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词二首(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词二首(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7 21:19:43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爱梅花,他们或以梅寄情,或以梅言志。本文所选的两首词,都是咏梅的,词牌名都是卜算子,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与群芳挣春的特点。但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不同,梅花的形象也不同。第一课时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yì)外断桥边,寂寞(mò)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niǎn)作尘,只有香如故。词牌名题目上阙下阙1.会写“咏”“寞”“碾”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
3.了解梅花的处境和遭遇以及气节和操守,了解词人仕途的坎坷以及与梅一样冰清玉洁的品格。(重点)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游山西村》等。咏左窄右宽,右部长竖要垂直。yǒng寞“宀”不要过大,“大”撇、捺伸展。mò碾左部笔画收缩,小而偏上。niǎn碾作尘 花枝俏  驿niǎnqiàoyì落驿外:
无主:
一任:
零落:驿站之外,形容荒凉之地。
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完全听凭。
凋零。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词,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1.读课文,这首词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和品格。
2.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驿(yì)外断桥边,寂寞(mò)开无主。驿:驿站。寂寞:孤单冷清。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驿站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梅花孤单寂寞地开着,却无人欣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更著:更加受到。已经是日落黄昏的时候,总会泛起孤独的愁绪,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苦:竭力,尽力。不想费尽心思去争奇斗艳,任凭百花去嫉妒。一任:完全听凭。群芳:百花。零落成泥碾(niǎn)作尘,只有香如故。零落:凋谢。零落凋残变成泥又轧碎为尘灰,只有芳香依然和往常一样。碾:轧碎。故:原来。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上阙写梅花孤独寂寞与备受摧残的境况。下阙通过梅花来写自己的高洁节操。驿(yì)外断桥边,寂寞(mò)开无主。“驿外断桥边”写出了梅花生长的地点。这是寂寞荒凉、人迹罕至的郊外,说明梅花备受冷落。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事物中,此句是情语,与首句景语相互映照。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黄昏”暗示了凄凉,日落黄昏,暮色迷蒙,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写出了梅花的艰难处境。“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句与上句的“寂寞”呼应。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两句体现了梅花不与群芳争奇斗艳,清高孤洁的美好品质。暗喻作者坚决不与争宠献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这句词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不堪骤雨狂风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
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这是第二层;
“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
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尘土了,这是第四层。零落成泥碾(niǎn)作尘,只有香如故。零落成泥碾(niǎn)作尘,只有香如故。“香如故”写出梅花丝毫没有改变那别有韵味的香气,梅花坚贞不屈的性格也永远如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情怀。核心问题:1.一读:读课文,这首词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和品格。
陆游的词写出了梅花不争艳邀宠、任百花妒忌而清香不改的品格。串珠问题:2.二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1)孤独。从“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体会到的。
(2)凄凉。从“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体会到的。
(3)清高。从“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会到的。品格→不争春一任群芳妒 成泥作尘 香如故坚贞不屈卜算子?咏梅形象环境→断桥边 寂寞开
心境→独自愁 风和雨(陆游)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对梅花生存环境等的描写,体现了梅花不畏凄风寒雨、馨香不变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格。这是一首咏物词。表面看,这首词歌咏的是梅花,实际上,它是通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和比拟手法,用梅花来表现词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
作者以爱国获罪,在漫长的一生之中屡遭打击。但他矢志不移,始终坚持抗金报国的远大理想,表现出一种崇高民族气节。这首词就是诗人这一节操的形象化的反映。课件44张PPT。第二课时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qiào)。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 丛中笑。词牌名题目上阙下阙1.会写“俏”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
3.感悟毛泽东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重点);从梅花的高贵品格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和熏陶(难点)。毛泽东:(1893-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作品:《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等。俏“亻”的撇不宜过长,竖挺直;“月”撇变竖。qiào花枝俏qiào百丈冰:
烂漫:
丛中笑:形容极度寒冷。
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山花盛开的样子。
隐没在百花丛中欣慰地笑。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词,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1.读课文,这首词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和品格。
2.毛泽东的词中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3.毛泽东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两首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归:回来。风雨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qiào)。百丈冰:形容极度寒冷。已经是悬崖上覆盖百丈坚冰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犹:还,仍。俏:俊俏,美好的样子。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待到:等到。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在花丛中微笑,将感到欣慰和高兴。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这里形容山花盛开的样子。丛中笑:感到欣慰和高兴。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
“春归”和“春到”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
“飞雪迎春到”也体现了作者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的信心。阅读方法解密:认识托物言志词什么是托物言志词?
托物言志词指的是词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等方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词。本课的两首词都属于托物言志词,都寄托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如何判断托物言志词?
运用了象征、比兴等方法。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qiào)。“悬崖”表明环境的险峻。
“百丈冰”显示出寒冷的酷烈,反衬出梅花在这样凛冽的时节开放的难能可贵。
一个“俏”字既写出了梅花的俏丽,又象征着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梅花是报春的使者,却无意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乐观谦虚的作风和无私的品格,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两句表现了梅花的什么品格?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丛中笑”三个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拓展:
读了这两首词,你还会想到哪首描写梅花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相信你还能想出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试一试吧!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核心问题:1.读课文,这首词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和品格。
毛泽东的词写出了梅花冰雪压不倒的特点,赞扬了梅花敢于凌寒开放而又不和百花争春的无畏无私的品格。串珠问题:2.毛泽东的词中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1)不畏严寒。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体会到的。
(2)开得俏丽。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体会到的。
(3)不与群芳争春。从“俏也不争春”体会到的。3.毛泽东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两首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其一,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其二,都表现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其三,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其四,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首先,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同。陆游词的感情基调定在了一个“愁”字上,反映了他低沉孤寂的心境;而毛泽东词的感情基调定在“笑”字上,说明他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其次,词中的梅花形象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畏严寒、乐观谦逊。品格→不争春 春来报 烂漫时 丛中笑乐观谦逊卜算子?咏梅形象→送春归 迎春到 百丈冰 花枝俏(毛泽东)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通过对凌寒独放的梅花的赞美,体现了梅花积极乐观的品格,表现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江梅》杜甫)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忆梅》李商隐)【梅花寓意】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不仅有清雅俊逸的风度,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激励人立志奋发。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词的朗读与诗的朗读略有不同,虽然同样讲究节奏和韵律,但朗读词时,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停顿略长一些。朗读这两首词,要在了解这两首词的大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参考答案:略。
(2)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教师点拨:背诵这两首词,首先要理解词的大意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熟读来达到背诵的目的。背诵时分上下阕两部分背诵。默写课文要在能够背诵的前提下进行,一不要写错别字,二要记准标点符号。这两首词都是写梅花的,它们各自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和品格,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联系有关语句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陆游的词写出了梅花不争艳邀宠、任百花嫉妒排斥而清香不改的坚贞不屈的品格。表达了词人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情怀。从“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可以看出来。
毛泽东的词写出了梅花冰雪压不倒的特点,赞扬了梅花敢于凌寒开放而又不和百花争春的无私无畏的品格。表达了词人积极向上、乐观的革命精神。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可以看出来。我们已经读过一些词,知道词有不同的词牌。“卜算子”也是一种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请你再找一些词读一读。教师点拨:词牌名有如下几种来源:
(1)本来是乐曲名。如《菩萨蛮》《西江月》《蝶恋花》等。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忆秦娥》《忆江南》等。
(3)本来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浪淘沙》等。
参考答案:略。1.看拼音,写词语。
jì mò líng luò xuán yá

yǒng méi niǎn chéng qiào lì
寂 寞咏 梅零 落碾 成悬 崖俏 丽2.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方法。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拟人对偶拟人3.按课文内容填空。
(1)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把春来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4)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著风和雨。
已是黄昏独自愁飞雪迎春到 俏也不争春已是悬崖百丈冰她在丛中笑一任群芳妒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毛泽东在1961年12月读了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后,“反其意而用之”,也写了《卜算子?咏梅》。他一改陆游借梅自比、孤芳自赏的处世态度,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梅花形象,让人感受到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格魅力。 乐观豪迈坚贞不屈 凌寒独放而又谦虚谨慎积极向上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驿外(zé yì)    更著(zhù zhuó)
卜算子(bǔ pǔ)  一任(rèn rén)√√√√﹒﹒﹒﹒二、 小小书法家。
yǒng méi jì mò

niǎn zi qiào lì咏 梅碾 子寂 寞俏 丽三、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只有香如故(     )   
2.更著风和雨(     )
3.一任群芳妒(      )
4.犹有花枝俏(     )....还原来的遭受任凭、听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