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9 10:0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 一 休足立将军  其父亲是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后小松天皇。当时的日本在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统治下,结束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室町时代。
  一休精通汉诗,书法艺术和水墨画技艺也颇有名气。
  对于日本禅门来说,一休既是锐意革新的圣徒,又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狂徒。他虽出家持戒,但后来却认为禅宗的禁欲教条虚伪,自己喝酒吃肉,甚至出入风月场所,作了不少描述世俗生活,及后来对盲女“森”的爱情诗。他的弟子中有不少有才华的人,在和歌、连歌、茶道、和画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休宗纯
(1394年-1481年)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德国统一
——于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如中国。俄国农奴制改革
——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美国内战
——废除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此时日本的情况如何?日本的幕府时代 一、镰仓幕府
(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
(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
(1603——1867年)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武士阶级是统治阶级。身份等级世代相继,不能逾越。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埋藏危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人民的抗争 大盐平八郎起义1866年大阪发生“米骚动”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新兴地主 商人农民、城市平民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美国佩里叩关(1853)“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倒幕运动(1867——1868)2、倒幕力量倒幕派(武士,商人,资,新)
资产阶级化的大名(西南强藩)
人民3、经过及结果1867年   发动“王政复古”,宣布废除幕府体制
1868年 伏见、鸟羽战役,推翻幕府统治1、背景:内忧外患 
安政大狱 (一)、明治维新历史条件:
1.政治上:人民起义不断。 ________ 起义是典型表现。
2.经济上: 的成长。
3.民族矛盾: , 民族危机严重。
4.政治保障: 成功。简答:
1.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史实回答黑船事件(佩里叩关)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3.结合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分析日本各阶级(武士、新兴地主和商人,农民和城市平民以及天皇和大名)的状况和要求,进一步分析各阶级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4. 武装倒幕的主力、过程、结果和影响如何? 大盐平八郎起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佩里叩关倒幕运动1、目的:
巩固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
实现民族振兴、独立出洋考察富国强兵日本殖产兴业中央集权文明开化世界強國废除 不平等条约明治政府目标二、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统一征收土地税。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
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探究:《五条誓文》体现明治政府怎样的改革决心?改革精神、进取精神、团结一心精神施政纲领稳定大名、公卿,便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废除等级身份制放弃攘夷口号,与外国交往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废 藩 置 县东
京京
都大
阪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三府七十二县县县县县过去的“四民”现在的四民天皇
将军
大名武士皇族华族士族平民
自由通婚
就业居住自由
兵役、纳税平等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不能逾越;主从关系、从属关系明确,限制人民自由。农民对领主的从属关系打破,提供自由劳动力;四民形式上平等,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士从日本人的姓看历史变迁
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给自己起姓。因此,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二、大刀阔斧行改革——内容1.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 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脱亚入欧2.内容:“破旧”和“立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君主立宪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福冈缫丝厂(日本最早的近代制纱厂)2、经济上: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孝明丸”3、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
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1871年,为了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明治政府派遣代表团出访欧美各国,实地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情况。 ——发展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1877年成立的日本东京大学1876年建的一所
日本新式小学明治初期的小学
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普及率一万元日币上的头像是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穿西服的日本男子4、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的措施---改造封建文化,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明治时代建立的东京上野公园明治时期举办的化妆舞会鹿鸣馆一所类似于沙龙的会馆 ,供改革西化后的达官贵人们聚会风雅的地方,仿照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1890年,东京浅草建成60米高的凌云阁,轰动一时。用武土道教育日本军人近代日本海军5、军事上:建立常备军,从国外购买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创办军工企业,培养军事人才。——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于天皇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侵占亚洲,征服全世界大陆政策
1、1872入侵琉球、1874 入侵台湾、 1879年,吞并琉球
2、1876年,侵略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3、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4、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6、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日本的对外扩张三、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是一场 的改革。2.影响:
⑴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①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政治近代化---《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确立_________政体。);
⑵实现了民族独立;
⑶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⑷但保留封建残余。⑴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①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_______出现了高潮;特别是以______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以_____为代表的日本_____资本和____资本迅速发展起来。
②在政府保护下,日本__ __也较早产生了,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简述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⑵政治近代化---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内容:①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___________。 ②日本臣民有各种权利和自由,但这些权利和自由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才可享有。
③大日本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成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议员根据________产生。内阁只对______负责,而不对____负责。
④法官由______任免。
影响: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___________性质的宪法,但是同西方的资产阶级宪法相比,却又极其保守,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简述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并指出其进步性和局限性;2.走上对外扩张道路:⑴武装入侵朝鲜,强迫朝鲜王国签订____________,正式吞并朝鲜。⑵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⑶打败俄国,签订_____________,树立了日本在东亚的强国地位。列举明治维新后对外扩张的史实;4.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实现民族独立(条件,结果)⑴条件: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日本修约的变化
①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_国家;
②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经济、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______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
③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______趋势,欧美列强之间_________。
④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日本提供了一个良好时机与各国重新谈判,并采取了灵活的策略。 ⑵结果:废约任务完成。5.保留残余:明治维新运动没有____________。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________,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1. 背景: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2.领导者: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建立明治政府并掌握政府实权。 3.变法阻力:推翻幕府统治,明治新政府成立,因此封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变法阻力较小。 4.措施:顺应历史潮流,措施全面,比较适合日本的国情政策.结合史实分析明治维新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小 结国内:幕府
统治现状与
国内危机国际:黑船
事件引发
民族危机加
剧武装
倒幕

明治
新政
府探
索政治前提明


新废藩置县,君主立宪;
土地改革,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教育改革;
军事改革,强兵扩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摆脱民族危机。封建残余与军国主
义,侵略扩张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领导
内容不同点:相同点:学史致用如果你是中国国家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请你就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来谈谈我们中国现代化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1、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和深化改革2、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3、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借鉴学习 4、科学发展、和平发展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摘自《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⑴据材料一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何相同点?⑵改革既要除旧布新,就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结合改革者在改革前和实施当中的措施,谈谈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目的:维护皇权(1分)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日本:改革前,通过“武装倒幕”将旧制度及其特权者铲除;(1分)改革过程中,通过废藩置县、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赎买武士特权等方式巩固改革成果。(3分)
俄国:改革前,沙皇借用舆论的力量化解贵族地主的阻力;(1分)改革中,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旧势力的不满情绪。(2分)材料一 “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 “日本人相对迅速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于外因,如西方的冲击性质或日本国土较小等.因为其他国家有同样经历和国土面积的国家,做出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还是应该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美国学者肖尔 材料二 一组图片(略,具体内容有 明治天皇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明治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文明开化)⑴根据材料一,美国学者肖尔认为”日本迅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⑵你是否同意肖尔的观点?并根据材料二相关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说明你的理由.主要原因:日本社会的内部特点(或内因)。 同意。理由:①要求改革的中下级武士拥戴明治天皇,成立新政府,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进行改革。②明治政府派出使团考察欧美,使改革较好地适应了日本的国情。
③注意人才培养,引进西方教育制度,推行义务教育,打破传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④倡导西化,鼓励穿西服、吃西餐、建洋房、理发等,起到移风易俗、促进文明开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