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4《最后一分钟》【教案+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4《最后一分钟》【教案+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8 11:05:40

文档简介


《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
一、根据拼音填汉字。
chà(  )那 骨suǐ( ) xiāo( )烟 zhù(  )进
二、我能把词语与意思连起来。
叩问    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    骨头空腔中柔软橡胶一样的物质。
脊梁    真诚热切地询问。
骨髓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三、组词。  
巷( ) 杀( )  俏( ) 随( )
港( ) 刹( )  硝( ) 髓( ) 
四、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脊梁 ( )的土地
( )的日出 ( )的一分钟 
五、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1、最后一份钟,是旗帜的形壮,是天地间缓缓上生的红色。  
2、被撕碎的厉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哪伸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近我们的灵魂。 
六、联系课文,说说下面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终身。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刹、髓、硝、铸
二、叩问    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    骨头空腔中柔软橡胶一样的物质。
脊梁    真诚热切地询问。
骨髓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三、巷(小巷) 杀(杀敌)  俏(俏皮) 随(随身)
港(香港) 刹(刹那间) 硝(硝烟) 髓(骨髓) 
四、(中国人)的脊梁 (香港)的土地 (崭新)的日出 (最后)的一分钟 
五、1、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生的红色。  
2、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哪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
课后能力提升
六、作者对香港回归的期盼,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心。

《最后一分钟》
《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叩、刹、硝、髓、铸”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等阅读障碍,默读课文并做预习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
2、ppt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叩”等5个生字。
3、指名读课文、点评小结,检查读书情况。
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1、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默读课前导语,明确学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如果有不懂的诗句,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2、结合课前导语和本组单元导语的提示,默读课文,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3、同桌、小组同学交流研讨。
4、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5、指名读、对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现在我们结合课前和刚才阅读的感受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指名有感情朗读、回答,点评: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和亲人谈心似的,“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2、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澎湃?读给同学听,出你奔涌的豪情,说出你内心的感动。指名有感情朗读、回答,点评: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等。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期盼与激动、自豪的感情。
4、组织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有感情朗读全诗。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国母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那就是台湾。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
六、布置作业。
如果你亲眼目睹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
六、板书设计。
23* 最后一分钟
等待——急切、乞盼
升旗——激动、自豪 屈辱的结束
联想——痛苦、欢乐 崭新的开始
展望——骄傲、憧憬

课件11张PPT。学习目标1、认识“叩、刹、硝、髓、铸”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字词积累我会读这些生字和词语叩、刹、硝、髓、铸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通顺连贯。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默读课前导语,明确学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如果有不懂的诗句,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结合课前导语和本组单元导语的提示,默读课文,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研读课文,读中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和亲人谈心似的,“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研读课文,读中感悟“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等。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期盼与激动、自豪的感情。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澎湃?读给同学听,出你奔涌的豪情,说出你内心的感动。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小结感悟,延伸拓展。小结感悟,延伸拓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国母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那就是台湾。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课后作业如果你亲眼目睹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