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冀教版4角及角的度量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上冀教版4角及角的度量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17 15:07:01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第3课时 角及角的度量四 线和角JJ 四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角的认识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探究点1 角的认识??探究点2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探究点3 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测量,这样既
方便,又准确。“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 °”表示。用量角器量一量上页∠1和∠2的度数。小试牛刀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各是多少度。小试牛刀1.填空。
(1) 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
(2) 角的计量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
(3)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  ),记作(  )。射线∠度°1度1°小试牛刀(4) 度量角的工具是(     ),它是把半圆分成(   )等份制成的。如下图,填出它各部分的名称。量角器180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小试牛刀2.填空。
(1) 用量角器量角时,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   )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
(2) 填出下面量角器上对应角的度数。顶点度数小试牛刀50°小试牛刀130°小试牛刀110(3) 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  )度    (  )度35归纳总结: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要做到“两重合一对照”。“两重合”指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一对照”指角的一边与哪圈的0°刻度线重合,就应读那圈的刻度。1. 测量下面各角的度数,并写出来。? 127° 44°110°夯实基础2. 先看钟面填空,再测量角的度数。    92490°60°120°3. 自己任意画一个角,测量出角的度数。略。4.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个角,再打开,量出两个角的度数。70°110°5. 测量下图中各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130°130°我发现∠1=∠2,∠3=∠4。
还发现∠1+∠3=180°,∠1+∠4=180°,∠2+∠3=180°,∠2+∠4=180°。50°50°易错辨析3.下面量角器的量角方法哪个是对的?在对的下面的括号里打“√”。√4.谁读得对?

小明:110°   小芳:70°
(    )读得对。小芳辨析: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一边与多少的刻度线重合,就应读多少。(1)探究决定角的大小的因素
(2)测量角的度数
(3)探究图形各角的规律
(4)钟表上角的度数
(5)用三角尺拼角5.
∠1=(  )°   ∠2=(  )°
通过测量我发现:角的大小与(             )无关。
∠3=(  )°   ∠4=(  )°
通过测量我发现:角的大小与(                )有关。3030两边的长短35145角两边张开的大小6.用5倍的放大镜去看一个20°的角,角的度数是(  )°。
7.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35130502030120302070508.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1) 我量得图1中∠1=(  ),∠2=(  ),∠3=(  ), ∠4=(  )。
我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相邻两个角的度数和是(  )度,相对两个角的度数(   )。
(2) 我量得图2中∠1=(  ),∠2=(  ),∠3=(  )。
我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  )度。50° 130° 50° 130° 180相等50° 70°60°1809.2606180390515010.下面是用一副三角尺拼成的一些角,先猜一猜拼成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验证一下。7513512011.数一数。
(1) (  )条线段
(2)   (  )条线段 (  )个角
(3)   (  )个角157146 Thank you! 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 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2
4、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39页比较大小的两个角复印在一张纸上,每人一份;剪刀练习卡(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量角器复印图)每人一份;量角器、三角板每人一套。
教学课题
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2页)
三、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面:
1、经历从实际物品中找角、认识角、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
2、认识角,会读、写角;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角的意义,能正确的度量角。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角的两边不够长时,角的量法。
五、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几天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线”,学到了哪几种线呢?它们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二个内容——角(板书)。
(二)探索新知
1.教学角的意义。
(1)角的概念和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找出下面各图中的角?(课件出示)
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的时间。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用课件显示找出的角。
师:那谁来看着这些角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呢?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课件演示画一个角,同时教师介绍角的部分名称。
(2)角的符号和读写法。
教师介绍角的表示方法、书写角的符号“∠”(注意与小于符号的区别)以及怎样读角。
2.教学角的度量。
(1)角的大小比较。
师:请同学们拿出复印纸上的两个角(角1、角2),读一读,并估计哪个角大。
师: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你的估计结果。
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要求大家动手做一做,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展示不同的比较方法。(剪下来比一比、用三角板的角比等等)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了解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认识量角器。
师:刚才同学们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用一种工具去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角器)
师:请大家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说一说量角器上有什么?(学生回答)
(课件演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明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量角器的中心点、0度刻度线、刻度线、内圈刻度读数、外圈刻度读数)
师: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量角器,和同桌边指、边说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拿出量角器,全班共同说一说。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内、外圈度数分别是怎样排列的?
(让学生边说边用手比划)内圈读数是从0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增加到180,外圈读数是从0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加到180。
师:认识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计量角的单位“度”,用符号“。”表示。那么“1度”是怎样规定的呢?
(课件演示)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角,计作:1°。
师:同学们在量角器上指一指“一度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说明:当一个角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1°,这个角就是几度角。
(课件出示)让学生读出下面角的度数。(说一说角的顶点、两条边分别在哪?)
师:我们可以读出量角器上角的读数,那你们能不能在量角器上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呢?一起试试吧!
请大家在纸量角器上面分别画90度、60度、35度、140度的角。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用量角器量角。
试量角1,小组内交流一下∠1是多少度,我们应该怎么量角。
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课件出示3道量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纠错)
2、练习量角:“课堂活动”2题。(老师巡视指导,注意每个角的量法,强调量角器的放法,突破难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量角的大小
   角?????????????????????量角器
  顶点??? ————??????中心点
  一条边?? ————?????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