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乞巧(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9.乞巧(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8 11: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9.《乞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而选编的。《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21cnjy.com
乞巧,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的最普遍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古诗。本诗内容较浅显易懂。
2.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⑴ 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⑵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⑶ 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3.教学重难点: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激发学习古诗与阅读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兴趣,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设境想象法:运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重点字词剖析法: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进,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21教育网
3.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