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8.6 巴西(课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8.6 巴西(课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18 21:05:09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按钮使用说明: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张幻灯片足球王国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巴 西一、亚马孙平原
与亚马孙河 活动一(一)地理位置、面积 每人拿出一张白纸,仿照教材上的图,画一幅巴西轮廓图 ,并在自己画的轮廓图中填出赤道、南回归线、大西洋。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特点。
读图,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特点。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西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差不多占了南美洲大陆总面积的一半。南美的“巨人”(二)自然环境活动二 观察对比,感受巴西南北的环境差异。 巴西高原的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公里,除了南极洲的冰雪大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 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脉,东到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与圭亚那高原之间,面积约560万千米2,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是世界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密林里面
练百步穿
杨的脚法草原上练就
惊人速度!冰天雪地
练铲球大沙漠
里练盘带×√√×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巴西的地形特征:
(三)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南部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 亚马孙平原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始的热带雨林遭砍伐的热带雨林恢复中的热带雨林砍一些树可以
增加经济收
入。可后代怎
么办?大规模砍伐
势必会破坏
生态环境。 不砍树居民收入难提高,就业不好解决;砍多了又破坏环境。 巴西的森林面积
大得很,多砍一
些也没有什么关
系。 活动三:各抒己见 (四)亚马孙河 读图,说出图中四条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的流向、所在大洲及注入的水域。 亚 马 孙 河 全长6400公里,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水量充沛,占全
球入海河水总流量的五分之一。有15000条支流 ,流域面积几
乎大如澳洲。通航河道河面宽广,不能同时看到两岸。 亚马孙河发源于 山脉,向东注入 洋。
是世界上水量 、流域面积 的大河。
长度 多千米,仅次于 河,居世界第 。
最大最广6400尼罗安第斯大西二 地处赤道地区,属于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河流所在地区 ,北、 西、 南 三面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多。 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活动四二、发展迅速的经济 你知道世界上的“金砖五国”吗?你知道其中“金砖”的含义吗?
1967—1974年,巴西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八年平均以10.1%的速度递增,创造了“巴西奇迹”。1988年后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1993年,政府实施新经济计划。近些年经济情况不断好转。目前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在世界经济中居前十位之列。 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巴西矿产丰富,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巴西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钢铁、机械、化学、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一)工业特征巴西的矿产酒精当燃料炼钢用木材汽车双门开伊泰普水电站 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二)农业特征 读图,回答问题。
(1)巴西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2)巴西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3)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活动五自学实践 咖啡、玉米、可可、香蕉、甘蔗、剑麻、棉花和大豆。
东南沿海地区。
水热条件好,地形和缓,人口城市集中,对外联系便利。三、人口与城市 阅读南美洲各国的人口总数(单位:百万人,2011年)状况表,归纳巴西的人口数量特征。人口总数超过1亿,居世界前列,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目前巴西的城市总人口超过1.6亿人。圣保罗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城市,达1099万;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巴西利亚、福塔莱萨、贝洛奥利藏特的人口分别为616万、295万、256万、247万、243万。 巴西人口集中在哪里?活动六 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 巴西人种复杂,以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 阅读巴西各类人种占总人口的比例状况表,归纳巴西的人种特征。首都——巴西利亚巴西利亚——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遗产巴西的城市 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城市。金融、商业和制造业中心。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31届奥运会举办地活动 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巴西为什么要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
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缓解东南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压力,加上巴西利亚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理理思路
想想收获巴西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 (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刚果河 D.长江
3.巴西的首都位于 ( )
A.亚马孙平原 B.巴西高原
C.南部沿海 D.北部内陆D课堂练习AB读右图,完成4~6题。
4 .该国是 ( )
A.法国 B.澳大利亚
C.埃及 D.巴西
5.①城市是 ( )
A.该国的首都
B.该国最大城市
C.该国最大的港口
D.该国的工业中心
6.①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AAA谢谢!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类型、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知道其在世界上重要地位的农产品。
(5)能说出巴西人口构成和分布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
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
突出方法:运用地图进行探究学习,读图、看图、画图、议图,让学生多次“接触”地图,感知地图,学习和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
突出方法:媒体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图片,并结合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引起关注。
三、教学难点
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突破方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四、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资料。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周游世界快一学期了,发现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有一个国家就有三怪:“酒精当燃料、汽车双开门、炼钢用木材”,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学生猜)
过渡: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一、巴西的自然环境
1、巴西地理位置和面积
活动一:动手绘图,动眼观察,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在世界政区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让学生找出并指出,然后:
①提问:“长期以来,巴西一直被人们誉为南美的“巨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请每人拿出一张白纸,仿照教材上的图,画一幅巴西轮廓图,并在自己画的轮廓图中填出赤道、南回归线、大西洋。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修改所画地图,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
③ 课件展示:突出赤道、南回归线,大西洋的名称,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巴西的位置特点: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热带,东部濒临大西洋。明确巴西是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这个热带王国的自然风光吧。
2、巴西的自然环境
活动二:观察对比,感受巴西南北的环境差异
①教师转换角色,以一名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分别游览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两地。媒体展示两地的景观图片。
②学生说出刚才我们去的两个地方分别是什么景观?两地为什么景观不同?
③指导学生在自己绘制的图中填注出这两个地形区的名称
④指导学生完成课本97页活动,总结归纳巴西南北的环境差异。
⑤知识应用:判断图片中四位球星说的话是真是假
⑤流淌在亚马孙平原上的那条河是什么河?画出这条河并填出名称(指导学生边画边说出亚马孙河的流向和注入的大洋)
活动三:合作探究,讨论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①然后媒体展示尼罗河和亚马孙河流经地区图,引导学生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
结合课本中尼罗河和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的统计表,学生认识到亚马孙河水量大,流域面积广。
②引导学生结合巴西气候图和地形图,分析讨论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过渡:在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上,横贯着奔流不息的亚马孙河,还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被成为“地球之肺”的热带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
活动四:角色扮演,讨论亚马孙热带雨林该如何开发和保护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地球之肺”,然后说说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何被称为“地球之肺”,从而认识它的巨大的环境效益。
②课件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所遭到的破坏。学生说说这些开发雨林的方式会带来什么后果?
③把全班同学分组,结合课本102页活动讨论以下问题:亚马孙热带雨林该如何开发和保护呢?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小结:巴西的热带雨林正面临着严重危机,这种危机不仅给巴西人民,而且给世界人民造成各种“生态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所以,保护热带雨林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认识到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破坏资源,破坏环境。
过渡:巴西政府正为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做着不懈的努力,他们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已成为世界新兴经济市场,与我国同被列为“金砖五国”。
二、迅速发展的经济
活动五:阅读课文,自主探究,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情况、工农业特点及有利的自然条件。
媒体展示问题式的学习纲要,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然后交流。
1.巴西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雨量充沛。 种植各种热带经济作物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和出口国, 、 、 等
的产量也居世界首位。
2.矿产资源( 丰富) 采矿业、钢铁工业的发展
3.水利资源丰富( 水电站) 提供较多电力(全国90%电力)
4.东临 洋 ,海岸线长
航运、造船、对外贸易
河源远流长,水量丰富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它最大的两个经济中心——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去逛一逛。
三、人口与城市
活动六:观察分析,思考探究,认识巴西主要城市、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媒体展示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两大经济中心,教师简介。并用媒体播放狂欢节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册45页的相关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巴西的狂欢节和桑巴舞都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的,这和巴西的种族构成有关。那么,巴西的种族构成有什么特点?
2、巴西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为什么?
3、为了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巴西政府采取了一项什么重大举措?
活动六:阅读材料,欣赏图片,了解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阅读材料“巴西利亚”,媒体播放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图及特色建筑,教师简单介绍。
小结:巴西利亚是巴西的能工巧匠们智慧的结晶。正像巴西人所说的那样,“巴西最有价值的财产是巴西人民”, 勤劳而勇敢的巴西人民创造了“巴西经济的奇迹”,正大步向前发展,让我们祝愿他们越来越好。
【归纳总结 反思升华】
1、交流收获与体会。(可归纳巴西的世界之最或巴西美称)
2、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自己是否达到学习要求。
【反馈练习 运用知识】
知识应用
1、请同学们设计一条公益广告,来规劝那些破坏热带雨林的人,或者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2、巴西和美国之间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进出口贸易?
【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1、填充图册32页。
2、请说出巴西国旗上白色飘带以及分布在两侧的星代表什么?为什么星绝大部分在白色飘带的南部?国旗中的绿色代表什么?黄色代表什么?
3、我国现已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请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和巴西之间有哪些方面的进出口贸易。
七、板书设计
发展迅速:咖啡王国 南美最发达的工农业国。

三、主要城市: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高原)
最大城市——圣保罗 最大海港——里约热内卢(东南沿海)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