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6 15:58: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1
2016年11月,“保护与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向国内外学者展示近年来曲阜鲁国故城考古勘探发掘的重要成果,通过学术交流促进鲁文化的深入研究。
——2017年2月《中国文物报》
在历史上,古代鲁国曾经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它的建立与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直接相关?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祭拜先祖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众多海内外移民后裔齐聚山西“华人老家”洪洞大槐树祈福,该景区内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1371~1417年间,明朝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而今,回乡祭祖的移民后裔络绎不绝,形成了丰富的移民传说和悠久的祭祖传统。
——2017年2月3日《中国新闻网》
你知道类似的祭祖现象与古代中国哪一政治制度直接相关吗?由此导入新课。(每个课时提供两个导入,给教师选择的空间,让课堂更具有活力。其中导入1放入学生用书,导入2教师用书独有)
知识目标
标准要求
学法建议
素养达成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从禅让到
王位世袭
了解
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构建夏、商、周三代的时空框架,认识“三代”在政治上的传承关系。(独学、对学)



等级森严
的分封制
分析归纳
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史料来加深理解和认识。(研学、展学等)




血缘关系维
系的宗法制
综合探究、
分析归纳
小组合作交流;结合图表理解大宗、小宗的关系,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运用史料,联系现实,探究宗法制的历史影响。(研学、展学、点拨等)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
2.商朝: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公元前1046年,①   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诸侯割据兼并,王室衰微,外族入侵,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者和被分封者: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②    、古代帝王的后代。?
(2)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受封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有随从作战、拱卫王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3)分封制的作用:加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强国;受封诸侯割据,王权衰弱,到春秋时期,形成③    的分裂局面。?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性质:宗法制是用④    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最大特点:⑤    。?
3.宗法等级: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⑥    —士”的等级制度。?
4.影响: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⑦    ,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⑧    所维系的宗法制。?
【答案】 ①周武王 ②功臣 ③诸侯争霸 ④血缘 ⑤嫡长子继承制 ⑥卿大夫 ⑦宗族 ⑧血缘关系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②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费正清说:“诸侯虽然听命于周王,但在本国中却是万人之上的专制君主。”这指的是(  )。
A.分封制的特点     B.分封制的弊端
C.宗法制的特点 D.宗法制的弊端
【解析】 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是分封制的特点。
【答案】 A
2.史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立太子是根据(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解析】 从材料“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中可以看出晋武帝立太子是根据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答案】 B
3.清代有学者说:“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说明(  )。
A.清王朝继续推行宗法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辅相成
C.宗法制以分封制为基础
D.天子行使大小宗双重权力
【解析】 依据材料“天子建国”可知其指的是分封制,“大宗”“小宗”指的是宗法制。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故选B项。
【答案】 B
   互动探究一 分封制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甲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乙方: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丙方: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丁方: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戊方:形成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
己方:避免郡县制的弊端
……
【思路引领】 材料“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说明刘邦推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在于确保皇位传承的稳固,而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丙方说法正确,甲方说法错误;刘邦只是借鉴了西周的分封制,并不是继承西周的政治制度,故乙方说法错误;刘邦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还推行了郡县制,实行郡国并行制,故丁、己两方说法均错误;戊方说法属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这与汉初分封制“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的主旨和目的不符。
【参考答案】 丙方
【归纳总结】 分封制的特点:(1)周王与诸侯以土地和人口为联系纽带;(2)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3)以宗法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创新点评】 对于分封制,有学生认为这种制度不好,最终会导致诸侯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对这种观点,教师要充分肯定这位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指出:在周王室强大、诸侯弱小的时候,这种制度是有效的,但随着诸侯实力的增强、王室的衰弱,这一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核心素养契合 本题契合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
互动探究二 宗法制及其特点
材料 ①人道亲亲也。②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③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④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礼记·大传》
【学会读史】
[注释]①做人的道义是亲近自己的亲人。
[注释]②材料“亲”“祖”“宗庙”等信息可以说明这是与血缘相关的宗法制。
[注释]③指国家。
[注释]④说明礼乐制度的重要性,想要治国,必须有健全的等级制度,社会需要礼乐制度的规范才能安定。“百志成”“礼俗刑”“宗庙”等信息反映了宗法制的作用。
(1)材料所述内容与西周哪项制度有关?
(2)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实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这一制度有关?
【思路引领】 第(1)问,材料“亲”“祖”“宗”等信息说明其与血缘纽带相关,可以判断这项制度是宗法制。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的几个方面概括归纳;第②小问从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角度并结合现实生活说明。
【参考答案】 (1)宗法制。
(2)反映了宗法制对亲情、国家、社会、经济、道德的影响。
现象: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重视家庭团圆、重男轻女、重视家族关系等。
【归纳总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周天子将土地、庶民和奴隶分封给其余诸子,使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秩序。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创新点评】 有学生认为宗法制中规定嫡长子继承是不利于西周统治的。对此,教师要充分肯定这位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勇气,肯定其意见的合理性,同时也要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制度虽有缺陷,但它却可以避免统治集团内部的残杀,有利于内部的稳定团结。
核心素养契合 本题契合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
1.王族、功臣、先代贵族都是分封制分封的主体吗?
【答案】 不是。只有王族才是分封的主体,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西周宗法制中的“嫡长子”就是年纪最大的儿子吗?
【答案】 不是。西周嫡长子继承制中的“嫡长子”指的是正妻所生的长子。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而不是一夫多妻制。这个“一妻”就是正妻,“妾”所生的儿子即使岁数再大,也不能称之为嫡长子。
3.“大宗”一定“大”,“小宗”就一定“小”吗?
【答案】 不一定。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是相对的,诸侯相对周天子为小宗,相对卿大夫为大宗。
宗法制和分封制在含义、目的、特点、作用和结果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及相互关系。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不同点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一种制度
目的
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续表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不同点
特点
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作用
加强统治、开发边疆,使国家走向强盛
保证了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结果
随着井田制的崩溃、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而走向瓦解
宗法观念在封建社会传承,成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
关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1.在分封制下,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诸侯有权利征收赋役、任命官员、建立军队,周王与诸侯有严格的等级关系,故B、C、D三项均符合相关规定,排除。A项违背了分封制原则,符合题意。
【答案】 A
2.下面的两张中国家庭聚餐照分别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它们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解析】 吃团圆饭的习俗反映出中国人民重视亲情,这种习俗受到了中国古代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答案】 B
3.(选做)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薄 D.专制王权强大
【解析】 中国人的姓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因此,中国人强调姓的实质是强调家族宗法血缘观念。故B项正确。
【答案】 B
4.(选做)下面诗句摘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该诗句(  )。
原文
译文
骍骍角弓,
翩其反矣。
兄弟婚姻,
无胥远矣。
角弓精心调整好,
弦驰便向反面转。
兄弟婚姻一家人,
不要相互太疏远。
  A.劝导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制
B.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
C.为宗法制增添了神秘色彩
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等可知该诗句强调宗族内部的团结,故B项正确;《诗经》为春秋时期的作品,而西周时期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制,故A项错误;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神秘色彩”“对抗诸侯”,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是如何演变的?请你以夏商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线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
?
?
?
?
素养分类
题号
水平分层
题号
唯物史观
3、5、7
基础达标
1、2、3、4
时空观念
1、2、3、4、5、6、7
史料实证
1、2、3、4、5、6、7
基本技能
5、6
历史解释
5、6、7
家国情怀
7
技能拓展
7
一、选择题
1.《荀子·富国》记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下列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封建礼制
【解析】 这段话的意思:天子穿戴赤色画龙的衮衣和冠冕,诸侯穿戴黑中带红的衮衣和冠冕,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穿戴裨衣礼冠,位次于大夫的士则穿皮弁之衣。材料体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同的等级序列,反映了分封制的特点。故选A项。
【答案】 A
2.“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宗法制
【解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而实行了分封制。故B项正确。
【答案】 B
3.“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出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色彩浓厚
C.政治等级森严
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
【解析】 “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体现了继承权力的唯一性原则,这实际上说明了宗法制的继承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A
4.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解析】 宗法制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形成大宗与小宗的关系。A、B、C三项对大宗与小宗关系的表述均不全面。
【答案】 D
5.“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实行皇权专制统治制度
B.分封对象全部是王室的子弟
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D.首创了“家天下”的统治模式
【解析】 材料中的“裂土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宗族殖民”和“以王室子弟为主体”则说明分封制是与血缘宗法制相结合的,C项正确;皇权专制统治开始于秦朝,A项错误;分封的对象还有前代贵族和功臣,B项错误;中国的“家天下”开始于夏朝,D项错误。
【答案】 C
6.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其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  )。
A.积极拥戴周天子
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
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
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
【解析】 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是春秋诸侯争霸的表现,此时周天子权势衰微,故A项错误;盟约内容反映的是宗法秩序,故B项正确;葵丘会盟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盟约中有经济协作的内容,但没有体现出其促进统一的作用,故C项错误;春秋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发,各诸侯国没有走上和平共处之路,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7.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图1是根据资料设计的示意图。据此,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列举几个这样的封国。
(2)图2是大宗、小宗的关系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解析】 第(1)问要抓住关键词“分封对象”,根据图1中的比例即可作答;列举时要注意是同姓封国。第(2)问既要结合图示,又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
【答案】 (1)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诸侯国如鲁、晋等。
(2)特点:除周天子外,大宗与小宗之间是相对的关系;嫡长子继承制;等等。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导入1
2017年2月19日《中国西藏网》:围绕着广西境内设立最早的“首府城市”——秦朝桂林郡治的具体所在地问题,学术界已争论近两个世纪,从未止息。近期,有关象州县军田村古城遗址的试掘调查简报对外公布——文物部门考古认定,其年代早至秦代,“广西第一古城”已是名副其实。历来争讼不已的秦朝桂林郡治历史谜案,极可能会在那里最终破解。
  秦朝桂林郡治历史谜案的破解将对我们研究秦朝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秦朝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
《会稽刻石》
“会稽刻石”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即刻石记功。李斯所写的这篇铭文即题为《会稽刻石》,后来被司马迁载入《史记》。你认为秦始皇除了统一六国,其中最重要的可以刻上历史石碑的功德是什么?由此导入新课。
知识目标
标准要求
学法建议
素养达成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从诸侯争霸
到秦的统一
了解
分析材料,通过《史记》中的有关内容与课本中秦朝统一的背景和意义进行衔接。(独学、对学)



至高无上的皇
权和中央官制
理解
分析材料,借助史料掌握始皇帝的来历,简要分析“三公”设置与皇权专制之间的关系。(研学、展学等)




郡县制的
全面推行
分析比较
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图表概括归纳;借助秦朝发生的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的史实,以加深对郡县制建立背景的理解和认识,并适当地与分封制作一简要比较。(研学、展学、点拨等)





中央集权制度
的形成和影响
综合探究、
分析归纳
问题探究;联系现实;用图示法去建构秦朝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简表,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研学、展学、点拨等)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及其影响。
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的统一
1.背景: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过①    ,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1)目的:显示皇帝的权势和地位。
(2)特征:皇位②   、皇帝独尊和皇权至上。?
2.中央官僚机构
(1)三公:③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④    ,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⑤    。?
(2)九卿:位于丞相之下,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的设立:⑥    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朝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2.郡县制的主要内容:郡、县都是地方行政机构,郡的长官为郡守,郡所督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都由⑦    直接任命。?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1.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确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答案】 ①商鞅变法 ②世袭 ③丞相 ④御史大夫 ⑤军事 ⑥春秋战国 ⑦皇帝
①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②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
③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1.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
A.兼并了六国
B.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解析】 秦始皇兼并了六国,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D项包含了A、B、C三项,故选D项。
【答案】 D
2.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解析】 秦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D
3.“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  )。
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三皇”“五帝”“汉高祖”“不改”等信息便能得出是皇帝制度。
【答案】 B
   互动探究一 郡县制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加强对岭南地区管理的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  )。
甲方:地方上开始设置郡县
乙方: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丙方:地方长官实行世袭制
丁方:全国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
戊方:王室衰落,诸侯割据称雄
己方:南海诸岛都在该政权的控制之下
……
【思路引领】 根据题干中“加强对岭南地区管理”的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为秦朝时期,战国时期地方上就已经设置了郡县,故甲方说法错误;秦朝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故乙方说法正确;先秦时期地方长官实行世袭制,故丙方说法错误;西汉初期全国实行郡国并行制,故丁方说法错误;“王室衰落,诸侯割据称雄”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分封制崩溃,所以戊方说法错误;图中只涉及南海部分地区,没有显示南海诸岛,无法体现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的控制,所以己方说法错误。
【参考答案】 乙方
核心素养契合 本题契合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
互动探究二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材料 御史大夫,秦官,位①上卿,②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③秩千石,一曰④中丞……外督部⑤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汉书·百官公卿表》
【学会读史】
[注释]①上卿是古代官名。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设有卿,其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即:上卿、中卿、下卿)。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注释]②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秦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后来用作高级阶官名号。绶(shòu):绶带,佩绶,印绶。
[注释]③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
[注释]④中丞,官名。
[注释]⑤刺史,官名。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御史大夫的地位和职能。
(2)根据材料分析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思路引领】 第(1)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中御史大夫的地位是“掌副丞相”回答;第②小问据材料中“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回答。第(2)问从君主专制的实质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1)地位:副丞相(丞相助手)。
职能:执掌奏章;监察百官(负责监察系统)。
(2)特点:监察权力与皇权相连(维护专制)。
【对比分析】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是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的。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两者之中前者是政体,体现君臣关系;后者是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创新点评】 有个别学生认为设立中央官制不好,这样会削弱皇帝的权力,如果没有这些官员,一切都由皇帝决断更好。教师对提出这种观点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肯定其善于思考的能力;但同时也要指出:不设立中央官员,的确可以加强皇权,但却会加重皇帝的负担,同时也会增加皇帝决策的失误。
核心素养契合 本题契合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
1.郡县制是秦始皇首创的吗?
【答案】 不是。郡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秦始皇只是将其推行至全国,在全国确立下来。
2.有人认为,秦朝二世而亡,是由于秦朝实行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这种看法正确吗?
【答案】 不正确。秦朝二世而亡是因为统治者实施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正如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里要注意区分“制度”与“实施制度的具体做法”。
分封制和郡县制有何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盛行时期
商周等早期社会
秦汉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受封爵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地位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
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
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3)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1.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解析】 材料中的“纠弹”表明此官吏负责监察,秦朝负责监察的是御史大夫,C项正确;丞相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A项错误;太尉负责军事,B项错误;郡守是地方行政官员,D项错误。
【答案】 C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方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方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解析】 秦朝以前,国家政治权力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来进行分配。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取代了世袭的贵族政治。
【答案】 C
3.(选做)公元前545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
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
【解析】 “奉邑”指的是以收取赋税作为俸禄的封地,故A项表述错误;从“县”这一称谓以及庆封仅有收取赋税的权力可知C项正确;B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到反映;D项是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 C
4.(选做)“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的这段话(  )。
A.肯定了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B.明确反对郡县制
C.否定了部分人的错误看法
D.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解析】 柳宗元的意思是,有人认为夏、商、周、汉因为实行分封制而长久,秦朝因实行郡县制短暂而亡,这更是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人说的话。他的这段话意在批评持这种看法的人。故C项正确。
【答案】 C
秦朝统一以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历史影响?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
?
?
?
?
素养分类
题号
水平分层
题号
唯物史观
3、7
基础达标
1、2、4、5
时空观念
1、2、3、4、5、6、7
史料实证
1、2、4、5、7
基本技能
3、6
历史解释
3、6、7
家国情怀
7
技能拓展
7
一、选择题
1.通常意义上,“帝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其二,专制统治;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能力。按照上述理论,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的帝国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 秦朝通过消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并加强了对周边的控制,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宗法制与郡县制
【解析】 “朕为始皇帝”体现的是皇帝制度,“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体现的是世袭制。故选C项。
【答案】 C
3.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虚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处理万机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牵制丞相,以防止其专权
【解析】 秦朝官制中,皇帝至高无上,下设“三公”。其中,太尉掌管军事,但实际上军权由秦始皇控制,故太尉一职实为虚职;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其实际作用自然更多地体现在分散相权,牵制丞相权力方面。
【答案】 D
4.《申子·大体篇》中说:“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下列与此描述最相符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解析】 材料反映了君主高高在上,掌握大权,臣下在君主支配下履行职责。四个选项中,郡县制下的君臣关系与题干材料所述最相符,故选C项。
【答案】 C
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位在历史上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为有效“制六合”而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解析】 “六合”是以前地方诸侯的代表,秦朝以郡县制代替过去的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被后世沿用。B、C、D三项属于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内容。
【答案】 A
6.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指的是(  )。
A.中央集权的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解析】 “优秀”应该指的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故选B项;A、C、D三项都没有从“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记事详细到月、日。
图2 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两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1)这批秦简记载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有关中央官制的记载可能包含哪些内容?
(2)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秦朝时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这一制度创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解析】 第(1)问从三公九卿的设置及其职权来归纳。第(2)问依据秦朝废分封、行郡县的史实进行判断。第(3)问注意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认识秦朝最突出的贡献及其深远影响。
【答案】 (1)中央官制的设置,包括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中央各级官员的权力,如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等等。
(2)不同意。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3)贡献: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入1
《新华日报》讯:2016年12月20日至21日,“第十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科举博物馆举办。110名中外专家学者相聚南京夫子庙,研讨中国科举文化传承变迁及其海外传播影响等课题。
研究中国科举文化对于了解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汉至元,除了选官用官制度,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演进的?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
请同学们观察下列两幅图,这是中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示意图。注意第一幅图中的“郡”“国”信息,第二幅图中的“大都”“行省”“中书省”信息。第一幅图反映的是汉朝初年山东半岛的形势,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第二幅图幅员非常辽阔,它是我国元朝疆域图,反映的是行省制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汉到元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知识目标
标准要求
学法建议
素养达成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中央集权
的发展
综合探究、
归纳总结
探究各朝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及其规律;借鉴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斗争的经验,联系社会现实,分析应怎样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研学、展学、点拨等)




君主专制
的演进
分析比较、
归纳总结
运用图表等方式对各朝代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比较;寻找规律,理解各个朝代之间政治制度的连续性和创新性。(研学、展学、点拨等)




续表
知识目标
标准要求
学法建议
素养达成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选官用官制
度的变化
分析比较
比较各朝代的选官用官制度;体会科举考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层次和素质,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对学、研学、展学等)





重点:三省六部制、行省制、选官制度的演变。
难点:从汉至元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背景:汉初实行郡县、①    并存。?
(2)内容: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②    ”。?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北宋: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禁军;行政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中央掌控。
3.元代:行省制度
(1)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③    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别设路、府、州、县,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置④    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2)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唐代:三省六部制
(1)内容: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⑤    、审议和执行。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⑥    的独尊。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朝所沿袭。?
2.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⑦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总揽大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察举制,⑧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依靠⑨    即可步入仕途。?
3.科举制
(1)过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⑩    ,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影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答案】 ①封国 ②推恩令 ③中书省 ④宣慰司
⑤决策 ⑥君权 ⑦三司使 ⑧孝廉 ⑨门第 ⑩进士科 
①从汉至唐,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家天下”思想。
②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③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从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进程。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⑤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这一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和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⑥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但是,君主专制政体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1.史书记载,汉初“取周秦之制而兼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材料中的“新体制”是(  )。
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察举制
【解析】 周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而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兼用”说明两者同时使用,这是西汉初期所采取的郡国并行制,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宦官专权问题 B.武臣专权问题
C.相权过大问题 D.王国问题
【解析】 宋朝选派文臣出任州县长官,州县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从中可以看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武臣专权的问题。
【答案】 B
3.“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上述诗文反映的制度是(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解析】 材料引文反映了在这一制度出现以前,有才之士没有报效国家的途径,此制度出现之后他们才可以直接登上权力的顶峰。由此可知这种途径指的是科举制,故C项正确。A项是根据门第高低进行人才选拔,排除;B项是通过考察品德和才能进行人才选拔,排除;D项是依据血缘关系进行人才选拔,排除。
【答案】 C
   互动探究一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变
《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材料说明(  )。
甲方:三省长官失去相权
乙方:中书禁中独掌相权
丙方:加强皇权,弱化相权
丁方:皇权、相权平分秋色
戊方:宋朝沿袭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
己方: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思路引领】 材料中显示出宋朝对宰相权力的抑制,从“不常置”“不专任”“并列于外”“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可以看出是强化皇权,弱化相权,故甲、丁两方说法错误,丙方说法正确;从“对掌大政”中可以看出中书禁中不是独掌大权,故乙方说法错误;材料虽然提及“宋承唐制”,但“抑又甚焉”,结合材料中“政事堂”“枢密”“三司”等信息可知宋朝虽然也是通过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但并没有采用三省六部制,所以戊方说法错误;己方说法属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与材料中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无关。
【参考答案】 丙方
【分析总结】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②集思广益,三省长官共同协商政务,既可收集思广益之效,又可增加决策效率。③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④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创新点评】 有学生在思考中央集权演变的过程中提到:唐朝后期地方权力很大,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怎么能说是地方权力在逐渐变小呢?对这种观点,教师要积极给予表扬,承认该学生认为唐朝后期地方权力很大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表扬其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明白我们所说的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是从总体趋势上来看的,并不特指每个朝代都如此。比如说,唐朝后期地方权力大,导致藩镇割据,但到了宋朝,就出现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了。从整个古代中国来看,总体而言,地方权力是在削弱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在加强的。
核心素养契合 本题契合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
互动探究二 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材料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①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②“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士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学会读史】
[注释]①门第,又称门户、门楣、门望等,即按照家族状况规定等级关系。广义的门第观念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例如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狭义的门第观念则仅指统治阶级内部,例如前文所讲庶族和士族。
[注释]②牒,“枼”本指记载有家世的薄木片。“片”指“竹片或木片的集合”。“片”与“枼”联合起来表示“编连在一起的短简”;列,排出。怀牒自列,拿着自己的简历报名应试。
(1)九品中正制之前的选官制度是    ,材料中首先“把进士之门扩大打开”的皇帝是    。?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的用人标准,并分析唐代“自由竞选”的进步之处。
【思路引领】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得出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建立时除了门第还要根据人的德才;第②小问根据“改成自由竞选”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相比具有开放性,结合所学唐朝科举制的意义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察举制,隋炀帝。
(2)标准:德才、门第。
进步:具有开放性,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知能拓展】 我国古代选官标准和方式的演变规律及特点
(1)规律:①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到以学识、才能为标准。②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③科举制的建立与逐渐完善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
(2)特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个大阶段。隋唐前,以血缘关系为主,以门第族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其方式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以才学为选官依据,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并由皇帝任命。
核心素养契合 本题契合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
1.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重大决策只要三省一致就可以付诸实施了吗?
【答案】 不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独尊,也就是说最终决策权还在皇帝手中。重大决策由中书省提出后要经过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审议后还要经皇帝同意才能付诸实施。
2.唐朝中书省和元朝中书省的职责与地位是一样的吗?
【答案】 不一样。两者都是中央政府机构,其长官都是宰相,但两者的职责与地位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令,其权力受到另外两省的牵制;元朝的中书省是“三省合一”,六部也划入中书省,其长官宰相的权力较前者明显增大。
汉武帝和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
中央
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地方
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不同
中央
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
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
地方
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
宋太祖则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1.西汉时期,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有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项建议演变成的措施是(  )。
                  
A.大封皇室成员为王 B.颁布“推恩令”
C.平定“七国之乱” D.废除诸侯国,改设郡县
【解析】 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描述的是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即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威胁中央。
【答案】 B
2.《元史·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年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中书)省官出领其事。”由材料可知元代行省(  )。
A.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
B.其长官可以自行任命
C.具有地方分权的自治性
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
【解析】 材料中“皆以(中书)省官出领其事”信息显示,行省直接受制于中央的中书省,A项正确;B、C两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D项。
【答案】 A
3.(选做)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如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
A.匡正皇帝过失 B.执行皇帝旨意
C.草拟皇帝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
【解析】 材料中的“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表明唐太宗鼓励上谏,故A项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皇帝旨意,故B项错误;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不是皇帝的政令,故C项错误;“审批决策机要”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4.(选做)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说:“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这说明科举考试是(  )。
A.文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B.朝廷笼络文人的有效方式
C.追求真才实学为宗旨
D.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
【解析】 材料考查的是科举制,说明学子为科举而坚持,科举是文人入仕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了文人对科举考试的坚持,不是指朝廷笼络文人,故B项错误;学子们学习主要是为了当官而不是为了求真才实学,故C项错误;学子们之所以坚持不懈地参加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故D项正确。
【答案】 D
从汉代至元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如何演变的?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
?
?
?
?
?
?
素养分类
题号
水平分层
题号
唯物史观
4、7
基础达标
1、2
时空观念
1、2、3、4、5、6、7
史料实证
1、2、3、5、6、7
基本技能
3、4、5、6
历史解释
3、4、5、6、7
家国情怀
7
技能拓展
7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分封制度
C.增加财政收入 D.增强封国势力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其作用是使王国越分越小,无法与朝廷对抗,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的规定与分封制的内容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封国的规定,并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C项错误;汉武帝的措施使封国势力下降,故D项错误。
【答案】 A
2.《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 B.设置枢密使
C.实行三省制 D.实行行省制
【解析】 从材料看,元朝疆域空前扩大,为了有效统治地方,元朝统治者吸取了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地方实行有效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3.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  )。
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解析】 材料中三个人物都在弱冠(古人对男子20岁的称呼)之时当了官(分别是“侍讲东宫、著作郎、中书郎”),这与社会重学无关联,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魏晋之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世家大族垄断官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选官方法公平科学,故C项错误;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推举,材料没有显示,故D项错误。
【答案】 B
4.与三公九卿制相比,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指的是(  )。
A.分散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解析】 唐朝三省六部制下,相权分散,但三省各司其职,这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答案】 A
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三省六部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解析】 中书省和门下省是三省六部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题干中的“心怯”“不敢照常式封发”“不敢用朱笔”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答案】 B
6.宋朝规定:“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觌之事”,知州“宜与通判或判官、录事同裁处之”。由此可知,宋代“通判”(  )。
A.具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B.官职和权力高于知州
C.是皇帝直接委派的地方官员
D.具有监督知州的权力
【解析】 材料反映了知州须与通判协商后才能决定事务的史实,说明通判具有监督知州的权力,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1)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图1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图2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由此可答出变化;第②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回答。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可知这是唐末的藩镇割据状态;第②小问可从权、钱、兵三个角度回答。
【答案】 (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
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状况: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导入1
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再到宋朝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建立,看似他们掌管着文武二柄,实则权力已经被皇帝牢牢把控着。明朝洪武十三年后,更是不再设立丞相,明成祖时期由出身秘书的“内阁”成员充当皇帝心腹。清朝时的“南书房”“军机处”看似重要,其实都是由大臣“兼职”。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变化趋势? 为什么?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
下列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示意图:
从上面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什么?(总结:秦汉时期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元时期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明清时期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由此导入新课。
知识目标
标准要求
学法建议
素养达成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宰相制度
的废除
了解、理解
联系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话等方式化难为易,分析废除丞相的历史必然性。(独学、对学等)




内阁的出现
合作探究、
分析比较
掌握内阁制的出现、发展以及地位;探究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研学、展学、点拨等)




军机处的
设立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
掌握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设置的影响;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研学、展学、点拨等)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的教训。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①    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使中国历史上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明太祖设置②        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2)③    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④    ”由此出现。?
3.发展:后来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⑤    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地位和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⑥      。?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2)康熙帝时设置⑦    ,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
2.设置:⑧    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
3.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3)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标志着我国⑨          发展到顶峰。?
  【答案】 ①中书省 ②殿阁大学士 ③明成祖 ④内阁⑤张居正 ⑥内侍机构 ⑦南书房 ⑧雍正帝 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③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1.“宰相‘统领百官’的职权虽然容易去掉,‘出谋划策、参赞机务’的职能却是无法取消的。”此评论主要是针对(  )。
A.秦朝宰相的职权     B.唐代的三省制度
C.元代的中书省 D.明代的内阁制度
【解析】 材料中“宰相‘统领百官’的职权”是在明初废除的,而“出谋划策、参赞机务”属于明代内阁的职能特点,D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主题不符。
【答案】 D
2.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丞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解析】 材料反映出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内阁学士也不是行政官员,不同于丞相,实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由此可以说明废除丞相后的政府的行政特点。故材料所述现象应发生在明代,C项正确。
【答案】 C
3.有人评价军机处说:“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
B.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C.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D.军机处权力大但被皇帝绝对控制
【解析】 军机处是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但军机大臣仅能秉承皇帝意图、传达皇帝旨意,并无其他权力,故排除A、B、C三项,选D项。
【答案】 D
   互动探究一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明朝时期,内阁权力很大,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皇帝已大多放弃了御览章疏之权,均由阁臣拟旨。也就是说,批答章奏之权也有一部分实际下放到内阁。这说明内阁(  )。
甲方:议政权有所扩大
乙方:等同于宰相制
丙方:向宰相制发展
丁方:篡夺了议政权
戊方:逐渐成为法定的中央行政和决策机构
己方:完全掌握票拟权
……
【思路引领】 根据材料中“阁臣拟旨”“批答章奏之权也有一部分实际下放到内阁”可知内阁在参政议政方面权力扩大,故甲方说法正确;内阁权力虽有所扩大,但是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机构,不掌握实际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制,故乙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内阁向宰相制发展,故丙方说法错误;内阁的议政权扩大,但并没有完全掌握议政大权,最终仍由皇帝决策,故丁方说法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和决策机构,只是为皇权服务的内侍机构,所以戊方说法错误;明朝内阁虽然掌握票拟权,但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而且材料中“大多放弃”“一部分实际下放”并不能说明内阁完全掌握票拟权,所以己方说法错误。
【参考答案】 甲方
核心素养契合 本题契合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
互动探究二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材料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同样,对官员的监察制度也达到了顶峰。①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②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独立于六部。③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④巡按御史,同时设督抚,各省的⑤提刑按察司也有监察权,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可谓严密。清朝,科道合一,地方依明制。同时,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至此,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了顶峰。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学会读史】
[注释]①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自秦汉以来,历代都设此机构,掌监察之事。御史台到明代改称都察院。明代都察院完全是监察机构,是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
[注释]②谏院,官署名,职掌规谏朝政缺失。六科给事中,古代官职名,明太祖时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均从七品,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六部事务。
[注释]③明清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
[注释]④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御史的一种,隋朝设置。为制衡行政机构主管的非常派朝廷或地方官员。不仅可对违法官吏进行弹劾,也可由皇帝赋予直接审判行政官员之权力,并对府州县道等衙门进行实质监督,也可在监察过程中对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
[注释]⑤是元、明、清(改称按察使司)三代设立在省一级的司法机构,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同时也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主管为提刑按察使或称为按察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思路引领】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独立于六部”“形成地方三重监察”“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合规》”等信息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 (1)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立内阁;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废谏院;中央监察独立(监察与行政分离);地方形成三重监察;形成完整的法规。
【归纳总结】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核心素养契合 本题契合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
1.明朝内阁制与近代西方的内阁制是一回事吗?
【答案】 不是。明朝内阁制与近代西方的内阁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的内阁制是皇权专制的产物;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2.明朝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职能相同吗?
【答案】 不同。明朝的内阁在一定时期是有决策权的,是可以决定国家政务的,明朝的内阁首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行使相权的;清朝军机处则纯粹是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的决策,决策权完全在皇帝手中。
宰相和内阁首辅在权力来源、职责、任免方式和对皇权的影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
以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
任免方式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
的影响
制约皇权
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1.作为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时期中央官职的“相”,曾一度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其何时开始设置?又在何时淡出历史舞台?(  )。
A.秦朝 宋朝       B.元朝 明朝
C.秦朝 明朝 D.秦朝 清朝
【解析】 秦始皇时设置丞相,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故选C项。
【答案】 C
2.《枢垣记略》卷十四中指出:“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露。”这反映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办理军政要务 B.保守国家机密
C.负责公文缮写 D.参与大政决策
【解析】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置了军机处,并结合材料“为办理枢务”可以看出,其主要职能是办理军政要务。B、C、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3.(选做)明末的冯元飙说:“政本(内阁)大臣……平时养威自重,遇天下有事,辄曰:‘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内阁是非法定的国家决策机构
B.内阁大臣的职权高于前代宰相
C.内阁大臣在明朝代行丞相职责
D.内阁大臣只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解析】 明代殿阁大学士虽地位显贵,但最终是有职无权,只备皇帝咨询,所以材料中的内阁大臣才会借口“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来推卸责任,A项正确;B项叙述错误,内阁大臣不是合法的大臣,是有职无权的;C项不符合史实,内阁有丞相的职务,但因不是国家正式官员,所以没有丞相的责任;内阁大臣主要是备皇帝顾问,D项错误。
【答案】 A
4.(选做)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解析】 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A、B、C三项分别反映的是军机大臣的选拔途径、组成及办公地点,D项反映的是军机大臣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根据材料理解可知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
明清时期封建王朝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
?
?
?
?
?
?
素养分类
题号
水平分层
题号
唯物史观
5、7
基础达标
1、2、3、4
时空观念
1、2、3、4、5、6、7
史料实证
1、2、3、4、5、7
基本技能
5、6
历史解释
5、6、7
家国情怀
7
技能拓展
7
一、选择题
1.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汉代设中朝 B.唐代设三省
C.宋代设副相 D.明代废丞相
【解析】 汉代设中朝,又称内朝,削弱相权,而三公九卿成为外朝,故A项错误;唐代设三省,三省长官为宰相,仍存在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故B项错误;宋代设副相分割相权,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 D
2.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三省制 B.枢密院 C.内阁制 D.军机处
【解析】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故可以排除三省制,而枢密院是负责军务的机构,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
【答案】 C
3.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的首长是(  )。
A.刺史 B.通判
C.内阁首辅 D.军机处行走
【解析】 汉朝的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没有体现“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故A项错误;宋朝的通判也是负责监督地方官,故B项错误;明朝的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票拟”的权力,即事先拟定对政事的处理意见,皇帝同意了再“批红”,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清朝的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就像留声机和写字机器一样,故D项正确。
【答案】 D
4.“(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  )。
A.唐朝的尚书省 B.明朝的内阁
C.清朝的军机处 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皇帝旨意直达地方没有中间程序,说明军国大事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体现了清代军机处的行政特点。
【答案】 C
5.根据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记载可知,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用司礼监太监来牵制内阁,后来还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C.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
【解析】 内阁只是辅助皇帝的侍从机构,服从于皇权,皇帝“30年不上朝”,更能说明皇权的强化,故A项正确,C、D两项错误;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控制地方,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答案】 A
6.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机构。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 上述机构都属于君主专制的机构,根据其演变的趋势和君主专制的本质可知,上述中央机构演变的共同影响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A项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二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期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期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2)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解析】 第(1)问根据相权对君权的危害进行回答。第(2)问结合内阁首辅和军机处的职能加以归纳。第(3)问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出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以及结果。
【答案】 (1)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2)意义: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原因: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3)从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到相权逐步削弱最终被废除;君主权力越来越大,使中央集权政治发展到绝对的君主专制。
单元复习课
(教师用书独有)
历史时段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民主制(禅让制)到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
血缘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等级森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
秦汉至明清(公元前221年~1840年)
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经历了两汉时期的继承和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的完善巩固、宋元时期的加强、明清时期空前强化的演变历程
以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至上,凸显人治和专制色彩;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一,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政府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斗争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第1课
①分封制(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对象分别是什么?被分封者有哪些义务?)
②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宗法制度下产生了哪些宗法观念?)
③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第2课
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请用“一、两、三、四”简要描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②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和秦朝以后的官僚政治有何差异?)
?第3课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请用“一、两、三、四”简要描述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情况。)
②郡县制与行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在盛行时代、所属地位和官员产生方面有何不同?)
③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从夏商周到明清时期选官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趋势如何?)
?第4课
明清皇权的不断强化(明清时期为强化皇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用图示的方式简要列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夏商西周、秦朝、西汉至元朝和明清时期的演进历程。
(教师用书独有)
1.分封制识记诀窍
(1)内容:王族功臣和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地方诸侯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2)影响:土地人口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2.巧解宗法制
近年来高考对宗法制的考查,设置的史料大致有三类:一是祭祖、牌匾、家谱等现象;二是亲疏远近、家国一体、忠孝观念;三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凡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必选宗法制;凡是考查继承权力的,不管排行,只看嫡庶。
3.宗法制应关注的“一、两、三、四”
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两对关系:①内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②外部——与分封制的关系。
三个宗法形式:①家谱;②宗祠;③族规。
四个重要观念:①“亲亲尊尊”;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男尊女卑”;④“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4.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位世袭,“家天下”局面形成。
两项内容:分封制和宗法制。
5.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6.用数字归纳专制皇权的主要体现
(1)一个称号: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并希望自己的子孙永掌政权,世世传承。
(2)两个特征: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
(3)三个分权: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7.运用图示法记忆、理解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示意图
8.运用图示法概括从汉至元中央制度的成熟
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又称计相,是总管财政的宰相。
元代的中书一省制,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由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史》)
9.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
“两个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三个创新”: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
10.运用顺口溜记忆历史知识
(1)巧记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
郡国并行七国乱,推恩、刺史以强干。起初丞相集大权,汉武强权中朝建。
(2)巧记三省六部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草拟颁诏令。门下审核是否行,尚书六部行政令。吏户礼兵刑与工,各司其职职责明。三省六部分工细,相互监督效率增。
1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可归纳为“一、三、三、四、五”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三条主线
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官吏:官吏选拔和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三个创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
四个阶段:秦朝确立→汉代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五种方式:加强君主权力、加强思想控制、变革中央和地方结构、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加强监察机制。
12.运用图示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中国古代“三权制衡”现象
(2)图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用书独有)
一、关于王和帝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夏后启是实现我国历史上“五帝”时期向“三王”时期深刻转变的关键人物。“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酋长的称谓;而夏、商、西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虽然夏王朝的世系自禹始,但禹只不过是氏族社会最后一个最高首领,他为启建立王位世袭的奴隶制夏王朝奠立了基础。
二、商朝的政治制度
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
——《尚书·酒诰》
【解读】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档案文献汇编,是《六典》之一。《酒诰》是周代文献,其中追叙到商代的政治制度。资料显示:商的外服实行分封制;内服有百僚庶尹系统。
三、西周分封
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实际是其他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的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如:镇守疆土,拱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等。周朝分封大多在周初武王、成王、康王时进行,称为“封邦建国”,目的是建立统治屏障。
周初的主要封国有以下几个。
鲁国:周公旦之长子伯禽的封国,建都曲阜。
齐国:辅佐武王灭商的功臣吕尚(姜太公)的封国,建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菑(今山东临淄),是当时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卫国: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主要统治商的遗民。
晋国: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这里原是夏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戎人也很多。
燕国:周王的同姓召(shào)公奭(shì)的封国。
宋国: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武王利用他统治商的部分遗民。
这些封国在初封时,与周王室的关系较密切。西周还算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所以逐渐形成诸侯割据的状态。
四、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解读】 上面的图示说明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五、郡国并行制
汉初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最大的相异之处。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王”。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姓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人,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
六、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们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以天皇、地皇、泰皇(即后来俗说的人皇)为三皇。还有说是伏羲、女娲、神农(《文选·东都赋》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另一说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光、虞舜,他们都是传说中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七、“皇帝”称呼的由来
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之前,大都称之为王,如周文王、周武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后,自认为这是自古未有的功业,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因而,让李斯等人议改称号。他们和众博士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和泰皇,泰皇最高贵,可改王为泰皇。嬴政决定同时采用皇号和帝号,称为皇帝,并自号始皇帝。从此,皇帝的称号为历代君主所袭用。
八、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皇帝制度,这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表现为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绝对性、独断性。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独揽。
2.中央官制,即三公九卿制,这是中央行政制度。其特点是分工负责、互不相属、互相牵制,都对皇帝负责,由皇帝直接任免。它也是以皇权为中心。
3.郡县制,这是地方行政制度。既是对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否定,也是对战国时期郡县制的继承、发展和完善,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九、孝廉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孝廉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科目之一。主要选拔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人,由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荐举。“孝”就是孝悌的人,“廉”就是廉吏。例如《二十四孝》中的孝子郭巨(今属山东长清人),“为母埋儿”的故事中说:东汉时,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子可再有,母不可得”。这种残酷的“愚孝”,当时被渲染为大孝至孝的典型,郭巨遂被荐举为孝廉。后来,所谓以封建伦理为标准,实际上多由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以图被荐举孝廉入仕,博取高官厚禄。例如邓禹一家,“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十、宰相的“领袖制”与“委员制”
政府中最重要者为“相权”,相权的变动,一切制度也随之变动。唐代政府和汉代之不同,若以现在的话来说,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散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汉朝只有一个宰相,但遇政府有大政事,亦常有大会议,这是皇帝、宰相和其他廷臣的会议。唐代则把相权划分到几个机关,这几个机关便须常召开会议,以此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汉代宰相之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分散在三个衙门,一是中书省,二是门下省,三是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并不在内。(摘编自《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十一、“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二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的三权分立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十二、宋代枢密使的渊源
唐末诸司使,内臣领之。枢密使参预朝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日与议军国大事,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
——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四七,司马光《上哲宗乞合两省为一》
【解读】 这段资料表明:①唐末五代就已开始设置枢密使。②枢密使是皇帝的心腹之臣。最初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后改为由士人担任。总之,他们是皇帝的心腹、亲信。③枢密使的设立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④枢密使的设立,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⑤枢密使掌武事,宰相掌文事,反映了皇权与相权虽有矛盾,但仍互相依赖。
十三、翰林院大学士与内阁大学士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在翰林院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代翰林院官员具有两重意义:其一,作为参与机务的内阁成员;其二,包括前代的秘书监、史馆、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职。
相权废止后,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每天要处理大量政事,为保证君权不至于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从翰林院等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批阅奏章,充当顾问。明成祖朱棣又准许阁臣参与机务,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明中叶以后,阁臣又有了首辅、次辅和群辅的区别。首辅拥有票拟权,一切朝政皆归其调度。此时的殿阁大学士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权,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顾问”了,首辅已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内阁则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但首辅毕竟不是合法的宰相。
内阁学士为中国清朝官制之一,品级为从二品。1659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其内阁设学士。在数量上,内阁学士中,满人六人,而汉人则四人。学士于1730年乾隆朝时,成为三殿三阁定制,数量达到几十人之多。
十四、军机处在处理军务上的突出特点
特点
表现

靠近内廷,便于皇帝宣召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

办事效率高,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按皇帝旨意办理军务
  十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
时期
中央政治制度
地方政治制度
基本特征
春秋
战国
春秋设郡、县;战国商鞅变法,行县制
萌芽
(形成)
秦朝
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全面推行郡县制
确立
两汉
汉承秦制;中外朝制度
郡国并行;推恩令
巩固加强
续表
时期
中央政治制度
地方政治制度
基本特征
魏晋南
北朝
逐渐形成三省制度
隋唐
三省六部制度
唐:藩镇和节度使
完善
北宋
“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
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官
加强

中书省
实行行省制度;设行省、路、府、州、县;设宣慰司
新发展

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权分六部;创立内阁制度
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强化
清(鸦片
战争前)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军机处
顶峰
  十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政治制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