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3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
2、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3、从元素分析角度了解某些无机盐(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以及常见的盐的溶解性
药品器材:酚酞试液、碳酸钠溶液、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引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氯化钠和水
通过蒸发结晶出晶体,也就是食盐晶体。
一、什么是盐
出示图片,几种常见的晶体(注意:有的晶体不是盐,有的晶体是盐),
并强调盐并不仅仅是食盐。
绿柱石 橄榄石 锆石
二、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 Na2CO3
△俗名:纯碱或苏打
△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
△演示: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
△碳酸盐的检验:加盐酸后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练习:写出碳酸钾、碳酸钡、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介绍侯氏制碱法
2、碳酸钙 CaCO3
△几种常见的形式
汉白玉 大理石 石灰石 蛋 壳 贝 壳
△性质
写出二氧化碳、碳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并寻找两者相同之处。
3、食盐 NaCl
△食盐的来源:井水制盐、海水晒盐
△用途:制生理盐水(0.9%) 杀菌 化工上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性质 ――演示: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并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作业:作业本(一)
第2课时
三、盐的制取
演示: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产生白色沉淀
讨论:结合上述的实验,以及酸和碱的通性,能否推断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⑴酸+盐→新盐+新盐
⑵碱+盐→新碱+新盐
⑶盐+盐→新盐+新盐
练习:根据上述三个反应规律,请同学们分别写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以这三个化学方程式为例,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复分解反应――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强调:不是任何的化合物混合在一起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除了要遵循上述的反应规律外,
还需要考虑产物的特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物须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强调:对于气体或水能否生成可按反应规律来判断,产物是否为沉淀则须根据溶解性表来判
断了。
溶解性口诀介绍:钾钠钡铵四碱溶
钾钠铵硝盐全溶
盐酸盐,除银盐
硫酸盐,除钡盐
碳酸盐,唯有钾钠铵可溶。
练习:给出几种物质,判断它们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思考:根据酸的共性和碱的共性,以及盐的有关性质,小结能够获得盐的途径有多少?
比一比,谁想的多!
四、盐与化肥(chemical fertilizer)
介绍:什么是化肥?以及化肥有哪些类型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读图:课本第27页图1-30,连线题
1、氮肥(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
作用: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制取:酸与氨气反应制得
举例说明 氨与硫酸 氨与碳酸等
铵盐的性质:
演示:铵盐与碱溶液反应
结论:铵盐与碱(强碱),都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放出,此法用于铵盐的检验。
思考练习:课本28页
2、磷肥
作用:促进农作物要系发达,增强吸收养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
满等。
代表物:过磷酸钙(混合物)
3、钾肥
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代表物: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成份K2CO3)
使用注意: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所以需要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
小 结:盐与铵盐
课堂练习:课本第29页练习1-3题
作 业:作业本
第3课时
学生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教学目标:1、把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指导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探究
2、通过实验认识常见的盐的一些性质
3、学习含SO42-或含Cl-化合物的检验方法
4、巩固试管和滴管的操作方法
一、根据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设计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探究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
注意: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操作、现象和结论)
二、认识盐的一些性质
1、取3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在这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______。再往这3支试管里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后观察现象__________。
2、取3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在这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观察其现象_________。
三、讨论
1、检验一种溶液是否呈碱性,可以用哪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2、我们知道可以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稀硫酸,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稀盐酸,为什么在本实验中,还可用这两种溶液分别检验含SO42-或含Cl-化合物?
第4节:作业讲评(作业本、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