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图形的性质 第19节 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
(1)性质
①等边对等角:两腰相等,底角相等,即AB=AC∠B=∠C;
②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
③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直线AD是对称轴.
(2)判定
①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等角对等边:即若∠B=∠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
注意:三角形中“垂线、角平分线、中线、等腰”四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两个,其余均成立.
失分点警示:当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不明确时,需分类讨论. 如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为3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 .
■知识点二:等边三角形
(1)性质
①边角关系:三边相等,三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即AB=BC=AC,∠BAC=∠B=∠C=60°;
②对称性: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三条高线(或角平分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2)判定
①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均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任一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若AB=AC,且∠B=60°,则△ABC是等边三角形.
注意:(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也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
(2)等边三角形有一个特殊的角60°,所以当等边三角形出现高时,会结合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即BD=1/2AB.
■知识点三:角平分线
(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若∠1 =∠2,PA⊥OA,PB⊥OB,则PA=PB.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平分线上.
■知识点四:垂直平分线
(1)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距离相等.即若OP垂直且平分AB,则PA=PB.
(2)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考点1.等腰三角形
◇典例:
1.(2017?南充)如图,等边△OAB的边长为2,则点B的坐标为( )
A.(1,1) B.(,1) C.(,) D.(1, )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先过B作BC⊥AO于C,则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OC以及BC的长,进而得出点B的坐标.
解:如图所示,过B作BC⊥AO于C,则∵△AOB是等边三角形,∴OC=AO=1,∴Rt△BOC中,BC==,∴B(1,),故选:D.
2.(2016·贵州安顺)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
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20或16 B.20 C.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意义列出关于x、y的方程并求出x、y的值,再根据x是腰长和底边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解:根据题意得
,
解得,
(1)若4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8,
不能组成三角形;
(2)若4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8、8,
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4+8+8=20.
故选B.
◆变式训练
1.(2016?阿坝州)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ED∥BC,已知AB=3,AD=1,则△AED的周长为( )
A.2 B.3 C.4 D.5
2.(2016·黑龙江哈尔滨)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3,点P为边BC的三等分点,连接AP,则AP的长为 .
■考点2.等边三角形
◇典例
(2016·广西百色)如图,正△ABC的边长为2,过点B的直线l⊥AB,且△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D为线段BC′上一动点,则AD+CD的最小值是( )
A.4 B.3 C.2 D.2+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连接CC′,连接A′C交y轴于点D,连接AD,此时AD+CD的值最小,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四边形CBA′C′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C的长度,从而得出结论.
解:连接CC′,连接A′C交l于点D,连接AD,此时AD+CD的值最小,如图所示.
∵△ABC与△A′BC′为正三角形,且△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四边形CBA′C′为边长为2的菱形,且∠BA′C′=60°,
∴A′C=2×A′B=2.
故选C.
◆变式训练
(2017?淄博)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过点D分别
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DE+DF=________________
■考点3.角平分线
◇典例:
(2017?枣庄)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 )
A.15 B.30 C.45 D.60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判断出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由题意得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
又∵∠C=90°,∴DE=CD,∴△ABD的面积=AB?DE=×15×4=30.故选B.
◆变式训练
(2016?湖州)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
A.8 B. 6 C.4 D.2
■考点4.垂直平分线
◇典例:
(2017?益阳)如图,在△ABC中,AB=AC,∠BAC=36°,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若BE=a,AE=b,则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ABC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由题意可知:AC=AB=a+b,由于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BAC=36°,所以易证AE=CE=BC=b,从可知△ABC的周长;
解:∵AB=AC,BE=a,AE=b,∴AC=AB=a+b,∵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CE=b,∴∠ECA=∠BAC=36°,∵∠BAC=36°,∴∠ABC=∠ACB=72°,∴∠BCE=∠ACB-∠ECA=36°,∴∠BEC=180°-∠ABC-∠ECB=72°,∴CE=BC=b,∴△ABC的周长为:AB+AC+BC=2a+3b故答案为:2a+3b.
◆变式训练
(2017?常州)如图,已知在△ABC中,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交AC于点D,
若AB=6,AC=9,则△ABD的周长是 ___________
1.(2017?海南)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条.
A.3 B.4 C.5 D.6
2.(2017?武汉)如图,在Rt△ABC中,∠C=90°,以△ABC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
A.4 B.5 C.6 D.7
3.(2017?河池)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12,D是AB上的动点,过D作DE⊥AC于点E,
过E作EF⊥BC于点F,过F作FG⊥AB于点G.当G与D重合时,AD的长是( )
A.3 B.4 C.8 D.9
4.(2017?台州)如图,点P是∠AOB平分线O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
点P到边OA的距离是( )
A.1 B.2 C. D.4
5.(2016?广州)如图,已知△ABC中,AB=10,AC=8,BC=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则CD=( )
A.3 B.4 C.4.8 D.5
6.(2017?黔西南州)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
长是 _________
7.(2017?江西)如图1是一把园林剪刀,把它抽象为图2,其中OA=OB.若剪刀张开的角
为30°,则∠A= _________
8. (2016?泰州)如图,已知直线l1∥l2,将等边三角形如图放置,若∠α=40°,则∠
β等于 _____
9.(2017校级模拟)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其中a=1,c=4,且关于x的方
程x2-4x+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
10.(2016?宁夏)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若CD=2,过点D作DE∥
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EF的长.
1.(2017年浙江台州市)如图,已知△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
2.(2017年浙江台州市)如图,点P使∠AOB平分线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点P到边OA 的距离是( ? )
A.1 B.2 C. D.4
3.(浙江宁波市北仑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B=∠C B.AD⊥BC C.AD平分∠BAC D.AB=2BD
4.(浙江宁波市镇海区八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底角的度数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20° B.70° C.80° D.100°
5.(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和n(m<n),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三角形,则( )
A.m2+2mn+n2=0 B.m2﹣2mn+n2=0 C.m2+2mn﹣n2=0 D.m2﹣2mn﹣n2=0
6.(2015年浙江省金华市)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三角形AEF都内接于⊙O,EF与BC,CD分别相交于点G,H,则的值是( )
7.(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顶角的度数是 .
8.(浙江宁波市镇海区八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ABC面积是45cm2,AB=16cm,AC=14cm,则DE= .
9.(浙江省新昌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竞赛)如图,在Rt△ABC中,∠ACB=90°,,CM是斜边AB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_____________.
10.(2015年浙江台州市)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C=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11.(2017年浙江义乌、绍兴、金华市)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OM=x,ON=x+4,点P是边OB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 .
12.(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在菱形ABCD中,∠A=30°,在同一平面内,以对角线BD为底边作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BDE,则∠EBC的度数为 .
13.(2016年浙江宁波市)如图,点A为函数y=(x>0)图象上一点,连结OA,交函数y=(x>0)的图象于点B,点C是x轴上一点,且AO=AC,则△ABC的面积为 .
14.(2017?内江)如图,AD平分∠BAC,AD⊥BD,垂足为点D,DE∥AC.
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
15.(2017年浙江嘉兴市 )如图,一次函数 ( )与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交于点 , .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四章 图形的性质 第19节 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
(1)性质
①等边对等角:两腰相等,底角相等,即AB=AC∠B=∠C;
②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
③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直线AD是对称轴.
(2)判定
①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等角对等边:即若∠B=∠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
注意:三角形中“垂线、角平分线、中线、等腰”四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两个,其余均成立.
失分点警示:当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不明确时,需分类讨论. 如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为3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30°、120°或75°、75°.
■知识点二:等边三角形
(1)性质
①边角关系:三边相等,三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即AB=BC=AC,∠BAC=∠B=∠C=60°;
②对称性: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三条高线(或角平分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2)判定
①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均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任一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若AB=AC,且∠B=60°,则△ABC是等边三角形.【来源:21cnj*y.co*m】
注意:(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也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
(2)等边三角形有一个特殊的角60°,所以当等边三角形出现高时,会结合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即BD=1/2AB.
■知识点三:角平分线
(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若∠1 =∠2,PA⊥OA,PB⊥OB,则PA=PB.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平分线上.
■知识点四:垂直平分线
(1)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距离相等.即若OP垂直且平分AB,则PA=PB.
(2)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考点1.等腰三角形
◇典例:
1.(2017?南充)如图,等边△OAB的边长为2,则点B的坐标为( )
A.(1,1) B.(,1) C.(,) D.(1, )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先过B作BC⊥AO于C,则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OC以及BC的长,进而得出点B的坐标.
解:如图所示,过B作BC⊥AO于C,则∵△AOB是等边三角形,∴OC=AO=1,∴Rt△BOC中,BC==,∴B(1,),故选:D.
2.(2016·贵州安顺)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
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20或16 B.20 C.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意义列出关于x、y的方程并求出x、y的值,再根据x是腰长和底边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www.21-cn-jy.com
解:根据题意得
,
解得,
(1)若4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8,
不能组成三角形;
(2)若4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8、8,
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4+8+8=20.
故选B.
◆变式训练
1.(2016?阿坝州)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ED∥BC,已知AB=3,AD=1,则△AED的周长为( )2-1-c-n-j-y
A.2 B.3 C.4 D.5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CBD,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BD=∠BDE,从而得到∠ABD=∠BDE,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E=DE,然后求出△AED的周长=AB+AD,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
解:∵BD平分∠ABC,∴∠ABD=∠CBD,∵ED∥BC,∴∠CBD=∠BDE,∴∠ABD=∠BDE,∴BE=DE,△AED的周长=AE+DE+AD=AE+BE+AD=AB+AD,∵AB=3,AD=1,∴△AED的周长=3+1=4.故选C.
2.(2016·黑龙江哈尔滨)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3,点P为边BC的三等分点,连接AP,则AP的长为 .
【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①如图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PB=BC=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②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得到PC=BC=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①如图1,∵∠ACB=90°,AC=BC=3,
∵PB=BC=1,
∴CP=2,
∴AP==,
②如图2,∵∠ACB=90°,AC=BC=3,
∵PC=BC=1,
∴AP==,
综上所述:AP的长为或,
故答案为:或.
■考点2.等边三角形
◇典例
(2016·广西百色)如图,正△ABC的边长为2,过点B的直线l⊥AB,且△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D为线段BC′上一动点,则AD+CD的最小值是( )
A.4 B.3 C.2 D.2+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连接CC′,连接A′C交y轴于点D,连接AD,此时AD+CD的值最小,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四边形CBA′C′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C的长度,从而得出结论. 21cnjy.com
解:连接CC′,连接A′C交l于点D,连接AD,此时AD+CD的值最小,如图所示.
∵△ABC与△A′BC′为正三角形,且△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四边形CBA′C′为边长为2的菱形,且∠BA′C′=60°,
∴A′C=2×A′B=2.
故选C.
◆变式训练
(2017?淄博)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过点D分别
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DE+DF=________________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作AG⊥BC于G,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60°,解直角三角形求得AG=2,根据S△ABD+S△ACD=S△ABC即可得出DE+DF=AG=2.2·1·c·n·j·y
解:如图,作AG⊥BC于G,
∵△ABC是等边三角形,∴∠B=60°,∴AG=AB=2,连接AD,则S△ABD+S△ACD=S△ABC,∴AB?DE+AC?DF=BC?AG,∵AB=AC=BC=4,∴DE+DF=AG=2,故答案为:2【版权所有:21教育】
■考点3.角平分线
◇典例:
(2017?枣庄)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 )
A.15 B.30 C.45 D.60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判断出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由题意得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
又∵∠C=90°,∴DE=CD,∴△ABD的面积=AB?DE=×15×4=30.故选B.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变式训练
(2016?湖州)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
A.8 B. 6 C.4 D.2
【分析】过点P作PE⊥BC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A=PE,PD=PE,那么PE=PA=PD,又AD=8,进而求出PE=4.
解:过点P作PE⊥BC于E,
∵AB∥CD,PA⊥AB,
∴PD⊥CD,
∵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
∴PA=PE,PD=PE,
∴PE=PA=PD,
∵PA+PD=AD=8,
∴PA=PD=4,
∴PE=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4.垂直平分线
◇典例:
(2017?益阳)如图,在△ABC中,AB=AC,∠BAC=36°,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若BE=a,AE=b,则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ABC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由题意可知:AC=AB=a+b,由于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BAC=36°,所以易证AE=CE=BC=b,从可知△ABC的周长;21*cnjy*com
解:∵AB=AC,BE=a,AE=b,∴AC=AB=a+b,∵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CE=b,∴∠ECA=∠BAC=36°,∵∠BAC=36°,∴∠ABC=∠ACB=72°,∴∠BCE=∠ACB-∠ECA=36°,∴∠BEC=180°-∠ABC-∠ECB=72°,∴CE=BC=b,∴△ABC的周长为:AB+AC+BC=2a+3b故答案为:2a+3b.
◆变式训练
(2017?常州)如图,已知在△ABC中,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交AC于点D,
若AB=6,AC=9,则△ABD的周长是 ___________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解:∵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ABD的周长=AB+AD+BD=AB+AD+DC=AB+AC=15,故答案为:15.
1.(2017?海南)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
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条.
A.3 B.4 C.5 D.6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4作为腰或底边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
解:如图所示: 当AC=CD,AB=BG,AF=CF,AE=BE时,都能得到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故选B.
2.(2017?武汉)如图,在Rt△ABC中,∠C=90°,以△ABC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
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
A.4 B.5 C.6 D.7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①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BCD就是等腰三角形;②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ACE就是等腰三角形;③以C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F,△BCF就是等腰三角形;④以C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K,△BCK就是等腰三角形;⑤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G,则△AGB是等腰三角形;⑥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I,则△BCI是等腰三角形.【出处:21教育名师】
解:如图:
? 故选D.
3.(2017?河池)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12,D是AB上的动点,过D作DE⊥AC于点E,
过E作EF⊥BC于点F,过F作FG⊥AB于点G.当G与D重合时,AD的长是( )
A.3 B.4 C.8 D.9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设BD=x,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60°,由垂直的定义得到∠BDF=∠DEA=∠EFC=9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解:如图,
设BD=x,∵△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DE⊥AC于点E,EF⊥BC于点F,FG⊥AB,∴∠BDF=∠DEA=∠EFC=90°,∴BF=2x,∴CF=12-2x,∴CE=2CF=24-4x,∴AE=12-CE=4x-12,∴AD=2AE=8x-24,∵AD+BD=AB,∴8x-24+x=12,∴x=4,∴AD=8x-24=32-24=8.故选C.
4.(2017?台州)如图,点P是∠AOB平分线O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
点P到边OA的距离是( )
A.1 B.2 C. D.4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作PE⊥OA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
解:作PE⊥OA于E,
∵点P是∠AOB平分线OC上一点,PD⊥OB,PE⊥OA,∴PE=PD=2,故选:B.
5.(2016?广州)如图,已知△ABC中,AB=10,AC=8,BC=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则CD=( )
A.3 B.4 C.4.8 D.5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出线段DE是△ABC的中位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D,再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C的长.
解:∵AB=10,AC=8,BC=6,∴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EC=4,DE∥BC,且线段DE是△ABC的中位线,∴DE=3,∴AD=DC==5.故选:D.
6.(2017?黔西南州)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
长是 _________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分腰为3和腰为6两种情况考虑,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三角形是否存在,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值即可.
解:当腰为3时,3+3=6,∴3、3、6不能组成三角形;当腰为6时,3+6=9>6,∴3、6、6能组成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周长为=3+6+6=15.故答案为:15.
7.(2017?江西)如图1是一把园林剪刀,把它抽象为图2,其中OA=OB.若剪刀张开的角
为30°,则∠A= _________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
解:∵OA=OB,∠AOB=30°,∴∠A=(180°-30°)=75°,故答案为:75.
8. (2016?泰州)如图,已知直线l1∥l2,将等边三角形如图放置,若∠α=40°,则∠
β等于 _____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过点A作AD∥l1,如图,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D=∠β.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AD∥l2,从而得到∠DAC=∠α=40°.再根据等边△ABC可得到∠BAC=60°,就可求出∠DAC,从而解决问题.
解:过点A作AD∥l1,如图,
则∠BAD=∠β.∵l1∥l2,∴AD∥l2,∵∠DAC=∠α=40°.∵△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β=∠BAD=∠BAC-∠DAC=60°-40°=20°.故答案为20°.
9.(2017校级模拟)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其中a=1,c=4,且关于x的方
程x2-4x+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根的判别式.
【分析】先根据关于x的方程x2-4x+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知△=(-4)2-4b=0,求出b的值为4,再根据a,c的值来判断△ABC的形状.
解:∵方程x2-4x+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4)2-4b=0 ∴b=4 ∵c=4∴b=c=4 ∴△ABC为等腰三角形.
10.(2016?宁夏)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若CD=2,过点D作DE∥
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EF的长.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先证明△DEC是等边三角形,再在RT△DEC中求出EF即可解决问题.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B=60°,∵DE∥AB, ∴∠EDC=∠B=60°,∴△EDC是等边三角形,∴DE=DC=2,在RT△DEF中,∵∠DEF=90°,DE=2,∴DF=2DE=4,∴EF=
1.(2017年浙江台州市)如图,已知△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AB=AC,BE=BC,可以得出∠ABC=∠C,∠BEC=∠C,从而得出∠ABC=∠BEC,∠A=∠EBC,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 ∵AB=AC,
∴∠ABC=∠C,
又∵BE=BC,
∴∠BEC=∠C,
∴∠ABC=∠BEC,
又∵∠BEC=∠A+∠ABE,∠ABC=∠ABE+∠EBC,
∴∠A=∠EBC,
故答案选C.
2.(2017年浙江台州市)如图,点P使∠AOB平分线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点P到边OA 的距离是(? )
A.1 B.2 C. D.4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过P作PE⊥OA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可得到PE=PD.从而得出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解:过P作PE⊥OA于点E,
∵OC是∠AOB的平分线,PD⊥OB,
∴PE=PD,
∵PD=2,
∴PE=2,
即点P到OA的距离是2cm.
故答案为B.
3.(浙江宁波市北仑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 )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B=∠C B.AD⊥BC C.AD平分∠BAC D.AB=2BD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此题需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验证从而求解.
解:∵△ABC中,AB=AC,D是BC中点
∴∠B=∠C,(故A正确)
AD⊥BC,(故B正确)
∠BAD=∠CAD(故C正确)
无法得到AB=2BD,(故D不正确).
故选:D.
4.(浙江宁波市镇海区八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底角的度数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21*cnjy*com
A.20° B.70° C.80° D.10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得其顶角的度数.
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
∴顶角=180°﹣80°×2=20°.
故选A.
5.(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和n(m<n),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三角形,则( )
A.m2+2mn+n2=0 B.m2﹣2mn+n2=0 C.m2+2mn﹣n2=0 D.m2﹣2mn﹣n2=0
【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m2+m2=(n﹣m)2,整理即可求解
解:如图,
m2+m2=(n﹣m)2,
2m2=n2﹣2mn+m2,
m2+2mn﹣n2=0.
故选:C.
6.(2015年浙江省金华市 )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三角形AEF都内接于⊙O,EF与BC,CD分别相交于点G,H,则的值是( )21教育网
【考点】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解:如答图,连接,与交于点.
则根据对称性质,经过圆心,
∴垂直 平分,.
不妨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则.
∵是⊙O的直径,∴.
在中,,
.
在中,∵,∴.
易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是等边三角形,∴.
∴.
故选C.
7.(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顶角的度数是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100°角是钝角判断出只能是顶角,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解答.
解:∵100°>90°,
∴100°的角是顶角,
故答案为:100°.
8.(浙江宁波市镇海区八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ABC面积是45cm2,AB=16cm,AC=14cm,则DE= .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利用△ABC的面积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AD为∠BAC的平分线,DE⊥AB,DF⊥AC,
∴DE=DF,
∵△ABC面积是45cm2,
∴×16?DE+×14?DF=45,
解得DE=3cm.
故答案为:3.
9.(浙江省新昌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竞赛)如图,在Rt△ABC中,∠ACB=90°,,CM是斜边AB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_____________.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折叠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D=∠A,∠MCD=∠MCA,从而求得答案.
解:法一、在Rt△ABC中,∠A<∠B∵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CM=AM,∴∠A=∠ACM,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设∠A=∠ACM=x度,∴∠A+∠ACM=∠CMB,∴∠CMB=2x,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在Rt△CMG中,∠MCG+∠CMB=90°即3x=90°x=30°则得到∠MCD=∠BCD=∠ACM=30°根据CM=MD,得到∠D=∠MCD=30°=∠A∠A等于30°.法二、∵CM平分∠ACD,∴∠ACM=∠MCD∵∠A+∠B=∠B+∠BCD=90°
∴∠A=∠BCD∴∠BCD=∠DCM=∠MCA=30°∴∠A=30°
10.(2015年浙江台州市)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C=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过D作DE⊥AB于E,则DE的长度就是D到AB边的距离.解:∵AD平分∠CAB,∠ACD=90°,DE⊥AB,∴DC=DE=2(角平分线性质).
11.(2017年浙江义乌、绍兴、金华市)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OM=x,ON=x+4,点P是边OB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先确定特殊位置时成立的x值,
①如图1,当M与O重合时,即x=0时,点P恰好有三个;
②如图2,构建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OMC,和半径为4的⊙M,发现M在点D的位置时,满足条件;
③如图3,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种情况的画法:分别以M、N为圆心,以MN为半径画弧,与OB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点P,再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通过画图发现,无论x取何值,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都存在一个,所以只要满足以MN为腰的三角形有两个即可.
解:分三种情况:
①如图1,当M与O重合时,即x=0时,点P恰好有三个;
②如图2,以M为圆心,以4为半径画圆,当⊙M与OB相切时,设切点为C,⊙M与OA交于D,
∴MC⊥OB,
∵∠AOB=45°,
∴△MC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C=OC=4,
∴OM=4,
当M与D重合时,即x=OM﹣DM=4﹣4时,同理可知:点P恰好有三个;
③如图3,取OM=4,以M为圆心,以OM为半径画圆,
则⊙M与OB除了O外只有一个交点,此时x=4,即以∠PMN为顶角,MN为腰,符合条件的点P有一个,以N圆心,以MN为半径画圆,与直线OB相离,说明此时以∠PNM为顶角,以MN为腰,符合条件的点P不存在,还有一个是以NM为底边的符合条件的点P; 点M沿OA运动,到M1时,发现⊙M1与直线OB有一个交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当4<x<4时,圆M在移动过程中,则会与OB除了O外有两个交点,满足点P恰好有三个;
综上所述,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x=0或x=4﹣4或4.
故答案为:x=0或x=4﹣4或4.
12.(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在菱形ABCD中,∠A=30°,在同一平面内,以对角线BD为底边作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BDE,则∠EBC的度数为 .
【考点】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如图当点E在BD右侧时,求出∠EBD,∠DBC即可解决问题,当点E在BD左侧时,求出∠DBE′即可解决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BC=CD,∠A=∠C=30°,
∠ABC=∠ADC=150°,
∴∠DBA=∠DBC=75°,
∵ED=EB,∠DEB=120°,
∴∠EBD=∠EDB=30°,
∴∠EBC=∠EBD+∠DBC=105°,
当点E′在BD左侧时,∵∠DBE′=30°,
∴∠E′BC=∠DBC﹣∠DBE′=45°,
∴∠EBC=105°或45°,
故答案为105°或45°.
13.(2016年浙江宁波市 )如图,点A为函数y=(x>0)图象上一点,连结OA,交函数y=(x>0)的图象于点B,点C是x轴上一点,且AO=AC,则△ABC的面积为 .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分别设出点A.点B的坐标,根据点O、A.B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得到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由AO=AC可知点C的横坐标是点A的横坐标的2倍,从而可以得到△ABC的面积.21·cn·jy·com
解:设点A的坐标为(a,),点B的坐标为(b,),
∵点C是x轴上一点,且AO=AC,
∴点C的坐标是(2a,0),
设过点O(0,0),A(a,)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kx,
∴,
解得,k=,
又∵点B(b,)在y=上,
∴,解得,或(舍去),
∴S△ABC=S△AOC﹣S△OBC==,
故答案为:6.
14.(2017?内江)如图,AD平分∠BAC,AD⊥BD,垂足为点D,DE∥AC.
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进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互余的性质得出∠B=∠BDE,即可得出答案.www-2-1-cnjy-com
证明:如图
∵DE∥AC,∴∠1=∠3,∵AD平分∠BAC,∴∠1=∠2,∴∠2=∠3,∵AD⊥BD,∴∠2+∠B=90°,∠3+∠BDE=90°,∴∠B=∠BDE,∴△BDE是等腰三角形.
15.(2017年浙江嘉兴市 )如图,一次函数 ( )与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交于点 , .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将点A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先求出k2,再求出点B的坐标,再运用待定系数法求k1和b的值;
(2)需要分类讨论,PA=PB,AP=AB,BP=BA,运用勾股定理求它们的长,构造方程求出n的值.
(1)解:把A(-1,2)代入y=,得k2=-2,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B(m,-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m=2。
由题意得,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
(2)解:由A(-1,2)和B(2,-1),则AB=3
①当PA=PB时,(n+1)2+4=(n-2)2+1,
∵n>0,∴n=0(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AP=AB时,22+(n+1)2=(3)2
∵n>0,∴n=-1+
③当BP=BA时,12+(n-2)2=(3)2
∵n>0,∴n=2+
所以n=-1+或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