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的比热
A 聚焦教材 课前预习)
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__温度高的物体__传向__温度低的物体__。高温物体 放热,降温 ;低温物体 吸热,升温 。21cnjy.com
2.热量:__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__,用符号__Q__表示,热量单位为__焦耳__,简称__焦__,符号__J__。1克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__4.2__焦耳。
3.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__温度的改变量__、__质量的多少__、__物质的种类(比热容)__。21·cn·jy·com
4.比热:__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__,在升高(降低)__相同的温度__时所__吸收(放出)__的热量__不同__,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这种物质的__比热容__,简称为__比热__。
5.比热表的阅读:
(1)__水的比热__最大;水在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后温度变化__较小__。
(2)不同物质的比热是__不同的__。
(3)__不同状态__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的__状态有关__。
B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下列语句:①天气真热;②物体吸热;③摩擦生热;④热不可耐。其中“热”表示“温度”的是( D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3.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B )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0 ℃的水变成4 ℃的水
D.将铁块锉成铁球
4.关于比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质量大、温度高的物体,比热一定也大
B.比热与物体的质量、吸热多少及温度都相关
C.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越大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
5.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D )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大,水的比热小
D.沙子的比热小,水的比热大
6.小旺看见人们在冬天常使用热水袋取暖,他灵机一动发明了“水床”——在床形的塑料袋内充上水。冬天,用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__慢慢升高__,人睡在“水床”上比直接睡在床上感觉暖和;夏天,充入冷水,躺在上面又感觉非常凉爽。这种床用水作介质,是利用了水的__比热大__的特点。2·1·c·n·j·y
7.一滴水和一盆水相比,比热__一样__,把一根铜丝截成长短不同的2段,质量__改变__,比热__一样__。由此可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__特性__,同种物质比热__相同__,不同物质比热 __不同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将一铜块放在炉子上加热,在铜块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它的热能__增大__,比热__不变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C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9.水具有比热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B )
图4-4-1
A.图甲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图乙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图丙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图丁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10.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结果( B )
A.热量从水传递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递到水
C.铁块和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1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铜
0.39×103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图4-4-2
1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4-4-2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 C )
A.a的比热大,是水
B.a的比热大,是酒精
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
13.已知铝、铁、铜的比热依次减小,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铝、铁、铜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最后( 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三块金属的温度都相同
B.铝块的温度最高
C.铁块的温度最高
D.铜块的温度最高
14.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4-4-3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甲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降温速度比水__快__。21教育网
图4-4-3
15.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四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1)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物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有关 。
(2)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升高多少有关 。
(3)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质量相同的物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
(4)物质吸热多少与__温度的改变量、质量的多少、物质的种类(比热容)__有关。
16.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小华做了如图4-4-4甲所示的探究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图4-4-4
温度升高10℃
所用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
所用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
所用的时间/s
食用油
68
136
204
水
98
196
294
(1) 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__使食用油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等的热量__。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__食用油__(填“水”或“食用油”)的温度升得更高。
(3)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吸收的热量__相同。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食用油和水的质量__相同。
D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图4-4-5
17. 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如图4-4-5列出的是2016年6月4日沿海城市天津和内地城市西安的气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是__天津__,你做出判别的依据是 沿海地区靠近海洋,比热大,日夜温差小 。
课件18张PPT。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4节 物质的比热A 聚焦教材 课前预习
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________________传向________________。高温物体_____________;低温物体______________。
2.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 热量单位为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_____。1克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______焦耳。
3.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低的物体放热,降温放热,升温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Q焦耳焦J4.2温度的改变量质量的多少物质的种类(比热容)4.比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升高(降低) ______________时所____________的热量_______,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简称为________。
5.比热表的阅读:
(1)____________最大;水在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后温度变化________。
(2)不同物质的比热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的____________。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相同的温度吸收(放出)不同比热容比热水的比热较小不同的不同状态状态有关B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下列语句:①天气真热;②物体吸热;③摩擦生热;④热不可耐。其中“热”表示“温度”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DC3.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0 ℃的水变成4 ℃的水
D.将铁块锉成铁球
4.关于比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温度高的物体,比热一定也大
B.比热与物体的质量、吸热多少及温度都相关
C.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越大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
BD5.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大,水的比热小
D.沙子的比热小,水的比热大
6.小旺看见人们在冬天常使用热水袋取暖,他灵机一动发明了“水床”——在床形的塑料袋内充上水。冬天,用D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人睡在“水床”上比直接睡在床上感觉暖和;夏天,充入冷水,躺在上面又感觉非常凉爽。这种床用水作介质,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的特点。
7.一滴水和一盆水相比,比热________,把一根铜丝截成长短不同的2段,质量________,比热________。由此可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同种物质比热________,不同物质比热 ________。
8.将一铜块放在炉子上加热,在铜块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它的热能________,比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慢慢升高比热大一样改变一样特性相同不同增大不变C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9.水具有比热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图甲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图乙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图丙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图丁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10.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结果( )
A.热量从水传递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递到水
C.铁块和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1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B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C4-4-2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 )
A.a的比热大,是水
B.a的比热大,是酒精
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
13.已知铝、铁、铜的比热依次减小,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铝、铁、铜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最后( )CDA.三块金属的温度都相同 B.铝块的温度最高
C.铁块的温度最高 D.铜块的温度最高
14.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
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
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
4-4-3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降温速度比水______。
甲快15.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四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吸热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有关。
同种物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有关 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升高多少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温度的改变量、质量的多少、物质的种类(比热容)16.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小华做了如图4-4-4甲所示的探究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 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如果加热相同的时使食用油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等的热量大于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___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温度升得更高。
(3)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____________相同。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D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17. 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
市的天气预报,如图4-4-5列出的是2016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和水的质量年6月4日沿海城市天津和内地城市西安的气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是________,你做出判别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 沿海地区靠近海洋,比热大,日夜温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