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物质的构成(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物质的构成(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1-05 20:02:26

文档简介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A 聚焦教材           课前预习)
1.定义:分子是__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__(原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性质:(1)__分子很小__。
(2)__分子之间存在空隙__。
(3)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
(4)物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__引力__,也存在__斥力__。
3.__气体分子__之间__空隙最大__,__液体分子__次之,__固体分子__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__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还能说明__分子之间有空隙__。分子的运动与__温度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__分子的热运动__。物体的__温度越高__,__分子的热运动__越剧烈。www-2-1-cnjy-com
5.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__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__,不能直接得出__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__。2-1-c-n-j-y
B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2.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4.将10 mL的水与10 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 mL,这表明( 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看不见的微粒一定是水分子
B.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大约有23个
C.冰和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水分子
D.水分子间没有空隙
6.如图4-1-1所示的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C )
图4-1-1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7.下列现象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D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8.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C )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存在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9.冬天,自来水由于结冰,会把水管胀裂,说明冰中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在水中要大,这说明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__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__。
C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10.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C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数树深红出浅黄
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纷纷暮雪下辕门
1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D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铁丝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黏合在一起
C.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12.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0000到20000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A )2·1·c·n·j·y
A.金属原子间有空隙
B. 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油分子被压小了
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3.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请区分下列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 )www.21-cn-jy.com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图4-1-2
14.用图4-1-2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B__(填“A”或“B”)瓶。根据__两瓶气体都变成红棕色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__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__④__(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21cnjy.com
15.利用如图4-1-3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食盐溶解后进入了水分子的空隙中,液面变化不大 。
图4-1-3
16.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4-1-4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__丙__(填标号)图是表示溶液静放10日后的实验现象,__甲__图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__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21·cn·jy·com
 
图4-1-4
17.小天和小任同学围绕着分子运动理论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①读了一段文字: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含有1021个水分子,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可以喝去1万个水分子,需用约100亿年才能喝完这滴水;②将一滴蓝墨水滴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现象如图4-1-5甲所示;③用刀把一根细保险丝切成两段,使两段保险丝平滑的切面紧密接触,然后在其一端挂一个物体,并将物体吊了起来,如图乙所示;④在注射器中充满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推压注射器活塞,水的体积没有变小,如图丙所示。21教育网
图4-1-5
分析①可知: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很小 ;
分析②可知:__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__;
分析③④可知:__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__。
D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18.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如图4-1-6所示的单分子油膜,可估测分子大小,用该方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需要测量油滴的( D )21·世纪*教育网
图4-1-6
A.质量和分子个数
B.体积和分子个数
C.质量和体积
D.体积和油膜面积
课件17张PPT。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1节 物质的构成A 聚焦教材           课前预习
1.定义: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性质:(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________,也存在________。
3.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之,____________之间间隙比较小。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气体分子空隙最大液体分子固体分子4.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与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剧烈。
5.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不能直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温度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 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C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2.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3.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4.将10 mL的水与10 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 mL,这表明(   )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DC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不见的微粒一定是水分子
B.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大约有23个
C.冰和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水分子
D.水分子间没有空隙
6.如图4-1-1所示的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
CC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7.下列现象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8.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存在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9.冬天,自来水由于结冰,会把水管胀裂,说明冰中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在水中要大,这说明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C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10.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数树深红出浅黄
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纷纷暮雪下辕门
1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铁丝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黏合在一起
C.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CD12.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0000到20000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
A.金属原子间有空隙
B. 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油分子被压小了
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3.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A分事实与推论。请区分下列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A14.用图4-1-2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
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
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
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
体的应是_____(填“A”或“B”)瓶。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______(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B两瓶气体都变成红棕色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15.利用如图4-1-3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食盐溶解后进入了水分子的空隙中,液面变化不大16.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
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
溶液,如图4-1-4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
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
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______(填标号)图是表示溶液静放10日后的实验现象,______图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7.小天和小任同学围绕着分子运动理论进行了如下探丙甲 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究活动。①读了一段文字: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含有1021个水分子,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可以喝去1万个水分子,需用约100亿年才能喝完这滴水;②将一滴蓝墨水滴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现象如图4-1-5甲所示;③用刀把一根细保险丝切成两段,使两段保险丝平滑的切面紧密接触,然后在其一端挂一个物体,并将物体吊了起来,如图乙所示;④在注射器中充满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推压注射器活塞,水的体积没有变小,如图丙所示。
分析①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②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③④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18.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如图4-1-6所示的单分子油膜,可估测分子大小,用该方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需要测量油滴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很小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   )
A.质量和分子个数
B.体积和分子个数
C.质量和体积
D.体积和油膜面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