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课时作业环节四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有限开发利用现阶段再生生态系统恢复再生矿石煤石油土地气候耕地 土地质量 开垦放牧农业活动有毒物质水土流失盐渍化供应紧张储量有限地理分布消费结构 课时作业(三)
一、选择题
1.读下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要明确自然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它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不同于自然环境的其他部分,它是可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
【答案】 B
下图是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耕地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4.我国增产粮食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解析】 第2题,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均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第3题,我国耕地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山地多,平地少。第4题,切实保护耕地、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是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答案】 2.B 3.B 4.D
你知道吗?土壤妈妈最近生病啦!听,东北的土壤妈妈在哭。那里实行“塑料地膜”技术,把大片的塑料地膜当温室,用上一年都破碎了,就扔到土壤里。可是,这种塑料是土壤妈妈不能消化的呀,吃到肚子里会胃疼的!同时,化肥使用过多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妈妈无法“呼吸”,生“肺病”。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土壤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都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土壤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C.土壤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
D.土壤资源的分布规律不受水热、生物条件制约
6.就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问题出现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
B.该问题表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该问题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D.由于土壤有自净能力,土壤污染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解析】 第5题,土壤资源属于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其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第6题,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答案】 5.C 6.C
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①沿海高,内陆低 ②西部高,东部低 ③北部高,南部低 ④东部高,中西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天然气资源丰富 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7题,由图知,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内陆高于沿海。第8题,M地区为四川地区,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
【答案】 7.B 8.D
9.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其主要原因为( )
①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多向国外输出 ②能源生产不能满足需要,人均消费量低 ③煤、石油等能源大量用于化工原料 ④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人均消费量低,再加上利用效率较低,所以能源供应紧张。
【答案】 C
10.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解析】 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石油为主,而我国是以煤炭为主,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水能、核能等所占的比重偏小。
【答案】 A
二、综合题
1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
图1
材料二 主要国家经济水平与能源消费关系图。
图2
材料三 部分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图。
图3
(1)油气资源在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区是________,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三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
A.美国与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单位产值能耗比低
B.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人均能源消费量小,单位产值能耗比高
C.意大利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澳大利亚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法国
E.中东地区石油生产大于消费
(3)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福建 B.黑龙江
C.四川 D.甘肃
(4)图3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5)荷兰(见图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图示信息、运用地理基本技能综合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要注意问的是油气资源,就排除了煤炭资源。结合世界各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可以看出,中东地区的油气消费占其总消费的90%以上。第二问,阅读部分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图可以看出,美国、中国、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第(2)、(3)题,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能源问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不难判断。第(4)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太阳照射时间长。另外南回归线穿过本区,相对于甲、乙两地来说,其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第(5)题,风力资源是否丰富与风速大小、地形是否阻挡等自然因素有关。
【答案】 (1)中东地区 美国 日本
(2)ABCE
(3)D
(4)丙地 理由:①太阳高度角大(太阳总辐射量大);②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③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太阳照射时间长。
(5)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靠近海洋,风力大。
12.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在气候相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造成的问题。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能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方面分析。
【答案】 (1)华北平原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
(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3)青藏高原 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四川省的水资源及水能资源较为丰富,该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其工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