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游园不值(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8 09:4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园不值》说课稿
一、说教材。
《游园不值》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这首诗根据注释,对于学生来讲可以说很容易理解。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感受到了这一枝伸出墙的红杏安抚了作者扫兴失望的心情,一枝红杏也让作者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2·1·c·n·j·y
二、说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及大纲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上,我试图焕发起学生对古典诗歌含蓄凝炼之美的浅浅感悟和深深喜爱,也力求使学生自学自得,自读自悟。因此,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入情入境学习古诗,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在最后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了诗人因游园不值而得到的意外收获。与此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热爱自然。www-2-1-cnjy-com
三、说教学过程。
我本课一共设计了六个环节:分别是:一、 激情导入、以旧引新。二、 范读激趣,初读正音。三、 自读自悟。四、 入诗境、悟情。五、 读诵深化,拓展阅读。六、 作业。21*cnjy*com
下面我将各环节进行讲解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以旧引新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逐渐培植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焕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起了他们学习热情。上课伊始我出示春景图说:"春色一直以来都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你们看,春天,以她那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而著称,万物苏醒,百花齐放,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使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她歌颂、赞美,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名词佳句。谁能背诵一些?"21教育网
这一环节,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很自然引出新课。
学生背完诗后,我紧接着说:"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叶绍翁所写的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同时板书)介绍叶绍翁的资料。让我们一起跟着这一位宋朝的诗人叶绍翁一起去游园吧。"
第二环节:范读激趣,初读正音
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品味通过教师的范读去领会、感悟、传神。教师不仅要导疑、导法,也要导情、导悟。而教师的情感就会激发、影响学生的情感。所以我先在大屏幕展示全诗后,接着在古典乐曲的伴奏下深情吟咏。(放音乐)接着就顺势问:"喜欢吗?喜欢就大声地读读吧!"在充分的自读之后,再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请学生读,随即正音。www.21-cn-jy.com
正音以后进入第三环节:自读自悟
这一环节采取各种形式的读,同位读,分组读,男女对读,配乐诵读,在大量的朗读中对古诗有了粗浅的了解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21cnjy.com
第四环节:入诗境、悟诗情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往往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品味。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在品读诗词语言过程中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入诗境时,运用了引探法、导读法和想象法。就是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诗歌前后的接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诵读,教师随时启发点拨,相机指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先引导学生说:"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理解小扣柴扉久不开。接着我问:"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想象一下,作者会怎样想?哦,主人大概--"从而深化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21·世纪*教育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理解说:"也就是说作者一心到朋友家赏春,却没有遇上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没有遇到要访的朋友。于是我紧接点题理解"不值"说:"游园不值就是作者去游园没有遇到要访的朋友。那他的心情怎样?(板书:失望)谁来试试读读这两句?" 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了诗境中,领悟了作者的感情。
接着我又问:"难道就要尽兴而来,扫兴而归?正当他扫兴想回时,他遇到了什么?(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谁能读出作者的感受?)作者又会想到些什么?(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
在这一番想象之后,师生渐渐步入了古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并生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我再进一步的驱遣想象,"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学生又是一番奇思妙想。2-1-c-n-j-y
很自然我就趁机引领学生进入第五环节:读诵深化,拓展阅读
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课件展示的现代文描写满园春色,感受诗中蕴含的美景。趁着这一感情升华拓展阅读《早春》、《春日》。
最后一个环节:作业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各自的特长,学了这节课,你回家最想做的是什么?能想的想,能画的画,能说的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通过这一作业的设计,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发挥了特长。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