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冀教版5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课件(25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上冀教版5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课件(25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17 10:32:55

文档简介

三步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同一问题,思考出发点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将三步计算的算式改为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30×5-100 79-40÷4 (12+24)÷9
2.出示课件 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想想你能从这件事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保温桶和垃圾箱?
生2:保温桶贵还是垃圾箱贵,它们差多少钱?
生3:学校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4:……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通过事件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例5的情景图)师我们若把前面的事件加上条件,你能解决兔博士的问题吗?
生1:6个班一共花多少钱,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2:其实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6个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头脑很灵活,思路很清晰。那你们能帮兔博士解决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结果。
生1:65×6=390(元)17×6=102(元)390+102=492(元)
生2:65+17=82(元)82×6=492(元)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同学的做法正确吗?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
生1:65×6求的是6个保温杯多少钱?17×6表示6个垃圾箱多少钱?390+102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2:65+17表示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花多少钱?82×6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同学们的理解非常正确。老师做了一组图来帮助你们理解,出示课件。(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分为一组,一共6组)提出问题:我们做题时为什么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分为一组?所有的题都可以这样来分吗?
生1:因为保温桶和垃圾箱买的个数相同,所以可以分为一组。
生2:不是所有的题都可以这样来分。
生3:必须是两种物品的数量相同时才可以这样分,否则不行。比如:买4个保温桶和5个垃圾箱时,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不能分为一组。
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那么我们尝试一下能不能将这两组分步算式,列为综合算式呢?
生1:65×6+17×6
生2:(65+17)×6
师: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运算顺序,你们能解答出来吗?
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巡视并对困难同学加以指导。
师引导同学说出在计算三步混合运算时,算式中有两个乘法或两个除法,可以在第一步时同时计算。
师小结:同学们的解答,虽然过程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都是求的是学校花了多少钱,所以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设计意图:老师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物品分为一组。
提出“想一想”的问题。学生独立审题。想一想这道题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为什么?
生1: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生2:以为它们有一个信息相同,都买了6个。
学生独立用综合算式完成此题,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巩固知新。
1.完成71页练一练第1题。
(1)指名说出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71页练一练第2、3题。同学们小组间完成,比一比哪组完成的快且正确。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谁能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生1:在一个算式中,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生2: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在计算三步混合运算时,算式中有两个乘法或两个除法,可以在第一步时同时计算。
五、布置作业。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计算。
12+45÷9 16÷2+15×3 516-16×3
2.一本练习本1元,一本绘画本2元,它们各买7本。
(1)一共花多少钱?
(2)练习本比绘画本少花多少钱?
3.小红一天做10道口算题,小丽一天做12道口算题,她们俩一星期共做多少道题?
六、板书设计。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
65×6+17×6 (65+17)×6
=390+102 =82×6
=492(元) =492(元)
答:6个班一共要用492元。
课件25张PPT。第3课时 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五 四则混合运算(一)JJ 三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简单的三步运算想办法解决下面的问题:一堆同样规格的零件,共重720千克,拿出50个后,称得共重695千克,这堆零件共有多少个?(720-695)÷50
=25÷50
=0.5(g)720÷0.5=1440(个)答:这堆零件共有1440个。如果把问题改为“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垃圾桶多花多少钱”,该怎么计算?方法一:先求6 个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各需多少元,再把两种钱数相减:列综合算式: 65×6-17×6
=390-102
=288(元)分步计算:
65×6=390(元)
17×6=102(元)
390-102=288(元)方法二:先求每个班买保温桶比买垃圾桶多花多少元,再求6 个班一共多花多少元:分步计算:
65-17=48(元)
48×6=288(元)列综合算式:
(65-17)×6
=48×6
=288(元)1.李大伯上午摘了54千克黄瓜,下午又摘了48千克。如果每千克黄瓜卖4元,这一天摘的黄瓜能卖多少元?思路一:先分别计算上午和下午摘的黄瓜各能卖多少钱,再计算这一天摘的黄瓜能卖的钱数。
(1)上午摘的黄瓜能卖多少元钱?
(      )
(2)下午摘的黄瓜能卖多少元钱?
(      )
(3)这一天摘的黄瓜能卖多少元钱?
(      )
(4)将这种算法写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4×54=216(元)4×48=192(元)216+192=408(元) 4×54+4×48
=216+192
=408(元)思路二:先算这一天一共摘了多少千克黄瓜,再算一共能卖多少元钱。
(1)这一天一共摘了多少千克黄瓜?
(      )
(2)这一天摘的黄瓜能卖多少元钱?
(      )
(3)将这种算法写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4×(54+48)
=4×102
=408(元)54+48=102(千克)4×102=408(元)2.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2+48)×3    35+24×5
25×4-16×5 88÷4-72÷4
(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80×3
=240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5+120
=155(先同时算两个乘法,再算减法) (先同时算两个除法,再算减法)=100-80
=20 =22-18
=436×(72÷9) 15×5-84÷6=75-14
=61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36×8
=288 (先同时算乘、除法,再算减法)归纳总结:1.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没有小括号),要先算乘法、除法,后算加法、减法。如果算式里在加法或减法的两侧都是乘法或除法,计算时可以先同时算两侧的乘法或除法,再算中间的加法或减法。1.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2 + 28) × 6 (352-244) ÷9


91÷(101-94) 28× (64÷8)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 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除法=60×6
=360 =108÷9
=12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除法=91÷7
=13=28×8
=224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乘法2. 李丽和王敏同时折纸鹤。李丽每 小时折12只,王敏每小时折 14只。两个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纸鹤?(12+14)×3=78(只)3. 李大伯上午摘了 54千克黄瓜,下午又摘了48千克, 这一夭摘的黄瓜能卖多少元?(54+48)×4=408(元)4. (1)买4件上衣比买4条裤子多花多少元钱?

(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教学问题?(65-28)×4=148(元)(65+28)×2=186(元)
186元>150元 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不够。买3件上衣和3条裤子一共花多少元钱?
(65+28)×3=279(元) 提出问题不唯一。5. 哪种桶装的食用油便宜些? 略。(1)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3.小明和小亮一共收集了460张邮票。如果小明拿出150张邮票给小亮,那么此时两人的邮票数量相等。小明和小亮各收集了多少张邮票?小明:460÷2+150=380(张)
小亮:460÷2-150=80(张)
答:小明收集了380张,小亮手记了80张。4.三(1)班有46人,三(2)班有48人,为了欢度校庆,两班准备装扮学校礼堂。他们计划每人折5朵小红花。
(1)两个班一共要折多少朵小红花?
(2)三(2)班比三(1)班多折多少朵小红花?(48-46)×5=10(朵)
答:三(2)班比三(1)班多折10朵小红花。(46+48)×5=470(朵)
答:两个班一共要折470朵。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