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时作业:第2章 第2节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时作业:第2章 第2节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18 14: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四)
一、选择题
1.下列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
B.堆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
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
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
【解析】 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B、C、D三项是煤炭在开发利用中造成的大气污染,只有A项是煤炭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
【答案】 A
2.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措施有(  )
①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富矿、丢弃贫矿 ②发展技术、降低利用矿物的品位 ③发挥重点优势,只采主矿、丢弃伴生矿 ④增加矿产资源的类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对于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应节约利用、综合利用以及寻找其他替代品,那种只采富矿、丢弃贫矿,只采主矿、丢弃伴生矿的做法是对矿产资源的浪费,是不合理的。
【答案】 D
3.下列对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21cnjy.com
【解析】 露天矿表土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易造成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发展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广,对环境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www-2-1-cnjy-com
【答案】 D
4.关于循环经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
B.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
C.循环经济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
D.循环经济模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解析】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减量化”指从输入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指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以延长产品的寿命和服务时间;“再循环”指把输出的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的废物处理量。因此循环经济的“再循环”是把输出的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的废物处理量,还会有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D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6.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21*cnjy*com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解析】 第5题,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可以持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撒哈拉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差,风能开发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能能量密度低、设备造价较高。第6题,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分别受冬、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强且较稳定。
【答案】 5.A 6.B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
7.美国与日本相比(  )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8.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解析】 第7题,图中反映出的能耗变化是随时间发生变动的,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上升或者下降,在具体分析时要根据选项的要求做出判断。第8题,目前发展中国家能耗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主要是技术落后造成的。21·cn·jy·com
【答案】 7.A 8.D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化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的实施。据此回答下题。9.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21·世纪*教育网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2-1-c-n-j-y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煤变油”可以减少煤炭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部分替代石油可以减少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缓解煤炭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答案】 B10.下列生产方式不属于循环型经济模式的是(  )
A.石棉废矿料制取硅酸盐制品
B.用煤矸石生产水泥
C.氢氧化铝废料制取绝缘材料
D.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解析】 循环型经济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A、B、C三项是废料的再利用,这样能提高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项森林的砍伐会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21教育网
【答案】 D
二、综合题
11.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2·1·c·n·j·y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解析】 第(1)题,读图并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第(2)题,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分析。第(3)题,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煤矸石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自燃引发火灾等。应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 (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输煤、电距离近。
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交通方面有多条铁路线与港口联系,外运条件好。
(2)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有利于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加剧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
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1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福建省是中国南方的稀土大省,近年来随着稀土市场行情的升温,部分无证矿主受经济利益驱动,非法对稀土矿进行土法开采。土法开采的方法是在山顶、山坡上打数十个深井,每天注入加有化学溶液的水数十吨,把山体中的稀土离子置换出来,随地下水从山麓处流出,经洗矿池过滤,池底沉淀物为稀土泥(即产品),而未经处理的洗矿水在山谷间漫流。
(1)指出土法开采稀土带来的环境问题。
(2)简述合理开采稀土的措施。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内容,土法开采稀土会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下游河湖水污染等。开采过程首先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可能造成农作物绝收、水里鱼虾死亡、树木死亡、牲畜死亡。第(2)题,为保护稀土资源,合理开采,所以要持证开采,严禁非法开采。控制稀土矿的采掘量,提高开采的技术手段,减少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及时对污水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答案】 (1)①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下游河湖水污染;②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生态破坏;③造成农作物绝收、水里鱼虾死亡、树木死亡、牲畜死亡。(答出两点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①持证开采(严禁非法开采);②控制稀土矿的采掘量;③提高开采的技术手段,减少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④及时对污水进行处理。(答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