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回忆我的母亲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回忆我的母亲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7 15:2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朱德
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文章体裁什么叫回忆录?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 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
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掌握生字词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
衙门( ) 横蛮( )
不辍劳作( ) 饱尝( )
妯娌( ) 和睦( ) 
差役( ) 迁徙( )
周济( ) 慰勉( ) diàn jí lǒng nì lùshú yá hèng mán chuò cháng zhóu li mùChāi yìx? jìm?an 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回忆我的母亲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内容。(1)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16-17)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2-15)寄其哀颂其德述其功分析课文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4.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开篇点题,运用倒叙的手法,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开始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我爱我母亲”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是叙事线索,总领全文;“永远回忆”呼应主题有引出下文。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坚强不屈;爱憎分明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识大体、明事理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深明大义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勤劳朴实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理解、支持革命不辍劳作热爱劳动母亲的事迹 阅读第15段结尾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句话饱含哲理,发人深省。点明了社会的财富、人类的历史,就是母亲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他们所具有的品质,做积累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而勉励我们向劳动人民学习,学习他们顽强的战斗意志。
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叙事
方法 倒叙
顺叙 作用 使文章的脉络清楚
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3、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
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1、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1.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情和议论2.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阅读14-15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阅读文章最后两段,试分析文章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有时态上的差别。“创造了”:“创造着”: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创造了”和“创造着”能换位置么?课后复习1.掌握本文的生词、成语;
2.借鉴文章的写作手法,试写一篇小短文,用一件小事例来表现母亲或父亲的特点;
3.收集与母亲相关的名言、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