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冀教版5带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课件(25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上冀教版5带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课件(25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17 10:30:00

文档简介

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运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题、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8+2×7 3+2×3 18÷2-4
81÷9-2 14-3×2 56÷7-2
2.420-356+280 456-123-77
师提出问题420-356+280 要先算加法应怎么办?456-123-77要先算减法怎么办?
生1:420+280-356
生2:456-(123+77)
设计意图复习原来所学内容,通过加减法的同一级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求新知。
1.出示课件(例3的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情景图,并说一说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1:橘子每千克4元。
生2: 50元钱是用来买香蕉和橘子的。
生3:求买橘子多少千克,应先知道买橘子的有多少钱?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谁能替妈妈算一下,剩下的钱可以买几千克橘子?
学生试着自主解决并集体讨论、交流。
师:你能试着进行分步计算吗?
生1:先算50-22=28(元)再算28÷7=4(千克)
师:谁能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50-22求得是买香蕉后剩下多少钱?
生2:28÷7求得是可以买几千克橘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重要信息,应知道每一步列式求的是什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面学习稍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师:那你们能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生1: 50-22÷4
生2:(50-22)÷4
师:同学们判断一下谁做得对,为什么?
生1:50-22÷4不对,因为按运算顺序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分步解答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不一致。
生2:(50-22)÷4这个综合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和分步解答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一致。
师: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综合算式中,我们要想先算加减法,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综合算式中,我们要想先算加减法,应加小括号。
学生完成综合算式的计算。
2.出示课件(例4的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情景图,并说一说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汇报计算结果。
生1:15+28=43(千克)求的是橘子和香蕉一共买了多少千克?
43×2=86(千克)求的是买来苹果多少千克?
生2:(15+28)×2=43×2=86(千克)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将15+28加上括号?
生:若不加括号应先算乘法,但根据题意我们应该先算乘法,所以加括号。
师:通过刚才这两道题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混合运算中,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有小括号的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生归纳: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知新。
1.出示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1)指名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区别?
(2)它们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3)让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答案。
2.出示教材第69页练一练第2题。
(1)指导学生先观察每道题中两个算式的联系。
(2)让学生独立改写成一个算式,全班交流。
3.学生独立完成69页3、4的解答,并指名说说是怎样分析的。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带括号的混合运算,谁能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生1:我知道了加上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生2:我知道了有加减法和乘除法时,要先算加减法应加括号。
生3:括号可以改变运顺顺序。
师生共同总结: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五、布置作业。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160-50)÷10 (2)(34+56)×2
2.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450米,修了4天,还剩500未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3.妈妈到市场买菜,带了20元,买辣椒用去12元,每千克西红柿4元,还能买多少西红柿?
4.小红有500元压岁钱,小丽有400元,小芳的压岁钱是小红和小丽的一半,小芳有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50-22)÷4 2.(15+28)×2
=28÷4 =43×2
=7(千克) =86(千克)
答:可以买7千克。 答:买来苹果86千克。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件25张PPT。第2课时 带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五 四则混合运算(一)JJ 三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带小括号的除减运算
(2)带小括号的乘加运算算一算。720÷60+30×15=12+450
=46213×30+87×30?????=390+2610
=3000答:可以买7千克橘子。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答:买来苹果86千克。1.先填空,再把下面每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并计算。
(1)647-638=9  25×9=(  )
(2)58+29=87   87÷3=(  )
(3)45+36=81  81×5=(  )22525×(647-638) =25×9 =225 29(58+29)÷3=87÷3=29405(45+36)×5=81×5=4052.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68+52)÷5    47×(123-118)
13×5+35 8×(5+33)=8×38
=304
(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先算减法,再算乘法)=120÷5
=24 =47×5
=235(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先算加法,再算乘法)=65+35
=100 归纳总结:1.在将分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如果算式中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并且需要先算加法、减法时,只需把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加上小括号,就可以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
2.带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1.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70-25×4 45+234 ÷ 9

(178 - 25) × 4 (45 - 234) + 9 先算乘法,先算除法=178-100
=78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153×4
=612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279÷9
=3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45+26
=78 2. 把下面每组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并计算。9(135-72)÷7=9204 3×(164-96)=2043. 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 86页。剩下 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140-86)÷6=9(页)4. 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书。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58+34)÷4=23(本)5.图书馆王老师不小心把买书的发票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每本《汉语词典》的价格是多少元吗?(422-294)÷4=32(元)(1)运用年龄增长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等式成立的问题
(3)解决问题3.小敏现在16岁,小玉现在11岁。几年后,两人的年龄和是45岁?(45-16-11)÷2=9(年)
答:9年后,两人的年龄和是45岁。4.在适当的位置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7×5-2=217×(5-2)=215.在4 5 3=32之间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4×(5+3)=326.三(2)班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每3人一组去参加劳动,一共要分多少组?(23+25)÷3=16(组)
答:一共要分16组。7.小丽读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已经读了36页,剩下的打算3天读完,平均每天应读多少页?(180-36)÷3=48(页)
答:每天应读48页。8.从+、-、×、÷、(  )中选择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位置,使等式成立。
(1)4 4 4 4=0
(2)4 4 4 4=1
(3)4 4 4 4=2
(4)4 4 4 4=3
(5)4 4 4 4=4
(6)4 4 4 4=5(答案不唯一)
(1)(4-4)×4×4=0 (2)(4+4)÷(4+4)=1
(3)4×4÷(4+4)=2 (4)(4+4+4)÷4=3
(5)(4-4)×4+4=4 (6)(4×4+4)÷4=5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