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2《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2《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8 11:03:29

文档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yǎn hù( )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向qí qū(   )的山路。他们满怀chòu hèn( ),英勇歼敌,最后高喊着壮烈háo mài( )的口号跳下了悬崖。 21教育网
二、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屹立 挺立 矗立
1、巍巍宝塔( )在高高的山冈上。
2、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上,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3、昏黄的天地间,几棵小树苗倔强地( )在寒风中。
保护 掩护 爱护
1、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 )任务。
2、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受到法律的严格( )。
3、我们要( )学校里的一草一木。
三、按照要求写句子。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四、填适当的词。
( )的山路 ( )地瞄准敌人
( )的力气 ( )地躺着尸体
( )的怒火 ( )地完成任务
( )的喜悦 ( )地打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了《狼牙山五壮士》,我能写出五壮士的姓名,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用“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来赞美他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________了,然后________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____ ____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21cnjy.com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这些动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2、结合课文说说“我们的任务”指的是什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班长”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壮士们跳崖时的情形?你从中体会到了壮士们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掩护 崎岖   仇恨 豪迈 
二、1、矗立 2、屹立 3、挺立
1、掩护 2、保护 3、爱护
三、1、这难道不是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2、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像蘑菇云一样爆炸了。
四、崎岖 全神贯注 浑身 横七竖八 满腔 胜利 胜利 狠狠
五、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 英勇顽强、大义凛然、坚强不屈
课后能力提升
六、1、砸碎 走到 纵身跳下 班长马宝玉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从容坚定
2、这是指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我体会到了“班长”顺利完成任务后自豪和喜悦的心情。
3、动作、神态和语言等方面描写。我从中体会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的第二篇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寇”等10个生字,会写“庙”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21·世纪*教育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等阅读障碍,结合课后注释与练习默读课文并做预习批注;搜集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这篇课文就是《22 狼牙山五壮士》。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通顺连贯。
2、同桌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3、出示ppt课件,检测“寇”等10个生字、“坚强不屈”等词语的学习情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点评。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指名答、点评:事件发生的地点是“狼牙山”,事件的主人公是五位英勇就义的壮士。壮士即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这五位战士哪些事迹赢得了“壮士”的称号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同桌互相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2、3、4。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点评。
二、品读体验,体会情感
1、同一个任务,课文里为什么说两次胜利完成?完成课后练习4。
指名答,点评:五位战士虽然安全了,但是连队和群众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保证。正是基于这一点,五位战士才毅然地放弃了追赶大部队的做法,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敌人引上绝路。五位战士对路线的重新选择,实际上是为群众和连队选择了生;为自己选择了死。
2、完成课后练习3(1)。
指名答,点评:“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21教育网
3、完成课后练习3(2)。
指名答,点评:“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21cnjy.com
4、有感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如何理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段话?21·cn·jy·com
指名答,点评:“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www.21-cn-jy.com
三、归纳写法,学以致用
1、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怎么处理详略的?
指名答,点评: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2·1·c·n·j·y
2、完成课后练习2。
指名答,点评: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五、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沈重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课件13张PPT。学习目标1、认识“寇”等10个生字,会写“庙”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这篇课文就是《22 狼牙山五壮士》。字词积累我会读这些生字和词语寇、葛、吼、抡、绷、崎、岖、尸、斩、嗖
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龙王庙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通顺连贯。沈重
(1915--1986) 原名沈绍初,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张家口报》社长,身体有残疾,一目失明。曾用笔名沈重和蓝戈。解放后任太原市市长。作者介绍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事件发生的地点是“狼牙山”,事件的主人公是五位英勇就义的壮士。壮士即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这五位战士哪些事迹赢得了“壮士”的称号呢?同一个任务,课文里为什么说两次胜利完成?朗读感悟,体会情感五位战士虽然安全了,但是连队和群众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保证。正是基于这一点,五位战士才毅然地放弃了追赶大部队的做法,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敌人引上绝路。五位战士对路线的重新选择,实际上是为群众和连队选择了生;为自己选择了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朗读感悟,体会情感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朗读感悟,体会情感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怎么处理详略的?感悟写法,延伸拓展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