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碧螺春(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6.碧螺春(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7 15: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碧螺春》说课稿
一、说教材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生动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www.21-cn-jy.com
  课文可分四段。文末引用了外国诗人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借此既抒发了感情,又深化了中心。本文条理清楚,内容生动,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8自然段。21教育网
  情感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背诵,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
  教学难点: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主体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本课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21·cn·jy·com
  计算机 多媒体 辅助教学法。现代网络技术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能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它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碧螺春》这篇课文的内容较生动,也是学生十分兴趣的。学生的兴趣来自对采茶和制作茶叶的兴趣。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精心编辑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利用网上相当丰富的有关焙茶的信息资源,创设了一个有美丽风光,轻松活泼的学习课文的良好情境,我想比单一的读文、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1·c·n·j·y
  诵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文文字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意味深长,针对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实际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集体朗读、自由朗读、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课文当中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彩,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在思想意义,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掌握。21·世纪*教育网
  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以启发法、引导法贯穿全课,特别是在指导上更以启发为主。教师应真正落实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让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的过程总来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后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句型来模仿练习。www-2-1-cnjy-com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兴趣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动力。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如诗书画的江南,通过复习旧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走进课文深入了解采茶、焙茶、品茶的过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学文,自读感悟。
顺着“作者的足迹一起走进江南明媚的春光,走进清晨采茶图。”让学生感悟:看看你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当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也就能理解,从而体会采茶姑娘勤劳灵巧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三)交流,体会中心。
在强烈的表现欲的驱动下,滔滔不绝的佳言妙语就成为学生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渠道,更成为课堂教学中闪耀的闪亮点。学生模仿动作,体会焙茶手的高超技艺和作者用词的精妙,在优美的音乐中体会碧螺春茶的绝佳的色、香、味、形,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21cnjy.com
(四)作业,也力求体现自由度。
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心,加强思维训练,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你为碧螺春设计一句广告语。
  有利于学生们自由发挥,自主训练,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自由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