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传播声音》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 、 、 都能传播声音。
(2)任何声音都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
(3)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
(4)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
(5)在游泳池中潜水时,能听到岸上的人们说话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
(6)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2.当好小法官:
(1)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
(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都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的,这是各种声音的共同之处。 ( )
(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与我们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水波向外扩散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 ( )
(4)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 )
二、综合训练
1. 我来选一选:
(1)我们听到打雷声,是 把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B.大地
(2)我们在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
(3)如果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水蒸汽 C.墙壁
(4)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水波 B.声波
2.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三、拓展应用
设实验研究:声音是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
我的方案: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固体 液体 气体
(2)声波 四面八方
(3)空气 四面八方
(4)固体
(5)液体
(6)真空
2. 当好小法官:
(1)×(2)√(3)×(4)√
二、综合训练
1.我来选一选:
(1)B (2)A (3)C (4)B
2.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快,大约每秒30万千米,很快能传到我们眼睛里,而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在空气中大约每秒340米,过一会才能传到我们耳朵中,所以我们就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三、拓展应用
我的方案:用闹钟、塑料袋、桌子、水槽等简单的器材做声音的传播实验。
我的记录: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方法
实验现象
是否能在空气中传播
用抽气机抽净玻璃罩内的空气,使之变成近似真空状态,在密封的玻璃罩里放进一只小闹钟,观察现象。
小闹钟在真空状态下,几乎听不到声音。
是否能在液体中传播
将定时的小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上倾听声音。
在水槽外听到了小闹钟的铃声。
是否能在固体中传播
一个同学在桌子的一端敲桌子,另一个同学耳朵紧贴桌面倾听声音。
贴着桌子能听到声音。
我的发现:只有空气、液体、固体这些物体做桥梁,我们才能听到声音,也就是说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谁能传播声音》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学习过程
1.课前搜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资料??。(查阅资料、上网、请教家长等方法)
2.课前搜集声音传播的途径:
(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2)空气能传多远呢??
(3)声音离开空气、固体、液体还能传播吗?
3. 搜集声音传播的形式有哪些?比如: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4.根据预习到的知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研究:声音能否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做好记录,课堂上与其他学习小组交流实验收获。
《谁能传播声音》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
教学难点
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2)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程序,并提醒不可把闹钟不加防水措施放入水中)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三、结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四、课堂练习
1.我会填
(1)声音能在( )、( )、( )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 ),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 )传播。
(3)制作简易电话时,使用( )做电话线,效果会更好一些。
2.当闹铃在真空密闭的容器中振动时,为什么我们听不到铃声?
五、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在月球上,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否听到声音?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
8.谁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课件23张PPT。《谁能传播声音》 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
导入新课实验目的: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实验器材:两支蜡烛、一盒火柴、大鼓、鼓槌。实验方法:
(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面前,另一支放在较远的地方,作为对比;
(2)敲鼓,观察现象。新课学习实验现象:蜡烛的火焰会晃动,离鼓近的火焰晃动的厉害。实验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新课学习想一想:
生活中空气传播声音的现象有哪些?新课学习液体能传播声音吗?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实验需要的材料有哪些?新课学习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证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实验过程:把闹钟放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将耳朵贴近水槽能听到闹钟的滴答声液体能传播声音新课学习想一想:
生活中液体传播声音的现象。新课学习实验目的: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桌子。
实验方法:用手轻轻挠桌子腿,然后将耳朵贴在桌子上。
实验现象:将耳朵贴在桌子上能听到挠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固体能传播声音。新课学习想一想:
生活中固体传播声音的现象。新课学习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新课学习讨论: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相同吗?你能进行验证吗?新课学习 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叔叔都把耳朵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声。同学们,请你想一想,游击队员为什么不站着听,非要趴在铁轨上听呢?
新课学习 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讨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怎样的呢?新课学习演示实验新课学习制作一个简易的土电话。小巧手:玩一玩:
课后同学之间玩一玩你制作的简易电话,
并对你的简易电话进行改进。新课学习分组实验: 1.制作并使用土电话。2.土电话还可以怎样玩?
多方通话;远距离传话等。新课学习结论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课堂练习1.我会填
(1)声音能在( )、( )、( )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 ),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 )传播。
(3)制作简易电话时,使用( )做电话线,效果会更好一些。
气体液体固体铜线四面八方不一样课堂练习2.当闹铃在真空密闭的容器中振动时,为什么我们听不到铃声?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当闹铃在真空密闭的容器中振动时,我们听不到铃声。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在月球上,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否听到声音?为什么?
8.谁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