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三课时: 第3课时 四、有关纯度物质的计
算和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练习书写:碳、一氧化碳和氢气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碳、氢气和一氧化碳等能从氧化铜、氧化铁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做还原剂 ? H2 + CuO Cu + H2O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还原剂(被氧化) 氧化剂(被还原)从得失
氧的角度: 得 氧 失 氧从化合价
升降角度: 升 价 降 价 从电子得
失的角度: 失电子 得电子计算:有关纯度问题的计算例题:100吨含Fe2O3的质量分数为85%的铁矿石中,可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方法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在化学方程式下标上题目中已知质量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际质量,同时标出需要球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列式
4、求解方法二:根据元素质量守恒思想计算,
铁矿石中的铁的质量= 生铁中铁的质量习题1:用2000吨含Fe2O375%的铁矿石,最多可以炼出多少吨铁?习题2:铁的氧化物2.32g,被CO还原后,只剩下1.68g铁,求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解析: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是由于铁的氧化物失氧所致。
解:设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则:
FexOy + yCO xFe + yCO2 固体减轻56x+16y 56x 16y 1.68g 2.32g-1.68g
56x∶1.68g=16y∶(2.32g-1.68g)
故:x∶y=3∶4
即所求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3O4五、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换:例如:1熟石灰的制备及粉刷后的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CaCO3 CaO Ca(OH)2 CaCO3你能写出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CaCO3 CaO+ CO2↑CaO + H2O == Ca(OH)2Ca(OH)2+ CO2 == CaCO3↓+ H2O2、溶洞和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呢?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溶洞原理: 在自然界里,含有碳酸钙的石灰石岩层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不溶水的碳酸钙就会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而被地下水带走,在长年累月的作用下会慢慢地形成溶洞。CaCO3 +CO2+ H2O = Ca(HCO3)2 钟乳石的形成原理: 当含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从溶洞顶渗出,一滴一滴落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水里的碳酸氢钙又会变成碳酸钙而沉积下来,附在洞顶的石壁上,年深日久,洞顶就垂下乳状石条,这就石钟乳石。滴落地洞底的水也发生着同样的变化,形成了向上生长的石笋。钟乳石和石笋慢慢伸长连在一起成了石柱。Ca(HCO3)2 CaCO3↓+H2O +CO2↑实验:观察鸡蛋在稀盐酸溶液中的各种现象,并做科学的解释。现象:1、鸡蛋下沉后慢慢地上浮。接近液面时,几乎是静止不动。
2、鸡蛋浸到容器底后鸡蛋壳表面就有大量气泡冒出,同时鸡蛋浮起来,不久,看到有白色泡沫物质从鸡蛋里跑出,白色泡沫越来越多,随着气流量流到了烧杯的外面。
3、最后,鸡蛋壳完全消失了,变成了一个由膜包着的无壳鸡蛋,而沉在容器的底部。讨论:1、鸡蛋下沉后慢慢地上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刚放入时鸡蛋重力大于浮力,下沉到底部;下沉时, CaCO3和HCI反应放出CO2,形成气泡附着在蛋壳表面,浮力将鸡蛋托起,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鸡蛋上浮。 接近液面, CO2气泡破裂,浮力减少,但液面下的蛋壳产生的大量气泡而产生的浮力远大于减少的浮力。这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接近液面,几乎静止不动。2、接近液面时,几乎是静止不动。3、最后,鸡蛋壳完全消失了,变成了一个由膜包着的无壳鸡蛋,而沉在容器的底部,为什么?这时气泡消失,重力大于浮力而沉在容器的底部。思考:从上面的实验你能懂得什么?第4课时 五、利用物质转化的规
律寻找物质制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