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物质的特性章末总结(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物质的特性章末总结(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1-05 19:58:49

文档简介

章末总结课
考点  1  物质的构成)
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同学们的共识,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下列事例中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C )
A.环境恶化,雾霾满天飞
B.过年了,打扫卫生,房间里灰尘弥漫
C.室内喷空气清新剂,香气四溢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第3题图
3.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D )
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
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
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考点  2  质量和密度的测量)
5.春天的清晨,小宇抓拍到一颗小水珠从约半米高的草叶上掉到水面的精妙瞬间。他估算了一系列数值,最接近事实的是( A )
A.小水珠质量约为0.05 g
B.小水珠的直径约为3 cm
C.小水珠的温度约为30℃
D.小水珠的密度约为1 kg/cm3
6.用一架天平在赤道上称量一物体,待横梁再次平衡后,将它移到南极,这时天平的指针(天平底座保持水平)( C )
A.向左偏 B.向右偏
C.不会发生偏向 D.无法判断
7.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8.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a)(b)所示。
(a)
(b)
第8题图
(1)将天平放在__水平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__零刻度__处,然后调节__平衡螺母__,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但发现物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__142.4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b)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测量的颗粒体积是__60__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2.37__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值偏__小__。
【解析】(4)当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时,测量的物质与细铁砂的总体积就变大了,由密度公式ρ=,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时物质的密度变小。
9.在不同地区,车用燃油的价格会有不同,不同日期的油价也可能不一样,但都不会相差很大。赵明生活在沿海地区,暑假到新疆探亲,在新疆乘坐汽车时却发现了奇怪的现象。车辆在甲加油站时,他看到加油机上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0号柴油
SALE
70.02
金额
LITTER
26.93

PRICE
2.60
单价
走过一段路之后,在乙加油站的小黑板上又看到如下的价目表。赵明最初非常吃惊:为什么在相距不远的两地,油价相差这么多!但仔细考虑之后他恍然大悟,原来两站的计量方式不同。
油品价格密度温度一览表(2002.7.14)
品名
密度
温度
价格
值班人
93号汽油
0.7530
28.6
3.545
发油:×××
90号汽油
0.7300
28.3
3.344
安全:×××
0号柴油
0.8350
28.6
3.103
计量:×××
-10号柴油
0.84
站长:×××
(1)通过计算说明,两个加油站的计量方式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新疆会有两种不同的燃油计量方式,而在沿海地区一般只用一种计量方式计量?
【答案】 (1)乙站给出了油的密度。密度与体积、质量相关联,故乙站可能按质量售油。另一方面,油的密度小于1,如果以千克为单位售油,单价的数值会大于以升为单位标价的数值。如果3.103元是1 kg 0号柴油的价格则1 L该油的价格就是3.103×0.8350≈2.59元。这与甲站的标价只差0.01元。则乙站确实按质量计量售油。
(2)新疆的昼夜温差、季节温差都很大,同样质量的油,不同温度时的体积相差较多。有的加油站为了减小销售误差就采用质量计量的方法。沿海地区温差没有新疆那么大,一般只用体积计量。
考点  3  物质的比热)
10.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质的比热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比热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比热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质的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1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经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__废气__释放热量;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比热容__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__蒸发__吸热少。
第12题图
1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 40 ℃,这个过程中( A )
A.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考点  4  物态变化)
13.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C )
   A     B     C     D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相等__。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甲瓶(放在冷水中)__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慢__。
(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 kg的物体__单位时间里降低的温度__叫做冷却速度。
课件17张PPT。第4章 物质的特性章末总结课考点 1  物质的构成
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同学们的共识,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下列事例中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环境恶化,雾霾满天飞
B.过年了,打扫卫生,房间里灰尘弥漫 ACC.室内喷空气清新剂,香气四溢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3.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
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 B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考点 2  质量和密度的测量
5.春天的清晨,小宇抓拍到一颗小水珠从约半米高的草叶上掉到水面的精妙瞬间。他估算了一系列数值,最接近事实的是(   )
A.小水珠质量约为0.05 g
B.小水珠的直径约为3 cm
C.小水珠的温度约为30℃
D.小水珠的密度约为1 kg/cm3
A6.用一架天平在赤道上称量一物体,待横梁再次平衡后,将它移到南极,这时天平的指针(天平底座保持水平)(   )
A.向左偏 B.向右偏
C.不会发生偏向 D.无法判断
7.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B8.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a)(b)所示。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但发现物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______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b)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测量的颗粒体积是______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_。
水平零刻度平衡螺母142.4602.37小
9.在不同地区,车用燃油的价格会有不同,不同日期的油价也可能不一样,但都不会相差很大。赵明生活在沿海地区,暑假到新疆探亲,在新疆乘坐汽车时却发现了奇怪的现象。车辆在甲加油站时,他看到加油机上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走过一段路之后,在乙加油站的小黑板上又看到如下的价目表。赵明最初非常吃惊:为什么在相距不远的两地,油价相差这么多!但仔细考虑之后他恍然大悟,原来两站的计量方式不同。
(1)通过计算说明,两个加油站的计量方式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新疆会有两种不同的燃油计量方式,而在沿海地区一般只用一种计量方式计量?
【答案】 (1)乙站给出了油的密度。密度与体积、质量相关联,故乙站可能按质量售油。另一方面,油的密度小于1,如果以千克为单位售油,单价的数值会大于以升为单位标价的数值。如果3.103元是1 kg 0号柴油的价格则1 L该油的价格就是3.103×0.8350≈2.59元。这与甲站的标价只差0.01元。则乙站确实按质量计量售油。
(2)新疆的昼夜温差、季节温差都很大,同样质量的油,
考点 3  物质的比热
10.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比热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比热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质的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不同温度时的体积相差较多。有的加油站为了减小销售误差就采用质量计量的方法。沿海地区温差没有新疆那么大,一般只用体积计量。D1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经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________释放热量;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________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________吸热少。
1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
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
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
到 40 ℃,这个过程中(   )废气比热容蒸发AA.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考点 4  物态变化
13.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C
14.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
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
的探究实验:
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
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__。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__________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相等甲瓶(放在冷水中)慢(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 kg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冷却速度。
单位时间里降低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