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1)艾滋病小斗士
《艾滋病小斗士》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有效的对话莫过于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课文阅读至情深意浓处让学生用练笔来表达心声、宣泄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读到“恩科西是一个黑人男孩……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一处时,为小恩科西的无辜、失去母亲的悲痛及无法避免最终的悲惨命运深深叹息,我认为此处是一个空白点,可以让学生在旁边做上批注。通过课前上网查询,第一课时的教学及学生对文本资料的阅读,学生感受到了恩科西的不幸遭遇,他们的心被强烈地震撼着,写出来的批注催人泪下。如在教学第五自然段“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两组关联词语时,先让学生说说用了2对关联词讲了哪两层意思,然后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坦然生活的、怎样关心患病的儿童的做了哪些事,最后在旁边做上批注。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空白之处,其实渗透着极丰富的“有”,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所以,我利用好这些空白,让学生写起来,感受恩科西与病魔作斗争的经历。21教育网
15 艾滋病小斗士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教学重点:感悟“小斗士”的可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难点: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板书设计:21教育网
15 艾滋病小斗士
(恩科西) 顽强抗争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