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咏雪》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意,并积累文言字词“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背诵课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学习重点
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词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学习难点
谢太傅对两种咏雪佳句有何评价。
学习过程:
一、题目解读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咏絮之才。这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学习起来不太困难。2·1·c·n·j·y
二、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2-1-c-n-j-y
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来源:21cnj*y.co*m】
三、学习·研讨
(一)一读课文,根据文意把握节奏。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2、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划分课文节奏。
(二)二读课文,读中质疑。
对于文中疑难字、词、句进行圈点勾画,大胆质疑。
(1)字词积累:
俄而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www.21-cn-jy.com
(2)翻译下列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3)古今异义:
示例: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今义:子女 。
我的发现:
(三)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四)四读课文,研讨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21cnjy.com
2、太傅对于谢朗、谢道韫的两个比喻未作评价,只是一笑而过。那么,你认为作者的态度如何?为什么?“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五)五读课文,读出韵味
找出你觉得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句子,读出语气,读出韵味,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巩固·拓展
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21·世纪*教育网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陈太丘与友期行》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出处:21教育名师】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兖(yan)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版权所有:21教育】
2、给加点字注音
太丘舍( )去 尊君在不( ) 非人哉( ) 友人惭( )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与友期行( ) 去后乃至( ) 门外戏( ) 尊君在不( )
相委而去( ) 下车引之( )
入门不顾: 回头看。
二、课堂研究
(一)整体感知
1、试翻译全文(口头)
2、比较“君”、“家君”与“尊君”的不同
3、重点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二)细读课文:
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同桌或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对话。(学法指导:文中有三个角色:叙述者、友人、元方,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课前进行练习。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
(三)问题探究,
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元方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出自《世说新语》,它是记录名士的言行的书,鲁迅曾评价:“是名士的教科书”,运用这些言行可以教育我们,书中的宝贵遗产至今被我们继承,因此说它是一本教科书,同学们课下读过这本书吗?有谁读过?好书不读此乃人生一大憾事,希望同学们多读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
《咏雪》
三、
(1)字词积累:
一会儿 高兴的样子 差不多可以相比 不如
(2)翻译下列句子: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3)古今异义:
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意思。
(三)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略)
(四)四读课文,研讨问题。
1、时间寒雪日,地点家里,人物谢太傅及其家人,事件谢太傅与儿女讲论诗文
2、文章虽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21教育网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3、(大意)撒盐空中差可拟,虽然比喻得很好,但盐在我们看来是有重量感的,而且是一抛盐还更重呢.而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的更神似,柳絮乘着风飘飘扬扬的,这不正是纷纷大雪吗?www-2-1-cnjy-com
4、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21*cnjy*com
《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shě 尊君在不 fǒu 非人哉 zāi 友人惭 cán
3、与友期行 :约定。 去后乃至:才。
门外戏: 戏耍。 尊君在不:通“否”,不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 拉。
入门不顾: 回头看。
二、课堂研究
(一)整体感知
1、试翻译全文(略)
2、(1)君:“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2)家君: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3)尊君:“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1)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2)尊君在不? 你爸爸在吗?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他)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先走了。
4、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期 古:约定 今:日期
太丘舍去 去 古:离开 今:前往
下车引之 引 古:拉 今:指引
入门不顾 顾 古:回头看 今:照顾
(三)问题探究,
可以认为失礼也可认为不失礼
失礼:客人已经道歉了,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理解客人,而且,客人是长辈,而元方是晚辈,晚辈应该有对长辈的基本礼貌。21·cn·jy·com
不失礼:客人不仅迟到,而且对着孩子骂父亲,当然非常失礼,又考虑到元方年纪小,不能理解
他是个懂理识义、直率、正直不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