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单元 第15课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单元 第15课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8 20: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15课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和平安静的国际环境.
(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物中团结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美帮阿富汗游击队抗苏欧共体国家经济发展上述图片体现了什么时代潮流 (1)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
(3)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邓小平论国际形势 材料一 (1984)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因素在增长。
材料二 (1985)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材料三 (1985)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上述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什么?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
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发展
不发生世界战争有可能
维护世界和平有希望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 2.外交政策的调整(1)改变了过去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2)奉行不结盟政策
(3)开展无敌国外交
(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 1984.5.12接见尼日尔国家元首赛义尼 为什么邓小平说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
(推行不结盟的原因)参考答案:
1.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2.中国力量的上升,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探究学习二、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1.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11年胡锦涛访问美国2008年胡锦涛访问日本2011年胡锦涛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会面 2.积极发展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关系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 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1.发挥在联合国的作用三、发挥在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9月6日)达尔富尔中国维和部队 1996年9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议一议 中国积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1.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2.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3. 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2.发挥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1)十分重视改善和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ASEAN)。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截至2011年8月)有10个成员国,分别是文莱(1984)、柬埔寨(1999)、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马来西亚、缅甸(1997)、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 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安全、国际和地区事务等诸多领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不仅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还能够推动亚洲与其他地方的合作(2)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2001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圆满结束。本次贸易部长会议通过重申APEC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的主张,强调APEC支持尽早启动新一轮谈判的立场,并就推动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以及加强经济技术合作采取一系列措施,这对于保持健康、开放的国际经贸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前身——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人口14.89亿,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对内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在沪举行 背景: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目标:
(1)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共同发展。
(3)开展人文合作,增进成员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特点:结伴而不结盟。
意义:丰富了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新型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