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教案与教学反思)在大海中永生

文档属性

名称 13(教案与教学反思)在大海中永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8 14:57:11

文档简介

(教学反思参考1)在大海中永生
《在大海中永生》,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文章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激情使读者深受感染。然而邓小平同志逝世时,现在这批小学生年龄都还很小,对当时的情景知之甚少,学生对于课文中人们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还难以理解。要想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可以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所以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分了这样三步组织教学的。   一、课前铺垫,用“情”搜集。 ?   教学此文,必须要有详实的资料作补充,通过丰富而直观形象的材料,借助查、读、想、说、写等多种方法的整合,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邓小平爷爷对中国、对世界作出的丰功伟绩,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伟人的情感,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深情地去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首先,我运用网络带领学生在课前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还教唱了歌颂伟人的歌曲。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了解和探究伟人一生的欲望,然后布置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整理、感知和内化。初步感知邓小平爷爷的伟大之处,为课堂教学时的表达打下厚实的基础。 ?   二、课堂参与,用“情”表达。   本文情思深沉,语言厚实,极具震憾力。因而教学此文必须扣住一个“情”字层层铺开,步步深入。     1.入“情”诵读。   在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再通过指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把伟人离去时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突出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领悟。如第一自然段的“低低地、缓缓地、伟人、最后一个”;第二自然段的“呜咽、痛悼”以及后面的“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等,都是字字千钧,情境尽现,只有通过满腔深情的朗读方能展示文章的气势和抒发人们的深情,才能充分表达对伟人邓小平的永远怀念之情。     2.忘“情”想象。 ?   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联想的翅膀,把自己融入课文之中,自由地、忘情地想象。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积极创设情境,我制作多媒体课件,再现“骨灰撒大海”的情景,通过充满深情的语言和一些特定的句式引导学生想象:想象大海在“呜咽”、在“痛悼”,想象奔腾不息的浪花把邓小平爷爷送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想象伟人所到之处人们在说些什么,想象“鲜花送伟人”的悲壮,想象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得到了“永生”……通过一连串的想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语言、感受深情、感受“永生”的深远境界。     3.传“情”说话。   当学生对伟人邓小平有了一定了解并产生了崇敬的情感之后,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有了“说”的冲动和需求,此时惟有一吐而快之。所以课堂上要随时让他们表达心声:说伟人的不朽功勋,说人民对伟人的无比感谢,说人们心中无尽的思念,说我们的祖国因为有了邓小平爷爷而日益强盛,人民的生活因为有了邓小平爷爷而更加美好……用“说”传达对伟人的爱戴,用“说”升华对伟人的崇敬,让真情“尽在其言中”。     三、课外升华,用“情”展现。   “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思想,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也许难以完全做到,课外的学习辅导就应该弥补这一缺憾。课堂教学后可我安排了三个一的回家作业:找一个邓小平爷爷的故事相互交流、继续学唱一首歌颂邓小平爷爷的歌曲、找一首歌颂邓爷爷的诗歌朗诵一下,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在课堂尽情诉说的基础上再在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地、用情地展现出自己心中的伟人形象,表达自己对伟人的一片深情,从而延伸了课堂,拓展了课堂。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升华,也使“大语文”学习观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经过本课教学之后,使我深深地明白,一节好的课是经过反复磨练才能成为精品的。这里有老师上课前的对教材的钻研,惟有认真的钻研,才能对教材的吃透,课堂上才能灵活驾驭,引领学生积极地参加教学的全过程。
13 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投影邓小平爷爷的照片)
大家看看这照片上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师: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卓越贡献。他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提出者。他一生为我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临终前,还再三叮嘱,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 www-2-1-cnjy-com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生齐说:邓小平爷爷)
(投影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解题:
(1) “永生”是什么意思?
(2)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扬,并把重要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1-c-n-j-y
(3)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出示投影(相机解释词义,使学生理解后读出词语的感情)
船舱 崭新 呜咽 痛悼 海疆 超越 属于
澳门 舷窗 震撼 爱戴 奔流不息 波翻浪涌
A、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
B、齐读生字词。
2.请七位同学分别读七段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给对这七位同学读书的情况做出评价。
3.指导难读的小节:
在读书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让大家来帮你。(估计学生对第1第3小节有困难,重点指导)
(1) 指名读第l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
a、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b、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2) 指名读第3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
a、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b、 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四、再读课文:
1.自己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看课文可分为几部分?2.讨论分段情况:(总结归纳段意并板书)21·cn·jy·com
一(1) 飞向大海
二(2—4) 撒向大海
三(5—7) 告别大海
五、再读生字,指导易错字
1.齐读生字,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你觉得哪个字写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舱:舟字旁的一横应该是一提 崭:上小下大
呜:右边是个乌,不是鸟 咽:左窄右宽
悼:右下的十字的竖上短下长 超:走字上的短竖上长下短,一撇要长
疆:弓字应写的直、狭长,而且上面两部分的距离应该一样
属:左面不超出厂字头,右面超出厂字头
3.学生在书上的描红。
六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主人公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分段及段落大意)。
3.上节课同学们还提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为什么还能‘永生’呢?这节课上我们就把这些问题都消灭了。
二、精读感悟
(一)、细读第1段:
1.齐读第1段。你从第1段中读出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呢?
2.引导朗读以下的句子,感受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播放录音朗读)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引导读好低低地缓缓地) 21cnjy.com
(1) 指名读,组织学生评议。
(2) 听录音。
(3)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3. “崭新的历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邓小平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说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www.21-cn-jy.com
4.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语速徐缓,语音沉稳,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不舍的心情。
5.谁来试着背诵这一节?
过渡:邓小平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的中国人民,用他的聪明智慧,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十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都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这是何等高尚啊。人们的心情多么矛盾,不想小平同志离开,又不忍心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所以……(引读第2节)
(二)细读第二段并背诵
1.学习第2节:
(1) 引导理解“呜咽”“痛悼”的意思。
(2)最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在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
(3) 有感情地齐读第2节
(4)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读出人们悲痛不舍的感情。
(5) 练习背诵。
2.学习第3节:
(1) 投影出示第3节(师:但是伟人还是离去了,也许……引读第3节)
(2) a “奔腾不息”是什么意思?
b 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将骨灰送到哪些地方?
c 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 (介绍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说明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功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并说明因为小平爷爷是2月19日去世的,没能亲眼看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所以低低地缓缓地,不忍离去。) 2·1·c·n·j·y
d 四个大组分别读四个带“也许”的分句,比比哪组读得好。
(3) 四个“也许”能颠倒吗?为什么?
(4) 增强气势朗读第三节的四个带“也许”的分句(第一组朗读第一分句,第一、第二组合起来读第二分句,依次类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邓小平爷爷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影响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国界。
(出示投影)“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a 让学生齐读这句话。
b超越时代指的什么?
超越国界有是什么意思?
c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什么感情?
d 指名读,组织评议。
e 小结:这句话句式整齐,情感充沛,要读出这样的内涵:小平爷爷及其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形象不可磨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e 再次齐读。
f 用“不仅……也……”造句。(引导学生发现也后面的感情更强烈)
(7) 练习背诵第3节。
3.学习第4节,读出感情。
4.齐读第二段。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部分:飞向大海和撒向大海,知道了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依依不舍的感情,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三部分。
三、 作业
1.语文练习册上的练习。
2.用“不仅……也……”造句。
3.背诵并默写1——4节。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A、上节课我们学习哪两部分,大家回想一下,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B、那架专机是怎样飞向大海的?
C、“低低地,缓缓地”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D、大家想看看当时的情景吗?(播放录象)
E、配乐齐背第一段。
2.师:A、飞机飞到了祖国的辽阔大海,去完成小平爷爷最后的遗愿,把骨灰…… (生齐说:撒向大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播放骨灰撒大海的录象。
C、小平爷爷还是随着奔腾不息的浪花离去了,而浪花会帮助小平爷爷完成他未了的心愿,把他带到他生前希望去的地方。也许……(引读第3节)
D、起立齐背2.3小节。
3.小平爷爷的遗愿以已经完成了,人们也要……(生:告别大海)
二、精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议。
2.“水天一色”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又指什么?
3.“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
A 听到什么了?
B 体会一下小平爷爷说这句话时的心情,谁来试着读?
C 为什么说是“仿佛听到”?
D 请同学读这段话“从那……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有感情地齐读5.6两节。
5.请一个小组读第7节。
A 其他同学想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全文作结,并点明课题。)
B 你是怎样理解“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的?
C “在大海中永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还能 “永生”呢?这样写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21教育网
D 有感情地齐读第7节,试着背诵。
E 播放录象,师总结。
总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使祖国更加繁荣,使人民更加幸福。虽然小平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年多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7、齐读全文。
三、情感延伸:(投影小平爷爷的照片)
1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觉得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默写5——7节。
2.搜集小平爷爷的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
板书设计:
13 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 完成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 鲜花送伟人,骨灰撒大海
在大海中永生 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