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课 题
百家争鸣
课 型
年级
学 科
课时
主备人
新授
七
历史
1
付敏
教学目标
1、了解“诸子”、“百家”,及各家之思想主张。
2、认识到“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碰撞,推动了社会变革,并深刻影响后世。
3、认识到诸子百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要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思想文化,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建设文化强国。
教学重点
有哪些诸子和百家
2、他们分别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教学难点
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发展和现代发展有什么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图片展示、分析总结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1、十九大报告节选: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出示课题:百家争鸣
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指导
考考你:
“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尊称, “家”是指各种学术派别。
快速浏览教材,找出本课主要介绍了哪些“子”,哪几“家”,诸子各属哪一家?
合作探究活动
导学一:自学P36第一段 和P39第一段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老子”其人。
简单概括出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
导学2:自学P36-38《孔子》部分,思考:
1、了解孔子其人、其事。
2、比一比:
1)说一说你知道的孔子的“名言”
2)说一说孔子的著作。
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政治主张呢?
孔子作为大教育家,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上,有何贡献?
自学P38最后一段,思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是谁的名言? 出自哪里?体现了什么思想?
孟子作为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有哪些?
导学3:自学P38-39,思考:
两个概念: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何影响?
墨家的创始人是谁?其主要思想是什么?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5.现代社会中值得借鉴的诸子百家的思想。
(1)孔子提出“仁”的思想,主张“爱人”,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观点。
(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学说。
现实意义:①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②均衡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现实意义:和谐社会,和平发展。
(4)韩非反对空谈,提倡改革,主张以法治国。
现实意义:深化改革,依法治国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当堂检测
例1 (四川资阳)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 )
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
例2 (湖南岳阳)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