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3《难忘的一课》【教案+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3《难忘的一课》【教案+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8 11:04:45

文档简介


《难忘的一课》同步练习
一、根据拼音填汉字。
mǐn( )南话 zhū( )葛亮
二、组词。
船( ) 效( ) 栽( ) 遍( )
航( ) 郊( ) 载( ) 篇( )
惑( ) 功( ) 崇( ) 势( )
感( ) 攻( ) 祟( ) 挚( )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强烈的( ) 剧烈的( ) 热烈的( )
浓重的( ) 浓厚的( ) 浓密的(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识( ) 强烈( ) 简单( ) 热情(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这位老师在读国语。(扩句)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语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这动人的情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复”的意思是___________,本课指__________。
3、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集中体现了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闽、诸。
二、船(船长) 效(成效) 栽(栽树) 遍(遍地)
航(航天) 郊(郊区) 载(装载) 篇(篇章)
惑(疑惑) 功(功劳) 崇(崇高) 势(势头)
感(感谢) 攻(攻击) 祟(作祟) 挚(真挚)
三、强烈的(愿望) 剧烈的(疼痛) 热烈的(祝贺)
浓重的(乡音) 浓厚的(感情) 浓密的(头发)
四、陌生、微弱、复杂、冷淡。
五、1、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全部感情。
2、这位老师在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国语。
课后能力提升
六、1、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
2、光复:收复。本课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被收复。
3、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的第三篇课文。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闽、诸”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等阅读障碍,默读课文并做预习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945年,被日本侵略者统治50年的宝岛台湾终于又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刚刚“光复”后的台湾,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开始了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ppt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通过对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读“闽、诸”2个生字,理解 “真挚”等词语。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点评小结,检查读书情况。
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1、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默读课前导语,明确学习要求:了解主要内容,说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让作者如此激动。如果有条件,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加深体会。
2、结合课前导语和本组单元导语的提示,默读课文,归纳一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3、同桌、小组同学交流研讨。
4、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四、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现在我们结合课前和刚才阅读的感受再读课文,抓住最能打动心灵的句子去读、去感受,并把感受随时记录下来。
2、默读课文,做批注。
3、同桌、小组同学交流研讨,指名答、点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第一次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教得非常认真。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这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的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祖国,没有磨灭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所以,台湾一“光复”,师生们就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作者走进教室跟师生一起读这句话。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因而“谁也没有感到意外”,而且“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第三次出现,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激动地说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里又一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许中国的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一定要领我去”、“中国自己的”这普普通通的几个字,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学校礼堂里的历代中国伟人画像中,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看着听着,此时此刻,作者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学校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所以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这句话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4、组织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练习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饱含的深深的母爱。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作者说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指名答、点评: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自己这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说,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五、布置作业
课文中提到我们中国的伟人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可以从这几位伟人中选一位,查找资料,记下他最主要的功绩;也可以再写几位你知道的中国的伟人。
六、板书设计
23*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民族情 爱国心

课件11张PPT。1、认识“闽、诸”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目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945年,被日本侵略者统治50年的宝岛台湾终于又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刚刚“光复”后的台湾,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开始了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 难忘的一课》。字词积累我会读这些生字和词语闽、诸、光复、真挚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通顺连贯。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结合课前导语和本组单元导语的提示,默读课文,归纳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自主学习,合作研讨课文线索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全文出现了几次?默读相关语句,体会其深刻情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全文总共出现了三次,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第一次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教得非常认真。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这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的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祖国,没有磨灭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所以,台湾一“光复”,师生们就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作者走进教室跟师生一起读这句话。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因而“谁也没有感到意外”,而且“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第三次出现,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激动地说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里又一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许中国的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一定要领我去”、“中国自己的”这普普通通的几个字,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学校礼堂里的历代中国伟人画像中,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看着听着,此时此刻,作者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学校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所以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这句话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小结感悟,延伸拓展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自己这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说,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课后作业课文中提到我们中国的伟人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可以从这几位伟人中选一位,查找资料,记下他最主要的功绩;也可以再写几位你知道的中国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