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最后一分钟(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最后一分钟(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7 22:50:24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最后一分钟”指1997年7月1日到来前的最后一分钟,也就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这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这一刻,所有中国人民都在满怀激情地等待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飘扬,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下面,我们就一起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割让(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点击
听朗读刹那(chà shà)  骨髓(suǐ suí)
脊梁 (jǐ jí ) 悄然(qiǎo qiāo) ??√√??√√悄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倾诉的思绪。倾听:
叩问:
脊梁:
细听;认真地听。
造句:课堂上我们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真诚热切地询问。
造句:香港大门前巨大的紫荆花雕塑,是全中国的人民对香港的叩问与祝福。
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造句:无论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我们都要挺起脊梁做人。刹那:
硝烟:
骨髓: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之短。
造句:刚才还面带笑容,刹那间怒目圆睁,大发雷霆。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造句: 踏上这块土地,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
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造句:凛冽的寒风侵入骨髓,哨兵却如钢铸一般一动不动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灵魂:
悄然落地:①心灵;思想。②人格;良心。
造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寂静无声地落下。
造句:在萧瑟的秋风中,一片枯叶悄然落地。欢腾 欢悦都表示非常欢喜。
“欢腾”多用来形容群体的状态,用于描写环境、氛围等;“欢悦”多用来形容人的心情等。
1.“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那一刻,指挥中心一片欢腾。
2. 听到爸爸说要带他去海边玩,他满心欢悦。核心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是在哪些地方?每一次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串珠问题: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
2.第二节连续的几个“是”写出了什么?
3.第三节“百年的痛苦和欢乐”中,“痛苦”和“欢乐”分别指什么?
4.“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第一朵紫荆”暗示着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qiǎo)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脸上会有泪珠在缓缓流淌?“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自豪的热泪。“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这一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这里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午夜”是此刻的时间,也指黑暗的终止;“清晨”既是此时的时间,也寓意着美好的开始。“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更是预示着香港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第一朵紫荆”指代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第一朵紫荆”指代回归后的香港,这几句诗写出了香港将和自己的同胞一起去开创美好的明天。“奔跑”“拥抱”等词语,表达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阅读方法解密:判断借代的方法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效果: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判断方法:“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应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6题。核心问题:第一次,香港即将回归——激动。第二次:香港回归时——欣喜。第三次:香港的回忆——痛苦、屈辱。第四次:欢迎香港回归——祝福。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是在哪些地方?每一次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让我拉住你的手”, 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香港拟人化了,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无限深情。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写出了全国人民内心的激动、期盼之情。串珠问题:2.第二节连续的几个“是”写出了什么?作者连续运用几个“是”,形成了排比,写出了最后一分钟的丰富的内涵,这最后一分钟承载着香港百年的沧桑,中华儿女的骄傲,祖国母亲的期盼。3.第三节“百年的痛苦和欢乐”中,“痛苦”和“欢乐”分别指什么?痛苦: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上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欢乐: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证明,让所有中华儿女欢欣鼓舞。4.“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第一朵紫荆”暗示着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紫荆”指香港;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表达了对香港未来更加美好的深切期望。
爱国情深最后一分钟迎香港回归看国旗升起今扬眉吐气满怀激情思百年沧桑激动自豪揭开新篇章深情祝福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沧桑香港
有关香港名称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据说早年在香港岛东南部的石排隔,有一条小溪流入大海,岛上居民和过往船只常在此汲水,人们发现这里的泉水水质清甜甘香,闻名遐尔,故有“香江”之称。于是,香江入海的港口便称为“香港”。另一种说法与海盗有关:相传古时候有个叫香姑的女海盗,武艺高强,貌美如花,占据本岛,落草为生,因此该岛便取名为“香姑岛”,简称为“香岛”,“香港”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原来东莞县以出产香料著名,叫作“莞香”,多数运到香港仔集中,换载大船,沿海北上,运销内地各省和日本。由于香料都集中在这个港口起运,香港便由此得名。
香港迁界和复界。
康熙初年,清政府为断绝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联系,连续颁布3道迁界令,严格规定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不准沿海居民出海。香港地区西北自新田等村为中国,东北以沙头角等村为中国,南部所有村庄全须内迁。迁界使香港居民辗转流离,土地荒芜,也令香港地区海盗猖獗。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同意两广总督周有德、广东巡抚王来任的复界建议,港九地区的居民才陆续迁回,离岛地区则延至康熙二十二年(1685年)始得迁回。根据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在香港地区进行的多次考古发掘,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20多处,青铜器的时代遗址30多处,出土了许多石器、陶瓷和青铜器。从出土文物的形制、制作和用料等方面考察,与广东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器有许多相同的特征,说明至迟在5000年前,就有中国居民在香港地区劳动、生活,他们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曾先后在香港地区进行考古工作的科学家主要有: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师、爱尔兰籍的芬尼神父,他在浅水湾对面的薄寮洲上发现了粗糙的石器与箭头,证明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还发现了设计精巧的青铜器皿,证明是汉代以前的制作品。另外,在薄寮洲三个遗址中,发现大批有装饰的陶器,与周代和秦代的同类产物相似。他曾在1932年至1936年撰写了13篇论文,总结了自己在香港的考古成果。英国人韩利和舍尔斯亚(后者曾任香港大学教授)在屯门(青山)从一座约60.70米高的山丘中挖出甚多的石斧。另一位中国学者陈公哲,从1937年起,历两年时间,寻找16个地点,共获得古物250余件。陈公哲著有中英对照的《香港考古发掘》一书,证明香港自史前时期至汉唐,先民活动的历史从未间断。其考古的最大成就就是发现从商周至明清,香港均有遗物,香港附近民族均从中原迁移而来。1985年初,香港考古学会在澳门黑沙湾掘出的陶片,经美国新法测定,可把港澳地区最早有人居住的时间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陆游)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香港煲蜡】专指中秋节期间,利用月饼铁罐作器皿、焚烧报纸或使用蜡烛等作煲蜡的火源,使大量蜡烛造成火团的玩火行为。
【舞火龙】 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
香港的回归历经坎坷,中华儿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腾的热血与深深的爱国深情融入到了诗句的字里行间中。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一、给加点字注音。
叩问(  )   刹那(  )
硝烟(  ) 铸就(  )
骨髓(  ) 悄然(  )    kòuxiāochàzhùsuǐqiǎo●●●●●●二、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形状(   )  欢乐(   )
寂静(   ) 一刹那(    )
2.反义词: 上升(   ) 展开(   )
崭新(   ) 散开(   )    形态快乐宁静一瞬间降落合拢陈旧聚集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硝烟  一( )教科书
一( )泪珠  一( )礼炮
一( )条约  一( )紫荆花
一( )伤痕  一( )红旗缕本滴门纸朵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