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8 19:5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在高原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三是对西部大开发有更多的了解。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本文是略读课文,结合本文特点及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妖娆、巍峨”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3.情感目标:紧扣单元训练点,了解西部,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洋溢着浓郁的抒彩,“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多次,充分表现了筑路大军遇到困难时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时的喜悦之情。文章内容鲜明,语言直白简洁,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因此,我把教学重难确定为: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 四、说学情   学生进入五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上这些能力的具备,为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学生对本课背景不了解,对西部了解不多,课前又没有搜集相关的资料,这些为学生理解课文增加了难度。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上面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的分析,   我主要采用情境激情法,通过画面和音乐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指导法,运用阅读提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朗读感悟法,抓住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朗读中体会情感等。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学生自读感悟后,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如“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词语,感受到建设者充满智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抓住朗读,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按照不同的要求,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时整体感知,思考问题采用默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在解决难题时,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建设者在修筑风火山隧道中所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去加深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说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天路》;   (2)引言导入新课。   2.读题质疑,明确目标   (1)读了课题,你头脑中浮现了哪些问题?   (2)出示学习目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字词读准确;   (2)边读边: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3)读后检测。   4.读中感悟,体会精神   (1)学生默读感悟   默读课文4---9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用~~~画出相关句子。还可在句子旁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同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高原冻土      学生交流句子,引导感受困难;      读悟克服困难的句子,体会建设者的精神,引导朗读;      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学生交流句子,师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精神。   5.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齐读10——11自然段;   (2)简介青藏铁路   (3)课外搜集有关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七、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