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章末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章末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18 15:3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包括开采挖掘出的及洗选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炭成分大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2.关于煤矸石的大量堆放带来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日晒下长期堆放会自燃,排放的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地质灾害
3.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合适的是(  )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用做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取出其中的含炭成分
4.下图说明的问题是 (  )
A.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巨大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高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 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
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
D.南方平原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6.土地退化有多种类型,但不包括 (  )
A.烧荒导致土地荒芜
B.水土流失导致表土损失
C.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读图回答问题。
7.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水土流失 ③赤潮 ④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是 (  )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 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虚拟水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贫水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
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
10.根据该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缺水国家应从富水国家直接进口水资源来弥补不足
B.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C.发展中国家应积极生产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
D.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它仅指农产品中的含水量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据此回答11~13题。
1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
A.中国 B.美国
C.埃及 D.沙特阿拉伯
12.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13.对非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 (  )
A.限制利用
B.实现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能源
C.禁止开采
D.加快勘探开发,扩大开采量
在近几年的国际大型车展上,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备受青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据此完成14~15题。
14.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15.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世界最大的石油企业之一壳牌石油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宁煤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研究在我国宁夏建设预计年产近350万吨油品的煤制油企业。据此完成16~17题。
16.在宁夏建设煤制油企业生产石油的替代品,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
A.煤制油需要大量用水,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
B.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C.造成当地用煤减少,能源供应紧张
D.当地的酸雨危害加重
17.有关煤制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油可以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紧张局面
B.煤制油能从长远解决世界能源危机
C.煤制油不会产生温室效应
D.煤制油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在未来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今后5年至15年之内,山东省将有海阳、乳山和荣成三个核电站相继投产。据此回答18~20题。
18.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山东东部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19.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20.下列关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二、综合题(共50分)
21.下图表示的是我国山西、黑龙江、新疆、四川、内蒙古五个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
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根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内蒙古和②省在做大传统能源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大了对新能源的投资和开发力度。试说明两省区可能开发的两种可再生新能源,并分析其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
22.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但近20年来,我国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些地下水开采区补给条件发生了变化,使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锐减;一些地区污水渗透加大及含盐浓度变化,使地下水水质出现明显恶化;更有甚者,一些地区不顾地下水的承载能力,盲目集中开采,导致当地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咸)水入侵以及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读“我国各省(市、区)年地下水资源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省地表水资源较贫乏,原因有(多选) (  )
A.降水稀少
B.地表崎岖,坡度大
C.多山间盆地
D.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
E.地下多暗河、溶洞
F.地下水开采量大
(3)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
(4)简述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合理建议。
23.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3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1)读图比较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2)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3)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24.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千米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D 3.C [第1题,煤矸石主要是在采煤中产生的。第2题,地质灾害主要有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煤矸石的大量堆放不会引起地质灾害。第3题,煤矸石含有少量的煤炭,做成煤矸石砖后,不但能减少烧砖时所用煤炭的数量,而且也利用了煤矸石中的岩石。]
4.D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
5.B 6.A [第5题,我国土地开发力度较大,后备土地已经很少了;东南地区多丘
陵山地,耕地较少;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不可能有大面积的森林;南方多丘陵山地,水田分散。第6题,烧荒对地面的植被造成破坏;不一定影响土地肥力。]
7.D [水土流失和沙尘暴能直接将表土层冲走或吹走,降低了土壤肥力,使土地退化。]
8.C [基本农田是肥力高、质量好的耕地,不能占用;城市开发区的建设也要本着少
占农田或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必须适度开发。]
9.D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流动性强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河
水不停地流动,若干天就可更新,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地下水流动更新的速度最慢,所以自净能力最差。]
10.B [注意阅读材料,明确“虚拟水”的含义即可判断出,开展水资源密集型农产
品的贸易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11.D 12.D 13.B [第11题,海水淡化成本高,因此只有在非常缺水的地区而又有
足够的经济实力的国家或地区才能开展。第12题,节流是节约,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第13题,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在人类历史时期不能再生,因此要做到充分利用,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可以替代的资源。]
14.B 15.B [第14题,新能源车节约能源,清洁、环保,排出的废气少,有利于减
轻大气污染。第15题,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需要大量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因此,可能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16.A 17.A [煤制油项目可以明显减轻煤炭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
减轻酸雨危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能够部分取代石油,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紧张局面。但是该项目耗水量巨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而且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危机。]
18.B 19.A 20.C [第18题,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供应紧张,迫切需
要建设一个与全省发展、定位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能源保障体系,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能源支撑。第19题,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石油为主,而我国是以煤炭为主,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水能、核能等所占的比重偏小。第20题,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不是唯一的举措。]
21.(1)黑龙江 新疆
(2)新能源:太阳能和风能。有利条件:两省区均位于我国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光照强;全年昼夜温差大,风速大;有大面积平坦广阔的廉价土地等。
解析 第(1)题,根据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图中①为黑龙江,②为新疆,③为山西,图例A表示天然气,B表示石油,C表示煤。第(2)题,内蒙古和新疆都位于内陆干旱地区,太阳辐射强,风力较大,且有大面积平坦廉价的土地,因而适合占地面积大的风能与太阳能的开发。
22.(1)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丰富或较丰富(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北京、天津、宁夏和
山西严重缺乏。
(2)BDE
(3)降水量小且降水变率大,河流径流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小,该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农业发达,对地下水的需求量大。
(4)主要问题: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或塌陷,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措施:加强立法和有效管理,制定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控制开采量,加大科技投入,防治地下水污染等。
解析 该题考查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贵州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地表水易流失和下渗,导致地表水缺乏;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来分析。
23.(1)1990~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均呈减少的趋势;苏州耕地面积减少快,徐州
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
(2)苏州和徐州GDP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GDP始终高于徐州。
苏州和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3)①苏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努力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②徐州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的发展。
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注意图中纵坐标是耕地年递减率,且都为正值。第(2)题,要从“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两个方面来分别比较。GDP两地都在增加,但苏州增加幅度远高于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徐州降幅大。第(3)题,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又要注意保护耕地,苏州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管理,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要保护耕地,靠科技加快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
24.(1)可再生 太阳能与风能 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 (3)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成本高,施工难
解析 第(1)题,注意本题的分类标准是能源性质;回答其意义可从新能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的角度展开。第(2)题,理由主要从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第(3)题,从风能资源、经济基础、技术支撑、市场前景、土地利用等方面分析建设风电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