乐会正是这首《弥赛亚》,八天后亨德尔便与世长辞了。死后他的遗体被葬于英国西敏寺,虽然他出生于德国,最后却得到英国人永远的尊敬与怀念,长眠在了这块土地上。 (三)作品欣赏: ??《哈利路亚》是欧洲巴罗克时期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中最著名的一首合唱曲。虽然是一首宗教歌曲,但因其气势磅礴,富于对崇高理念的赞美和歌颂,令人振奋,昂扬,所以经久不衰,并广为流传。这段音乐还被认为是世代回响的天才音乐之一。因此让学生了解这首音乐作品及其相关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这首作品是一首第Ⅶ调式,即混合利底亚调式的圣咏,整个作品给人营造了一种戏剧化的氛围,较少出现跳进,是一首典型的应答式单声圣咏。 这首《哈利路亚》的前两个音采用音节式歌唱方式,都落在G音上。紧接着是纽姆式的演唱,旋律以级进上行三度后回落两度的方式进行,最后以三度上行级进到吟诵音D音,旋律具有起伏感。《哈利路亚》被认为是非常欢快的花唱式圣咏,这种花唱声部的旋律具有较为明显的流动性,与在早期基督教凝重、肃穆的音乐观念下进行的音节式吟唱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中世纪的教会把音乐作为宣传宗教的工具而要求圣咏庄严肃穆,要去除世俗情感,但是人们也会在音乐中寻求情感的抒发,这就成就了花唱式的“哈利路亚”.? 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作为统领西欧民众精神世界,甚至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事 业的组织,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教义的指导思想。此时的音乐因为受到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而不具娱乐性,更多的是通过音乐传递教会的教义和使人们感受基督教的圣洁思想,因此音乐都是严肃的、圣洁的。在对《哈利路亚》的浅析中能感受到中世纪的西方信仰对于民众的深刻影响,也体会到不同文化中音乐发展的新奇和魅力。对于格里高利圣咏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则需要倾注更多的关注。 三、教学总结: ???最后讲讲欣赏亨德尔的《弥赛亚神曲,哈利路亚》的惯例:1743年这首音乐作品在伦敦上演时,坐在观众席中的英王乔治二世的心被乐曲所振撼,禁不住肃然起立!听众纷纷效尤已成为历史美谈,所以从那以后世人聆听《哈利路亚》时都要全体起立,保持一颗安静虔诚的心去聆听。 ????好啦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刚欣赏完这首歌曲,下课钟声响了,学生较平时安静的出了音乐室。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