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八校联谊2017年联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25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扶掖(yè) 骈进(pián) 陨落(yǔn ) 根深蒂固(dì)
B.禀请(bǐng) 滞碍(zhì) 抽噎(yē)? 强聒不舍(guō)
C.谮害(zèn) 拮据(jù) 蓬蒿(hāo) 廓然无累(lěi)
D.栖息(qī) 勾当(gòu) 喧(xuān)嚷 面面厮觑(qù)
2.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
A.怄气 萧索 诘难 恃才放旷
B.喑哑 嬉闹 凌驾 起承转合
C.栈桥 藻饰 要诀 不求甚解
D.凋零 亵渎 哐骗 辛苦恣睢
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2分)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绿水青山看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一台大型演播室益智类文化节目。
B.孝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C.市实验初中科技文化艺术节师生同台献艺,节目精彩纷呈,观众拍手称快。
D.在全国人才引进交流会上,武汉市政府介绍了引进人才的办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5.古诗文默写。(6分)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
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③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为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 ”。
④在古诗词中,诗人们常常通过连续使用地名的方式来含蓄地抒发情感,如:“ , ”。
6.名著阅读。(4分)
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他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1)选文中“他”是 (填人物名),他决定做的“别的事”是指 。(2分)
(2)其实名著都是指导我们人生的好教材,从下面所列举的名著中选出一部,简要写出这部“教材”好在哪里。(2分)
A.《水浒传》 B.《朝花夕拾》? C.《海底两万里》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选 (填序号) ,它好在 。
7.综合性学习(7分)
孝感市某实验初中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孝感市某实验初中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目
年级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
94.4%
1.1%
4.2%
八年级
90.6%
5.2%
4.7%
九年级
88.8%
7.3%
5.9%
(1)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2分)
探究结果:① ;② 。
材料二:科技的发展,传播信息不再需要书信这种传统的形式,致使书信已经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这对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遗憾!针对这种情况,国内顶尖视频制作团队成功制作了首档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让观众体会到书信的魅力。节目开播后,全网播放量超过2亿,这种火爆网络的态势,被越来越多的观众知道、提及、观看、分享、力荐。
(2)说说材料二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分)
(3)根据你对《傅雷家书两则》以及其它书信的了解,你觉得书信相比于微信、短信有哪些优势?(2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古诗词赏析(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词的上阙中“塞外声”指 。(1分)
9.为什么作者觉得自己 “可怜”?(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①。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②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①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之事。
②议者:指对诸葛亮决议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此进趋之时也 以伤先帝之明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北伐中原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B.甲文叙述了先帝托孤和“受命以来”所做工作,“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是受托后的心情,他担心不能“攘除奸凶”会使自己的英名受损。
C.乙文中“先帝之遗愿”是指甲文中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甲乙两文都写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因为平定南蛮后可以安心出兵北伐。
D.甲乙两文语言上多用四字短语,音节铿锵,酣畅平易,说理透彻,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尤其是甲文所写战略目标,警拔爽截,铿铿振响,熠熠生光。
13.纵观甲乙两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北伐的三个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开在心灵里的荞麦花
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
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
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
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
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⑨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
⑾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
⑿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
⒀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⒁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⒂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
(张西武/文,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1期)
14.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开在心灵里的荞麦花”含义的理解。(2分)
15.认真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把“我”的情感变化过程补充完整。(3分)
天气酷热,在地里劳作,“我”心烦意乱 → 种完荞麦,母亲劝“我”复读,“我”① →月光之下,看到母亲劳作,“我” ② → 重返校园,实现梦想,“我”③
16. 语言品味(4分)
①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品析加点词语)
②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17.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3分)
18.文中高考落榜的“我”“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鼓励”,如果你是文中“我”的朋友,请你在给他安慰鼓励时,从以下四句中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句名句引用在你的劝说中。(3分)
①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被误解的蟑螂物种
①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研究发现,在5000多种蟑螂品种中,只有30种左右的蟑螂会给人类造成困扰。但在人们的印象中,蟑螂是永远死不了的最肮脏有害的物种。实际上蟑螂是怎样的呢?
②蟑螂的繁殖方法是所有昆虫中最为繁多的。大多数品种的蟑螂是由雌性蟑螂产卵孵化出来的;有的品种的蟑螂,即便雌性蟑螂在产下卵袋后不管不问,小蟑螂也能存活下来;有几种蟑螂靠单性繁殖;有的蟑螂会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中自由切换。蟑螂能视具体情况而确定繁殖方法,这种生存方式影响着它们的生命力。
③蟑螂的分布范围极广。除了南极,各块大陆上都发现过蟑螂,它们从雨林到沙漠可谓无处不在。蟑螂在热带和温度较高的低海拔地区数量最多,但有些蟑螂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存活。
④大多数品种的蟑螂为了防止被其他物种吃掉,演化出各种各样的防御方法:有的选择将绿色的身体与环境融为一体,有的像瓢虫一样成为黑红配色,有的把身体卷成球形……有些品种的蟑螂防御方法更特殊,如:太平洋折翅蠊(蟑螂的一种)会喷出防御性液体;马达加斯加蟑螂在受到惊吓和干扰时,会发出可怕的声音,以此吓退入侵者。
⑤蟑螂在人们印象中是肮脏的食腐生物,它们看起来很脏,是住在垃圾桶里的寄生虫。事实上,蟑螂是爱干净的,除了睡觉、吃饭等,蟑螂都在专心清洗自己的身体,以维持体表的敏感度。家居蟑螂只在下列情况下有传播疾病的可能:它们爬过一些充满细菌的地方(比方说不干净的厨房垃圾箱),然后不小心把细菌带到食物上。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细菌没那么容易依附在蟑螂身上,即使有蟑螂这种有洁癖的怪胎也会及时清理自己。不管你相不相信,蟑螂比我们很多人要干净。
⑥作为一个不小的昆虫类群,蟑螂的害虫种类少得可怜。接触人类生活环境的蟑螂,如果不小心误入人类的房屋,很快就会因为饥饿和脱水而死亡,真正造成较大危害的只有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等极少数几种,剩下的5000多种蟑螂,都是不折不扣的森林益虫、自然界的清道夫。它们喜欢传统的户外昆虫生活,帮助人类回收腐烂植被,帮助植物授粉,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会捕食害虫。
⑦5000多种蟑螂,只有不到1%是有害的,但我们对剩下99%以上的蟑螂都抱有成见,人们对这一类昆虫的偏见实在太深了。
(叶子文/文,选自《科学大观园》2016年第22期,有删改)
19.蟑螂物种哪些方面被人们误解了?请仔细阅读全文后作答。(2分)
20.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3分)
A.人们对蟑螂一向抱有成见,认为它是最肮脏最有害的物种。其实,在5000多种蟑螂品种中,只有极少数蟑螂会给人类造成困扰。
B.蟑螂并不是都靠雌雄两性在一起才能繁殖,它们繁殖方法是最为繁多。蟑螂的分布范围很广,不过它在寒带和温度较低的高海拔地区数量较少。
C.蟑螂防御方法多种多样:有的选择变换各种颜色、有的选择将身体卷成各种形状来迷惑对方,还有的用发声将入侵者吓退,目的都是为了防止被其他物种吃掉。
D.家居蟑螂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排除这种情况:它们爬过一些充满细菌的地方,然后不小心把细菌带到食物上。
21.下面这则例子也是介绍蟑螂特性的,请指出其放到第④段还是第⑥段后面比较合适,并简述理由(3分)
“蟑螂教授”李树楠通过研究,从美国大蠊中提取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并使蟑螂的养殖成为一项产业,从而推动地域经济的发展。
分享阅读,传递社交温度
①阅读能让人“疯狂”吗?最近,曾在电影《哈利·波特》中扮演学霸赫敏的演员,在伦敦地铁里“丢”了100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开启了一场寻书、读书、传递的分享阅读之旅。
②读书首要的是书籍,但“阅读危机”并没有随着书籍形式的多样化而缓解。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阅读人群减少、阅读水平下降令人们普遍担忧。同时,互联网和数字大潮的来临,虽然改变了阅读习惯,电子书等却没能让人更亲近阅读,反而使阅读显得碎片化。如何激发阅读兴趣,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③阅读如寻宝、读书可产生游戏一般的效果,趣味无穷。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市,火车站里设置故事书自动分发机,在旅行中让阅读像买饮料一样便捷;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每逢当地情人节,政府就鼓励女士送男士书籍、男士送女士玫瑰,让花香与书香交融;在印度新德里市,一个民间组织借助“书中寻宝”活动,帮助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相较于以往各国通过立法来促进阅读,参与阅读和分享阅读切中了多数人的社交需求,从另一层面预示着,散出去的是纸张与文字,收获的则是人际交往的温度。
④正如有人参加类似活动后说,“工作之后我就很少读书了,是你让我找回了读书的乐趣和激情,让我明白分享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事实上,读书是装订知识,而读出创意、读出乐趣、读出不同,则是在体验社会冷暖。
⑤相对而言,当下的“舔屏阅读”“指尖阅读”,虽然更容易分享与传播,只要键对键式的操作即可,但却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现代社会,人们可能陌生化了,但不能冷漠化。尤其是在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除了一个又一个的二进制代码,依旧少不了一次又一次的触碰,如同一次书籍传递、街头快闪、角色互换,既是“成人之美”,又会“手留余香”。
⑥每一次行走都是在开启一段未知的相遇,分享阅读亦然。我们身处的数字时代,看似天涯比邻,但多数情况只是匆匆而过。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文字也会有表情、有温度,而这需要用心传递下去。一本书、一封信、一张明信片,完成交流虽然慢,但仍然充满期待、值得等待,因为“慢一点才能写出优雅浪漫的话语”。
(李洪兴/文,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有删改)
22. 第①段引用电影《哈利·波特》中的演员在地铁里“丢”书引发读者热潮的新闻,除了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之外,还有哪些作用?(2分)
23. 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3分)
A.互联网和数字大潮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因为电子阅读的方便让人更亲近阅读,只是阅读显得碎片化。
B.相较于以往各国通过立法来促进阅读,巴塞罗那市每逢当地情人节,政府鼓励女士送男士书籍、男士送女士玫瑰,这一举措使读书变得有趣,且收获了人际交往的温度。
C.当下的“舔屏阅读”“指尖阅读”, 尽管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但是更容易将读书分享与传播,人与人之间可以冷漠,但思想的触碰依然有“手留余香”之感。
D.分享阅读亦是在开启一段未知的相遇,我们身处的数字时代,看似人们匆匆而过,实则天涯比邻。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在网上用电子书和信传递浪漫。
24.请结合本文观点,为某校的“图书漂流站”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2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5.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①初中三年,是紧张而充实的三年。是一张芬芳的信件,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温馨浪漫的诗歌,是风波迭起的戏剧。在这三年中,我们为彼此微笑,为彼此哭泣……
请以“那一刻成为我心中的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②《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演绎一段千古传奇;《背影》中朱自清凝望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百感交集,引发多少读者的共鸣;《散步》中“我”选择平坦的大路顺从了母亲,委屈了孩子,让亲情的馨香洒满一路……
是孝心无价还是责任担当?是报答感恩还是真爱无限?……请任选一个角度按要求作文。
八校联考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①瑞脑消金兽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③亲贤臣,远小人。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每空1分)
6.(1)保尔·柯察金 文学创作(写作) (2)答案略,无论学生选择哪一部名著,只要能扣住这部名著是“指导我们人生的好教材”作答,答出理由即可。
7.(1)①(孝感市某实验初中)绝大部分学生从未写过信;②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尝试写信的学生越来越多。(答出一点得1分)
(2)《见字如面》节目产生的背景(原因)、宗旨及观众认可度。(三个方面,答出一点得1分)
(3)可以长期保存甚至成为经典,滋养人的精神;方便阅读,不需要流量,可以随时拿出来阅读;可以透彻的叙事讲理,不限篇幅,更有感染力。(答出两点即可)
8.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9.“可怜”是因为词人有杀敌报国的决心,但是到了“白发生”时还没有实现抱负,壮志难酬,所以觉得“可怜”。
10、D
11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意思正确即可,但关健词“所以”“职分”“不毛”“并日”不能译错?)
12、B ?
13、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不能用原文作答)
14.在人生遭遇挫折痛苦时,不能轻言放弃,要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朝着目标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意近即可)
15.①心灰意冷②心酸、感动③激动不已(每空1分,意近即可)
16.①狼狈,本意为困顿窘迫,这里写出了高考落榜后心灰意冷的我不善农活,跟着母亲补种荞麦累得筋疲力尽的情形。(解释原意1分,结合语境解释1分)
②环境描写(1分),用眼前的美景与母亲的劳作形成对比,烘托出母亲勤劳美好的形象(1分)。或者:调动视觉和嗅觉,写出了荞麦花的颜色白、气味香,给人以静谧美好之感,表达了我当时微醉于美景的心情。
17.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坚强、乐观(热爱生活)、教子有方、深爱儿子的人。(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母亲作三点评价,并结合文章内容做到有理有据,评析一点得1分)
18.答案略,劝说要有称呼,称呼为朋友或××均可(1分),可以包含第②句或第④句,第②意为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战胜挫折,总有一天理想终会实现。第④句意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也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学生在劝说时诗句引用恰当,语言得体通畅即可。
19.蟑螂是很讲卫生的,但它在人们的印象中是肮脏的食腐生物;蟑螂大部分是益虫,只有不到1%是害虫,但是人们对99%以上的蟑螂都抱有成见。(答对一点得1分)
20.C
21.放到第⑥段后面比较合适。因为第⑥段主要说明的是大多数蟑螂是益虫,这个例子,说明即使给人类造成较大危害的美洲大蠊,也有有益的一面,能帮助人们消除对蟑螂的误解。(选放在第⑥段后1分,简述理由2分)
22.引出“分享阅读”这个论题;作为事例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分享阅读,传递社交温度”这个中心论点。
23.B
24.示例:分享阅读,温暖心灵;漂流读书,传递温暖。(内容上,兼顾“图书漂流”的主题和本文的论点,有鼓动性;形式上,语言简洁即可。)
25.50分。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
(44分)
内容
(20分)
一等(20—18分)
二等(17—15分)
三等(14—12分)
四等(11—0分)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离题
无中心
无内容
表达
(24分)
一等(24—21分)
二等(20—17分)
三等(16—12分)
四等(11—0分)
语言通顺流畅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语言较通顺
结构完整
层次较分明
语言不通顺
结构欠完整
层次不分明
语病较多
结构不完整
层次混乱
发展等级
(6分)
1.见解深刻 2.感情真挚 3.构思新颖 4.有文采,有个性
5.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
评分要求:本题满分50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3项4个等级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