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6 21:33:38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亡BC221年25年9年BC202年220年秦


立西


立新


立东


立东


亡知识梳理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惜东汉!叹东汉!东汉 忆东汉!
休养生息 光武中兴 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光武中兴外 戚
指帝王的母族、妻族,主要是皇后娘家的父亲、兄弟 。王 莽(BC45年-23年)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西汉末年,帝国日衰,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公元9年,王莽建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王莽新政据材料分析王莽新政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新政的实施加剧了社会动荡。农民起义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25年刘秀建东汉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 光武帝刘秀 一统天下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副残破到极点的烂摊子。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 《后汉书·桓冯列传》 这些史实说明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国家初建 百废待兴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释放奴婢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减轻赋税减轻刑法请据右侧史实,概括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监督官吏惩处贪腐允许内迁缓解民族 矛盾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 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论从史出 人口增加,社会安定,农业生产恢复发展东汉宅院画像砖史料实证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生活安逸祥和
百姓安居乐业 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统治初期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名词解释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统治者善于用人、勇于纳谏等以史为鉴 启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 概括治世局面形成的共同点:东汉建国前后东汉中期后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惜东汉!叹东汉! 惜东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的兴亡—— 惜东汉!东汉的兴亡—— 惜东汉!史料分析 这数字说明了什么?又隐藏着怎样的问题?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年幼——
寿短——皇帝年幼继位,君权旁落。权力轮回加速东汉的兴亡—— 惜东汉!345612皇帝早逝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专权君权旁落皇帝长大依靠宦官诛杀外戚夺回君权宦官得宠把持朝政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东汉的兴亡—— 惜东汉!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东汉建国前后东汉中期后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惜东汉!叹东汉!东汉后期 叹东汉!
黄巾起义 一蹶不振 东汉的兴亡—— 叹东汉!东汉的兴亡—— 叹东汉!时 间:
领导人:
特 点:
结 果:
影 响:184年张角有组织、有准备历时九个月被镇压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东汉的兴亡—— 叹东汉!材料一:张角创立太平道,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
材料二:《后汉书·黄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 发后,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东汉---建立光武中兴--辉煌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衰落黄巾大起义---重击州牧割据---灭亡东汉的兴亡—— 叹东汉!东汉建立 黄巾起义爆发 西汉建立 王莽改制建“新”朝 东汉灭亡
A B C D E 请将下列历史事件与年代尺一一对应西 汉 新朝CB 东 汉 ED A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惜东汉!叹东汉!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惜东汉!叹东汉!1.下列属于光武中兴时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以德化民 D.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2.汉灵帝时,“十常侍”权倾天下,汉灵帝
经常吆喝:张常侍(张让)乃我公,赵常侍
(赵忠)乃我母。材料反映了( )
A.秦代外戚专权 B.东汉宦官专权
C.唐代宦官专权 D.明代宦官专权DB3.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4. 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
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CB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惜东汉!叹东汉! 5.刘秀被毛泽东称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实行分封制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少数民族内迁东汉的兴亡—— 忆东汉!惜东汉!叹东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