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的基本图式(一)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指挥的基本图式(一)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12-17 14:2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指挥的基本图式
教学内容: ????《指挥的语言》是花城版高中音乐教材高二歌唱第四单元合唱天地第四节的内容,本课时主要通过介绍指挥的相关知识和介绍指挥的三种不同节拍类型的作品感受体验了指挥对于合唱和乐队排练中重要的核心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蒲公英在秋风中微笑》《神圣的战争》的赏析,使学生了解常用的指挥语汇和两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挥拍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合唱作品的赏析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各类型拍子和手势的理解。 教学重点: 各种节拍类型的合唱作品的欣赏。 教学难点: 能清楚这三种不同节拍的挥拍方式。 教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神圣的战争》的合唱视频,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合唱的情景中,初步理解指挥在合唱和乐队中的核心地位。 二、指挥艺术的相关知识 1、介绍为什么需要指挥? ?????一张乐谱所能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如何把它具体组织成美妙的声音,即是指挥的工作。指挥决定最终的效果,是表现得经典抑或平庸的分水岭。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驾驭节奏,并暗示出强弱缓急。 2、指挥艺术的起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指挥艺术,起源于13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在合唱队中,有人用手叩击记载歌词的本子,借以统一节奏。15世纪,在意大利的罗马教堂,则出现了领唱者挥动一种叫做“索法”的纸卷进行指挥。17-18世纪,出现了手执木棒或手杖的指挥。从19世纪起,指挥艺术趋向专业化,指挥者集组织、训练、表演于一身,不仅仅是单纯地“打拍子”,并且是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度创作”的决策者,是乐队与合唱队的灵魂。 3、指挥的语言主要哪些元素构成? ???指挥的语言,包括手势动作、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动态等。学习与掌握指挥的语言,是为了音乐情感的表达。 三、学习指挥的操作 ⑴介绍指挥的姿势要求 1.站立 指挥者站立时身躯居中,腿站直,肩放平。一般站时左脚稍稍向前一些,两脚分开为倒“八”字形。胸腹部近似歌唱发声的姿态,各部位都不能做出节拍性的动作。 2.双手 指挥时手的腕部、上下臂都要放松,又要有弹性。手掌稍鼓起 ,手心向下 ,下臂是动作的主体 ,上臂勿抬得太高 ,肘弯部一般为动作的支点。??左手:主要提示声部的进出、力度、唱法和感情的变化; 右手:打基本的拍子,同时也配合左手的分工。 3、面部 歌曲的思想感情应该通过指挥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反映出来,以配合指挥。?? ⑵介绍常用的几种类型的挥拍方式 (3)介绍起拍和收拍的挥拍方式 (4)介绍主要的指挥语汇21cnjy.com
四、欣赏合唱作品,并跟随音乐按图示挥拍。 1、《蒲公英在秋风中微笑》9/8拍子 S??女高音声部 A??女低音声部 2、学唱《神圣的战争》,并能清晰的跟随音乐挥三拍子。 3、巩固知识,跟随《栀子花开》的音乐,打规整三拍子。 五、课后思考作业 六、课堂小结21·cn·jy·com
?? ???????在这节课,我运用了各种声音.图片.影视文件,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有些难以跟上挥拍的节奏。对于这一问题,我将在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希望能够使音乐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