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凝结》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2-18 23:05:27

文档简介

《凝结》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水蒸气 可以变成 ,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下雨前,水缸或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常有小水珠凝成。我知道这是因为 。
(3)水在凝结过程中, 热量。
(4)科学家发现火星北极有凝结水。如果火星像许多天文学家预测的那样,曾是温暖潮湿的,那么我猜测这里曾有 。
(5)医药上可以利用 和 之间的互相变化制取蒸馏水。
2.当好小法官:
(1)太阳出来后,空气里才有水蒸气。( )
(2)露水是天上掉下来的。( )
(3)浴室房顶上的水珠、水杯盖上的水珠都是水蒸气凝结的结果。( )
(4)水蒸气的凝结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 )
二、综合训练
1.烧水时,从壶嘴等处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吗?为什么?
2.对着镜子或门窗上的玻璃哈气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三、拓展应用
1.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2.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视线,你能用什么办法防止它的出现?
3.夏季的清晨,在草叶上常会看到晶莹的露珠,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遇冷 液态的水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
(3)放出 (4)略 (5)水和水蒸气
2.(1)× (2)× (3)√ (4)√
二、综合训练
1.答:不是。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极小的小液滴。
2.答:玻璃上的会出现一层雾气(即小水滴)。这是因为哈出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的缘故。
三、拓展应用
1.答:锅盖上的小水珠是锅内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2.答:车内安装空调或打开暖风。
3.答: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了小水珠。
《凝结》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凝结现象;知道水蒸气变成水珠的原因。
2.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设计简单的凝结实验。
3.在探究过程中增强合作与交流意识。能一定的语言表述凝结的形成过程。
二、学习过程
1.搜集了解什么叫凝结,水蒸气怎样变成水的。了解水蒸气凝结需要什么条件?
(查阅资料、请教家长等方法)
2.查阅资料了解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凝结的现象?自然界中有类似的现象吗?
3.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小组合作设计凝结实验。思考:实验中要注意哪些安全?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记录下来,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凝结》教案
教学目标
⒈要求学生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水的现象,初步学会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这种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水蒸气凝结与温度的关系的对比实验;初步学会做露的模拟实验);归纳能力(运用差异法归纳水蒸气凝结的条件)和推理能力(根据水蒸气凝结的条件推理露的成因)。21·cn·jy·com
⒊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
认识凝结现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归纳能力。会做有关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带盖的杯子、烧杯、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铁罐头筒、冰块、布、温度计、相关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上节课,曾经给大家布置了一些预习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在你们预习的过程中,
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提出了哪些问题?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活动呢?(学生自由发言,简单介绍活动情况)21cnjy.com
⒉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学习
⒈指导学生初步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的现象
⑴根据你们的观察说一说,什么样的水杯内会出现小水珠?
⑵实际观察一下,和你们观察的结果相同吗?
⑶想一想杯盖内的小水珠可能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只有热水的杯盖内有小水珠呢?
推想,小水珠可能是什么物体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充分讨论发言,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尝试着讲解这一现象。)
⑷小结: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
⒉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凝结的条件
⑴水蒸气是在什么条件下变成小水珠的呢?你能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设计个实验证明吗?
⑵小组讨论并分组实验
⑶汇报实验方法和结果,学生互相评价(重点评价实验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
⑷讨论:通过实验,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⑸小结,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实验结论。
⒊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凝结"概念
⑴谁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刚才的实验结论?并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这一变化?
⑵水蒸气遇冷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⑶学生填写课文中的填空。
⑷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凝结的现象?
自然界中有类似的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⒋指导学生认识露的成因
⑴夏季的清晨,在草叶上常会看到晶莹的露珠,你能结合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这些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吗?21教育网
请根据露的形态和发生的时间加以分析。
⑵为了证明你的观点是否正确,你可以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看谁最先得出正确的结论。
⑶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实验
⑷汇报实验方法和结果,相互评价
⑸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⑹小结,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述露的形成过程。
三、结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了解了什么叫凝结,自然界中有哪些凝结现象,以及露是怎样形成的。
四、课堂练习
1.我会填
(1)医药上可以利用水和水蒸气之间的互相变化制取( )。
(2)在装有热水的两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在( )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
(3)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 )水。
2.说说生活中的凝结现象有哪些?
3.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人为什么感觉比下雪时冷?
五、作业布置
观察并思考:
⒈下雨前,自来水管壁上会出现很多"汗珠",这是怎么回事?
⒉太阳出来后,露珠就慢慢地消失了,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六、板书设计

22.凝结
小水珠 水蒸气 凝结 露
课件14张PPT。《凝结》 课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些预习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在你们预习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提出了哪些问题?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活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导入新课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凝结现象新课学习新课学习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碟子、少量冰块、
三脚架、石棉网
实验步骤:
1.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小碟子。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凝结实验新课学习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水面上部有水汽出现,在小碟子的下面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新课学习实验材料:两个玻璃杯、两块玻璃片(大于杯口)、酒精灯、铁夹、火柴、热水
实验步骤:
1.将其中一块玻璃片用酒精灯均匀加热。
2.把两个玻璃杯装上同样多的热水,一个盖上冷玻璃片,一个盖上热玻璃片。水蒸气新课学习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冷玻璃片上出现小水滴,热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滴。
实验结论:
水蒸气在遇的条件下才可以凝结成水。新课学习结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了解了什么叫凝结,自然界中有哪些凝结现象,以及露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练习1.我会填
(1)医药上可以利用水和水蒸气之间的互相变化制取( )。
(2)在装有热水的两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在( )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
(3)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 )水。 蒸馏水液态的冷课堂练习2.说说生活中的凝结现象有哪些?
3.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人为什么感觉比下雪时冷?盐粒、烟粒、露水、霜、窗花等。因为下雪时放热,化雪时要吸热。作业布置观察并思考:
⒈下雨前,自来水管壁上会出现很多"汗珠",这是怎么回事?
⒉太阳出来后,露珠就慢慢地消失了,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22.凝结
小水珠 水蒸气 凝结 露
板书设计