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讲解+练习+测试)-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讲解+练习+测试)-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7 16:32:08

文档简介


(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乌克兰局势举世瞩目。2014年3月20日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5月12日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州和顿 涅茨克州宣布独立。请问,乌克兰脱离前苏联成为独立共和国是在( )
A. 1922年 B. 1936年 C. 1939年 D. 1991 年
2.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是民族的象征,下面的国徽分别是苏联和俄罗斯的国徽,其变冒天下之大不韪更反映的实质是( )
A. 国家性质的根本变化
B. 两极格局的崩溃
C. 苏共领导权的丧失
D. 苏联的解体
3.“一座大厦土崩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材料反映的是( )
A. 苏联解体 B. 德国战败
C. 赫鲁晓夫改革 D. 列宁逝世
4.敢于挑战权威是非常需要勇气和担当的,在苏联最先挑战斯大林模式权威的改革家是( )
A. 戈尔巴乔夫 B. 勃列日涅夫
C. 赫鲁晓夫 D. 普京
5.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清晨,新华社莫斯分社社长唐修哲把全体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开“飞行集会”。新华社总社从北京来长途电话告知,苏联发生政变。“苏联发生政变”的初衷是(  )。
A. 挽救联盟,避免解体 B. 篡夺政权,个人独裁
C. 制造事端,加速分裂 D. 全民动员,抗击侵略
6.1956年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时,刚卸任首相的丘吉尔对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丘吉尔说的“大深渊”应该指的是( )
A. 美苏之间的冷战 B. 苏联境内的大峡谷
C. 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 弊端重重的斯大林体制
7.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
A.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 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D.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8.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9.“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是:( )
A.苏联解体 B.两极格局崩溃
C.东欧剧变 D.形成单极世界
10.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社会主义的整个失败
③社会主义遭遇到暂时的挫折
④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必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试图对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端进行改革的是( )
①赫鲁晓夫②列宁③勃列日涅夫④戈尔巴乔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十月革命
B.匈牙利事件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12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为解:
(1)决图1现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俄国哪位沙皇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性质是什么?(3分)
(2)“攻占冬宫”发生在俄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中?领导人是谁?这一事件后俄国诞生了什么性质的国家?(3分)
(3)图3是指的哪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苏联领导人是谁?(3分)
(4)“收看国家解体”中的“国家”是指的什么?电视中进行讲话的人是谁?这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的结束?(3分)



(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乌克兰局势举世瞩目。2014年3月20日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5月12日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州和顿 涅茨克州宣布独立。请问,乌克兰脱离前苏联成为独立共和国是在( )
A. 1922年 B. 1936年 C. 1939年 D. 1991 年
【答案】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2.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是民族的象征,下面的国徽分别是苏联和俄罗斯的国徽,其变冒天下之大不韪更反映的实质是( )
A. 国家性质的根本变化
B. 两极格局的崩溃
C. 苏共领导权的丧失
D. 苏联的解体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可知,1991年苏联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力图阻止联盟的解体,发动了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后,国家大权转移,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3.“一座大厦土崩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材料反映的是( )
A. 苏联解体 B. 德国战败
C. 赫鲁晓夫改革 D. 列宁逝世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91年八一九事件爆发,国家大权转移,苏联国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各共和国纷纷独立,苏联解体了,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4.敢于挑战权威是非常需要勇气和担当的,在苏联最先挑战斯大林模式权威的改革家是( )
A. 戈尔巴乔夫 B. 勃列日涅夫
C. 赫鲁晓夫 D. 普京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可知,1953年赫鲁晓夫首先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他也提出反对个人崇拜,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等,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5.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清晨,新华社莫斯分社社长唐修哲把全体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开“飞行集会”。新华社总社从北京来长途电话告知,苏联发生政变。“苏联发生政变”的初衷是(  )。
A. 挽救联盟,避免解体 B. 篡夺政权,个人独裁
C. 制造事端,加速分裂 D. 全民动员,抗击侵略
【答案】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6.1956年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时,刚卸任首相的丘吉尔对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丘吉尔说的“大深渊”应该指的是( )
A. 美苏之间的冷战 B. 苏联境内的大峡谷
C. 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 弊端重重的斯大林体制
【答案】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7.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
A.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 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D.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答案】C
【解析】审题时要抓住“根本原因”这一要求,才能准确地回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8.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结合所知识可知,1960年代,赫鲁晓夫治下的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发动了十月政变,赫鲁晓夫”;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9.“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是:( )
A.苏联解体 B.两极格局崩溃
C.东欧剧变 D.形成单极世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点。“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是指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随着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崩溃,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0.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社会主义的整个失败
③社会主义遭遇到暂时的挫折
④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必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1.试图对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端进行改革的是( )
①赫鲁晓夫②列宁③勃列日涅夫④戈尔巴乔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列宁,是1920年时期的苏俄的领导人,促进了苏俄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2.“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十月革命
B.匈牙利事件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12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为解:
(1)决图1现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俄国哪位沙皇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性质是什么?(3分)
(2)“攻占冬宫”发生在俄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中?领导人是谁?这一事件后俄国诞生了什么性质的国家?(3分)
(3)图3是指的哪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苏联领导人是谁?(3分)
(4)“收看国家解体”中的“国家”是指的什么?电视中进行讲话的人是谁?这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的结束?(3分)
【答案】(1)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改革
(2)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 社会主义
(3)雅尔塔会议 斯大林
(4)苏联 戈尔巴乔夫 美苏 冷战结束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图一可知,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农奴暴动频繁。农奴制危机促使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第二小问,根据改革内容和作用看,废除农奴制,使农奴成为自由劳动者,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所以改革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第一、二小问,根据图片4和所可知,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最高领导人职务,将核武器控制权交给了叶利钦,苏联解体。第三小问,随着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结束,美苏冷战也宣告结束。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有这样一位前苏联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描写的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2.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药品荒”,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C. 西方国家的封锁 D.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3.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4.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B.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C.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D. 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5.20世纪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说明 ( )
A. 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 B. 资本主义制度更具有优越性
C.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失败 D.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6. 某生历史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有“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一党制变为多党制”等。据此 判断该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赫鲁晓夫改革
C. 勃列日涅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7.首次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冲击的是 (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匈牙利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两德统一
8.“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该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A. 美国的历史 B. 苏联的历史 C. 英国的历史 D. 法国的历史
9.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影响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二、非选择题
10.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后来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他们“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国针对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对峙和争霸最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步骤二】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材料一:如下图
?
材料二:2005年6月7日,为了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献,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4)通过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和俄国分别通过什么历史事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步骤三】: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5)让历史告诉未来,美国和俄国有过合作也有过较量,你认为美俄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有这样一位前苏联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描写的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答案】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2.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药品荒”,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C. 西方国家的封锁 D.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出现了抢购成风,通货膨胀”,结合所知识可知,因为苏联轻工业产品短缺,由于苏联行业发展不协调,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3.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20世纪50-60年代,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4.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B.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C.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D. 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答案】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5.20世纪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说明 ( )
A. 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 B. 资本主义制度更具有优越性
C.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失败 D.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可知,1989年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和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都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历史事实说明,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6. 某生历史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有“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一党制变为多党制”等。据此 判断该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赫鲁晓夫改革
C. 勃列日涅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是一党制转变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苏联解体已经是结果了,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7.首次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冲击的是 (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匈牙利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两德统一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依据所知识可知,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也是首次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8.“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该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A. 美国的历史 B. 苏联的历史 C. 英国的历史 D. 法国的历史
【答案】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9.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影响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准确认识,材料中戈尔巴乔夫的认识主要原因在于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其弊端长期没有消除,由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而BCD的表述并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经济体制弊端
二、非选择题
10.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后来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他们“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国针对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对峙和争霸最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步骤二】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材料一:如下图
?
材料二:2005年6月7日,为了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献,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4)通过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和俄国分别通过什么历史事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步骤三】: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5)让历史告诉未来,美国和俄国有过合作也有过较量,你认为美俄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冷战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4)美国独立战争 俄国1861年改革
(5)应该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结合所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对峙和争霸最终结束的标志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91年的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美苏之间的冷战也宣告结束。
(4)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可知,美国和俄国分别通过美国独立战争 俄国1861年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5)我认为美俄应该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能保持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材分析】
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苏联改革从赫鲁晓夫开始,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戈尔巴乔夫不当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从而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知识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3.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4.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3.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
2. 苏联的解体
知识链接:
1.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
(2)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3)内容:
?①?经济方面:主要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②??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作品公开。
(4)结果:改革失败,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5)失败原因: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教师点拨:
1.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改革是浅层次的,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随着他本人政策举措的失误、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显,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的进程必然表现出曲折和进退反复的特征,也迫使赫鲁晓夫下台。
2. 赫鲁晓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典例说明】
例1: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 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C. 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 主张“多党政治"
2. 苏联的解体
(1)时间:1991年
(2)简单经过:“八一九事件”-----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
(3)标志:戈尔巴乔夫下台
(4)原因:
①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根本原因)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直接原因)
③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
④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
⑤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
⑥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外因)
(5)影响:两极格局结束
教师点拨:
1. 赫鲁晓夫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在经济改革受挫后,他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领域,引起了苏联政治体制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
2.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也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典例说明】
例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l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 苏联解体
B. 东欧剧变
C. 赫鲁晓夫改革
D. 美苏争霸
二、教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
知识链接:
1. 苏联解体的原因
第一,制度性因素:它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到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第二,领导人因素:他们发起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戈尔巴乔夫改革)瓦解了现存的制度并开启了苏联解体的闸门。
第三,民族问题因素:毁灭联盟的火药桶。民族纠纷和民族矛盾在公开性条件下犹如一股巨大压力得到释放,导致联盟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关系紧张并最终毁灭了联盟。
第四,阿富汗战争因素:不仅推动了改革进程,也削弱了军事实力。
教师点拨:
1.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还是会解体。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典例说明】
例3. 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综合国力不强
B. 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C. 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D. 忽视技文化的发展
【本课小结】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教材分析】
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苏联改革从赫鲁晓夫开始,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戈尔巴乔夫不当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从而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知识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3.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4.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3.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
2. 苏联的解体
知识链接:
1.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
(2)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3)内容:
?①?经济方面:主要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②??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作品公开。
(4)结果:改革失败,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5)失败原因: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教师点拨:
1.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改革是浅层次的,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随着他本人政策举措的失误、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显,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的进程必然表现出曲折和进退反复的特征,也迫使赫鲁晓夫下台。
2. 赫鲁晓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典例说明】
例1: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 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C. 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 主张“多党政治"
【答案】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方法总结】习历史,要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然后联系所知识来作答,从而找出正确的选项。
2. 苏联的解体
(1)时间:1991年
(2)简单经过:“八一九事件”-----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
(3)标志:戈尔巴乔夫下台
(4)原因:
①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根本原因)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直接原因)
③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
④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
⑤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
⑥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外因)
(5)影响:两极格局结束
教师点拨:
1. 赫鲁晓夫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在经济改革受挫后,他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领域,引起了苏联政治体制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
2.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也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典例说明】
例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l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 苏联解体
B. 东欧剧变
C. 赫鲁晓夫改革
D. 美苏争霸
【答案】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方法总结】解答材料型的选择题,要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要懂得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联系所知识来作答,从而找出正确的选项。
二、教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
知识链接:
1. 苏联解体的原因
第一,制度性因素:它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到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第二,领导人因素:他们发起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戈尔巴乔夫改革)瓦解了现存的制度并开启了苏联解体的闸门。
第三,民族问题因素:毁灭联盟的火药桶。民族纠纷和民族矛盾在公开性条件下犹如一股巨大压力得到释放,导致联盟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关系紧张并最终毁灭了联盟。
第四,阿富汗战争因素:不仅推动了改革进程,也削弱了军事实力。
教师点拨:
1.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还是会解体。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典例说明】
例3. 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综合国力不强
B. 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C. 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D. 忽视技文化的发展
【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方法总结】比较分析法是解答考查分析能力的选择题的一个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本课小结】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